那些绰号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搜寻文人之间互起的别名、绰号,对读者来说自是一种雅趣,但其中更能窥探到“赐名者”的创作功力、心理状态,也更能体味到“受名者”的典型特征、个人性情,甚至能追溯至某些文坛公案,实能以小见大。有些绰号是人所共知、心领神会的,有些则隐藏在日记或书信之中,仅为个别人及小圈子所知。
  鲁迅给顾颉刚起的绰号(鸟头先生、鼻、鼻公等)是人所共知的,其中的是是非非真个是剪不断理还乱,一时恐难有定论。不过这绰号甚至用到了文学作品中,也算是文学史上少有的。在“故事新编”系列的《理水》篇中,鲁迅塑造了“鸟头先生”来影射顾颉刚——根据文字学将繁体字的“顾”字分解为“雇”(本义为“鸟”)与“页”(本义为“头”)。其中有这样有趣的对话:“‘这这些些都是废话’,又一个学者吃吃地说,立刻把鼻尖涨得通红,‘你们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吗?我看鲧也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把顾老先生口吃与酒糟鼻两个特征都表现了出来,虽有些过分,但却实在是幽默得很。在个人信件里,鲁迅则以“鼻”“红鼻”“鼻公”等代指顾颉刚。如1930年2月22日致章廷谦的信中,鲁迅写道:“至于鼻公,乃是必然的事,他不在厦门兴风,便在北平作浪,天生一副小娘脾气,磨了粉也不会改的。疑古亦此类,所以较可以情投意合。”
  历史学家邓之诚爱在日记中给人起外号。如他于1955年1月20日写道:“报载,李希凡评周聋《红楼新证》,谓有瑜有瑕,改订后,仍可行世。”周聋者,周汝昌也,周耳朵不灵,故被“赐”此号。1957年1月3日,邓记录道:“臭虫请宿白代撰《从考古发现看汉代社会》一文……”臭虫者,据考证指的是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其1957年9月18日的日记中,则有这样的文字:“报载,齐木匠九日逝去,不葬八宝山,或嫌其远,必以所刻玉印为殉,或恐人伪造真迹耶!若论其人,的确右派。”齐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也。
  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也爱给人起绰号,不过却是另一路风格。在周作人与俞平伯的往来通信中,各种绰号满纸可见。如1931年9月10日,周作人致信俞平伯:“近因胡老博士之提议,经马二主任之核准,国文系中新添新文学试作一项,令不佞计画之……计拟定者为足下、诗哲、废名、余上沅诸君……”其中的胡老博士,即胡适博士,周作人在其他信件中还称呼胡适为博士、老博士。胡适年纪轻轻暴得大名,“博士”正是其最显眼的标签之一,加一“老”字,温情顿起。此信中的“诗哲”,指的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因其曾陪同“诗圣”泰戈尔访华,故得此名。不过这深具理性光芒的绰号与再别康桥的浪漫,却有着不小的反差呢。1930年8月8日,周作人致信俞平伯说:“玄玄公何以无续讯,在船上恐又受茶房的优待,令人想起他的那篇文章也。”玄玄公,何其温婉的称呼啊,原来指的是写了《背影》的作家朱自清。朱自清在1930年暑假期间乘船回南方,曾在船上作散文《南行通信(一)》,发表在周作人主编的《骆驼草》周刊上,署名玄玄,想来是因为他的字是“佩弦”吧。因此,周作人与学生俞平伯便用这一绰号戏称朱先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称绝。作家废名,则被这师生二人称为莫须有、莫须有先生等,一则因废名创作了《莫须有先生传》,二则废名的字面意义与莫须有也相近吧。
  而对疑古派学者钱玄同,周俞两人所给的绰号更多,疑古先生、疑古君、疑古老爹、疑古翁、疑古公、疑古、老爹、某老爹等,指的都是钱玄同。如1927年7月1日,俞致信周说:“疑古先生昨来快谈。”1928年7月31日,周致信俞说:“星期四苦雨斋夜谈,我提议可以邀疑古公来,因为否则酒菜未免多余,而且缺少健谈的人,亦稍稍冷静也。”1930年9月18日,周致信俞:“六行书竟写了五天,实在文思不属,亦怪不得疑古老爹也,虽然十五日晚该老爹曾来敝斋谈天。”不难看出,钱玄同由于其健谈、风趣而深得这对师生的喜爱。周作人在其文章中专门写道:“玄同善于谈天,也喜欢谈天……一直谈上几个钟头,不复知疲倦。其谈话庄谐杂出,用自造新典故,说转弯话,或开小玩笑,说者听者皆不禁发笑,但生疏的人往往不能索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俞二人不也正是这样妙趣横生的人么?
其他文献
不久前,中国作协儿委会、文艺报、湖南作协、湖南师大文学院联合举办了湖南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群研讨会,会上汤素兰的创作引起各方关注。对于这位当下中国童话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与会者对其作品进行了不同层面和角度的解读。不过,在我看来,汤素兰的写作姿态本身同样值得关注,或许更值得关注。  我想说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敬畏。对写作的敬畏本不应成为什么问题,但在市场化大潮席卷、网络发表无门槛的当下,对于一
<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阅读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在移动互联时代,图书出版有了更多的新机遇,而提高从业人员编辑执行力则是抓住出版新机遇的
快速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有效手段。快速阅读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量,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过程中的语感,使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快速阅读》一书的编写,
随着微媒体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其作为信息传播的公共平台,公信力问题开始凸显。在突发事件中,微媒体对事件的走向可能会产生巨大作用。本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微媒体公
文字作为文明的火种,对人类的意义并不亚于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真火”,或许更是“真火”。不过,文字自产生之日起,便存在一个载体的问题。讯息的传播,只通过缺乏留暂的声音就太过窒碍了,必须通过记录在某个东西上面,才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这其实正是文字产生的缘起,也是之后书诞生的缘起。  文字和书从诞生之日起,便必须以物质的存在为依托。在石头、竹木、骨头、树叶树皮之类自然形态上刻画文字,当然是最方便的记录
我,虽然不能算是文化人,但好歹也爱读书。某一天,我突然想给自己按照书单买书来读时却傻了眼。从各式读书节到各种打折卡,从花样繁多的地面整合到琳琅满目的网络争战…这些是什么
《商务英语》教材是学习商务英语必不可少的专业学习工具,作为教材来讲,其内容应当全面涵盖商务英语的基础知识,专注于商务英语核心技能的培养。在新媒体视角下,原本的商务英
<正>在我们的印象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最强大的王朝,不但有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还有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它的繁华、征伐、富贵绝无仅有。但是在盛世之下,
电影片名翻译是人类借用语言进行意向性认知的论域转换,其对电影观众的集体意向性起着引导和规约的效果。为了达到最优传播效果,影片译名既要关照观众的审美旨趣,又要开创新
本文分析了当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循守旧、资金短缺及人才流失,并从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及人才建设方面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