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文精神,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z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化英语教育改革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是深化英语教育改革的基点
  人类呼唤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文精神,在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中早有论述。在中国哲学中,人文是指“人事”、“文明”或“人世间”,即人道。它相对应于“天文”、“天道”。
  英语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促使学生树立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情感意志、感受、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和坚持真理反对迷信盲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精神把人视作最高价值和最终目的,赋予人崇高的理想,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这进而转化成为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内驱力和思想武器,给人类社会发展指出正确的路径和造福人类的方向。为语言而语言或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必须改革。英语教育不仅要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英语教育中强调人文精神,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的作用。英语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人的理念做出重新确定。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学生看做教育的对象,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生产的产品,而不提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积极学习的理论,它是英语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积极学习理论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建构知识和调控学习过程,从而使个性、潜能、创新能力获得主动自我发展的主人,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对学生的理念的转变和重新确定,是英语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英语教育重视教师的教或以教师为中心,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性。注入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传授、讲解书本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坐着听,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识、理智、欲望,特别是具有个性和强大潜能生命焕发的人。我们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的学生主体性观点。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智力、潜能、创新意识、学习策略、个性和人文精神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建构知识的过程。任何优秀的教师和教材都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学生群体发展角度着眼,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能力是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从学生个体角度着眼,学生作为个体,其经验、体验、个性、潜能、创造力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2.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英语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英语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知识是指广义的知识,它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指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程序性知识一般指为交际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学习英语不是简单地传授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也绝不是简单地接受灌输知识和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机械记录信息的容器。学习英语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体验、经验、价值取向、信念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去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活动过程。这是一个知识成长和生成的活动过程。同时,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活动也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
  3.主客体和情意、情境多向互动。
  英语教育不仅是学生主体与掌握英语客体的双向互动活动的过程,而且是主客体与客观情境三者互动活动的过程,甚至是主客体情意、情境的多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客观情境既指狭义的英语语境,又含广义的客观环境或客观现实、客观世界。情境是语言的直接现实,没有情境,语言就难以产生和存在。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吸收和传递信息的即席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传统的英语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教英语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英语。它既割裂了学生主体与学习英语客体的联系性,又割裂了学生学习英语与情意、情境的联系性。教师仅仅利用一支粉笔教英语的现象直到目前还不少见。把学生学习英语和怀着轻松愉快的情意、生动活泼的情境相结合,主客体和情意、情境多向互动能积极有效地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三、过程、效率和结果有机地融合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人文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育,其中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育更是落实人文精神、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英语教育和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人文精神体现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之中,而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鉴于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培养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智力,又要熏陶情意,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我们要重视过程,不能只强调结果而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甚至一考定终身。我们要重视效率,不能只强调结果而加班加点增加负担,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考试的好成绩。英语教育要减负增效,让学生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效率。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教学过程、效率和结果有机地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情意、潜能、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人文精神体现在英语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体现在英语教育的各个方面。以上只是论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几个主要方面。此外,诸如制定英语教育目标、编写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学与教的方式和策略、评价手段的实施和运用等方面也都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只有学习英语与发展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学生才能既掌握英语,又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等的人文精神。只有学习英语与发展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老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能力的完整的人,或者简单地说,即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完整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近年来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情况,更好地改进高职英语教学,使之更具实效性,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多样学习愿望和需求,课题组设计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调查表,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部分系部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共分为调查内容设计、实施调查和结果分析三个阶段。本文对调查统计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PRETCO 调查结果 统计分
摘 要: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设计,对课程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文章提出了《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 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基于《管理学基础》的理论学习,对管理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本课程的设立适应
摘 要: 学业考试真正有效的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月,要在短短的一个月复习时间内,全面复习、突出重点,强调效率、井然有序,就必须研究考纲,筛选知识考点;研究试卷,把脉考试动态;研究时事,结合热点复习;研究学生,进行分层辅导。  关键词: 政治学科 学业考试 复习策略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是高考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按照普通高考的模式和要求组织考试,又称“小高考”。打赢“小高考”这一仗,不仅能获得高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