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重视揭示思维过程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揭示思维过程(揭示思维过程即把理论知识的形成、发展和解题过程展示给学生,它是学习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学习数学理论、解题方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核心。)以下就对揭示思维过程思维的意义与方法发表我之绌见。
  一、数学教学中揭示过程的意义
  1.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展示数学的发展与数学理论的型成过程,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贯穿于知识中,使知识“活起来”。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深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思路,甚至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过程暴露给学生,把曾经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解题方案从而走向成功的过程演示、分析给学生。这样可使师生思维同步,学生正视挫折真正认识到数学不是少数天才创造,教师也有思路的失误,无玄虚感,消除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解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是学生由“学会”到“回雪”转变的高效有力的方法,是变传授知识过程为发展知识、展示形成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更参与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教学活动,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吃透知识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加强学生理解、记忆,真正做到理解数学知识,避免机器性的死记硬背和对知识片面了解、掌握不牢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3.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数学素质,不仅是掌握多少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善于思考,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思维过程”,通过有目的,有重点的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抓住思考问题的本质,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体验探索过程,从而提高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揭示思维过程的方法
  1.揭示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数学概念的教学,不能把定义直接抛予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必须重视形成概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数学概念源于实践,教学时,应先由事例引出,让学生感知,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思维活动,形成概念。例如圆的定义。为了给出圆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来展现这个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许多多与圆有关的实例,并把生活中所见到的具体的“圆”逐步引向数学中抽象的“圆”,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其次,教师可以用一根定长的绳子,将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系着一根粉笔拉紧之后在黑板上旋转一周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形成圆的图形。整个操作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到此思维过程并没有完,这一阶段的思维仅仅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圆”的表象。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形成圆这个图形的关键是有一个定点(圆心),定长(半径),它们分别确定了图形的位置与大小。而形成这个图形的方法是旋转一周,形成的条件是在黑板这个平面上。这些就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所进行的理性思维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圆的概念,再经过共同修正,运用精确的数学语言给出圆的定义。
  2.揭示数学形成的思维过程。数学大纲指出:“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即展示数学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数学规律包括法规,性质,公式,公理,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规律的教学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猜想得到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为观察、比较、联想、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数学结论,还要寻根问底、弄清结论的由来。知其然且知所以然,让学生参与结论的导出,对结论经常多问为什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3.揭示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数学问题无论是计算题,证明题,还是作图题,重点都应放在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正确的解题方案,揭示失败、挫折和解题方法的思路的选择过程,将解题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
  4.揭示知识总结的思维过程。数学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形成知识网络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加深,不至于死机、遗忘,有利于牢固地理解掌握知识。
  三、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有系统
  散乱无序的思维是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所谓智力的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要使数学知识在考虑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相互作用下,能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整合成一个纵向不断分化,横向综合贯通,联系密切的知识网络,使数、形、式各部分知识纵横联系,相互促进,广中求深。实践证明,知识联系越紧密,智力背景就愈广阔,迁移能力也就越强,创造性思维就越有可能。一个多方向、多层次的整体结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储存、检索和应用愈有利。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明确每一层次、每一阶段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进行训练。
其他文献
砰--砰--砰--“,3枚红色信号弹冉冉升空.rn”我宣布,2007年长江三峡库区水上联合搜救演习现在开始!"9月22日上午9时30分,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一声令下,万州江南新区陈家坝水域上
2016年11月22日,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品牌——吉尼携旗下数款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亮相展会现场,向大家诠释了吉尼品牌在本次展会的主题——“吉尼助您更高、更快、更强”.吉尼高空
期刊
日前,嘉兴市“加强三社联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荣获“2014中国城市进步奖”和“中国社会治理创新范例50佳”称号。2008年,嘉兴在全国地市中率先成立了市委社会工
期刊
据统计,青少年犯罪中的大学生刑事犯罪占到17%左右。大学生犯罪中也不乏手段残忍案例,如2010年案药家鑫案和2013年林森浩投毒死亡案,不难看出,当前中国大学生法律素养并不高。应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安利马赫在本次上海bauma China 2016中推出两款升级版施工升降机:ALIMAK SC 65/32和SC 45/30.这两款机型的轿厢门经过改进,提升了驱动装置技术,从而提升升降机操控性能,在确
期刊
摘 要: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本文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达到一定深度 调动内驱力 主要途径  一、历史教学要达到一定深度  
作为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招商证券经纪业务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点所在.理财服务和产品,对于企业的利润贡献率是多少,其发展和经营的边际利润变化情况、对于高增长、低边际成本
闺密区别于同学、同事,甚至区别于朋友。那是一种如胶似漆、无话不谈的状态,能满足人的沟通需要,滋补生活的空虚与沧桑,给予安慰、帮助和陪伴,其中处处体现着信任、单纯和善
早些年,我曾同几位朋友来到万宁市礼纪镇境内的石梅湾游览。这里北倚铜铁岭,南临南海,风物殊异,别具风光。石梅湾最蔚为壮观的当首推滨海沙滩上自然生长着的一片清一色的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