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竞技,也是时尚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青少年和体育迷们会不会穿上中国人自己设计生产的运动服装?或者中国的体育明星会在多大程度上引领中国民众的生活时尚。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服装在体育明星的大力推动下,很快渗透到民众的寻常生活之中,并成为风靡全球的时尚性服饰。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届奥运会,借由体育明星展开的商业竞争越演越烈,不亚于赛场的搏杀。同时,体育运动服装掀起的色彩浪潮,也会更快地席卷世界,引领衣着休闲等时尚潮流。运动改变生活,至少在这个领域绝对不是一句虚话。
  
  裸露小腿的网球女神
  
  古代奥运会是几乎男人的专利,但女子也有在同时举办“配套”的小型运动会,不过与男子裸露躯体不同的是,女子是穿服饰的。现代奥运会从拉开序幕到上世纪中叶,正好经历了女权运动和性解放等思想流潮,那么在运动会上,服饰革命也不可避免。1900年的第二届巴黎奥运会,妇女第一次亮相奥运会赛场,可是她们的装束不是长裙曳地,顶多是前襟束带,低领的法兰绒衬衣与白色灯笼裤,甚至脚穿漂亮的羊皮皮鞋在场地上挥杆。过了20年,即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第7届奥运会上,法国网坛女神苏珊·朗格朗的惊鸿一瞥,引起轰动。在网球运动早期,女子选手的装束必须是:“长到脚踝的白色连衣裙、束腰马甲、衬裙和帽子”。在这身行头的包裹下,女选手在网前东奔西跑,仿佛如一个灌满气体移动的口袋,笨重的长裙让她们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应付随之产生的阻力气流,还得时时小心别让帽子或头巾掉落下来。朗格朗的出现,才真正改变了以前这种滑稽的打扮和穿着,为女子网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流。她改长袖为短袖,并配以露出小腿宽松的过膝百褶裙长袜,为女子网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赢得了媒体的经典评语:“网球场上的裸腿之战。”
  朗格朗在这届奥运会上力克群芳,夺得女单金牌。她与同胞马库斯·德库吉斯搭档,在混双比赛中夺得第二枚金牌,与伊丽莎白·达扬搭档夺得女双铜牌。她秀丽的脸庞,健美的身材,赫赫的战绩,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她改革的网球着装,引起巨大的轰动,朗格朗式的网球装不久在巴黎及欧洲迅速流行,少女及青年妇女纷纷抛弃了传统的笨重的网球服,改穿朗格朗式的网球装,巴黎网球场上春天终于到来了!
  朗格朗在上世纪20年代连续6次夺得温布尔顿网球冠军,参加9次大满贯赛事,获得8次冠军,曾获得81项赛事冠军,可谓战绩彪炳,影响巨大,人称“网坛女神”,每当她有新的着装参赛,网球场盛况空前,人们第一要亲眼目睹她的风采,第二才是她精湛的技艺,反正,只要是朗格朗的战袍甫一亮相,立刻引起年轻女子的热捧,不久,仿佛有一阵风刮过,巴黎大街小巷中的青年女子,都穿上了朗格朗式的服装,招摇过市。
  
  红蓝白三道杠横行天下
  
  进入上世纪中叶后,体育产业的竞争趋向激烈。在奥运会上,国际著名的体育产品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最佳的产品发布良机。于是体育明星就成了他们的代言人。而由此脱颖而出的企业中,就有阿迪达斯。或者也可以说,阿迪达斯的成功,反过来也深刻地影响了奥运会以及体育职业化。
  在德国赫佐格瑙街镇,有一个阿迪达斯运动鞋博物馆,那里收藏了许多著名运动员用过的运动鞋,那些难以想象的有巨大价值的每一双运动鞋,都书写着奥运会运动史的一段传奇。它们再现了当年那些叱咤奧运赛场的风云人物,记录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阿迪达斯公司艰辛的创业史。在那儿,你会发现许多曾在奥运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运动员,他们在创造奇迹的同时都穿上了阿迪达斯运动鞋。
  
  他们之中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举行,美国黑人运动员欧文斯,穿着阿迪达斯钉子鞋夺得4枚金牌。从此,以红蓝白三道杠为标志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名声大噪,行销世界。欧文斯也在1980年被欧美记者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
  其实,阿迪达斯在奥运会的经历可追溯到1928年,在第9届奥运会上,运动员第一次穿上了阿迪达斯跑鞋,4年后,即在第10届奥运会上,开创了阿迪达斯在奥运会上夺金探银的历史。到了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时,有78%的运动员穿上了阿迪达斯的跑鞋参加比赛。此后这个比例不断提高。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穿戴阿迪达斯产品的运动员获得124块金牌、114块银牌和127块铜牌。在奥运明星的推动下,各国民众对阿迪达斯产品趋之若鹜,阿迪达斯的产品风靡全球。
  
  NBA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狂飙
  
  男子篮球运动于193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直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才正式出现了NBA职业运动员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后来的事实证明,因为本质属性相近,职业篮球就与体育产品结成了天然的盟友。
  来到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美国篮球队,被称为“梦之队”,在这支豪华阵营中,个个都是重量级的巨星。NBA梦之队以独霸江湖的地位,掀起上世纪9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一阵狂澜,也揭开了体育服装产业的新篇章。梦之队在巴塞罗那的惊天表演,通过电视转播,使全世界青少年如痴如醉,乔丹球衣、宽大的肥裤,以及助跳性能极佳的气垫球鞋,立马在全世界掀起抢购狂潮。刹那间,世界各地好像都变成了NBA的王国,到处都有NBA球员的身影,这股潮流逐渐从西向东,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上演了攀比NBA球衣的大戏。
  这里还有一则“梦之队”上台领奖时的趣闻:美国奥委会要求所有美国运动员在领奖时必须穿统一服装,这服装是由锐步公司提供赞助的。美国奥委会与锐步公司签订了一项4000万美元的合同。但乔丹、巴克利等巨星与耐克公司有约在先,拒穿锐步的服装。
  然而美国奥委会新闻发方人威胁说:“谁不穿锐步服装,就别想站在领奖台上。”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僵持不下。耐克公司老板为了顾全大局,写信劝乔丹,耐克公司不会因领奖这事而责怪乔丹。最后,耐克与锐步紧急谈判,达成妥协,所有美国运动员在领奖时的着装由美国奥委会统一规定,但部分运动员可以穿不显示任何商业标志的领奖服装。后来,乔丹等“耐克人”与其他6名选手,都穿美国奥委会规定的统一着装走上了领奖台。但是他们将衣领卷了起来,让人看不到锐步的商标,而乔丹站在中间,用一面旗子遮住了正面的商标。
  
  刘翔穿耐克鞋获得奥运会冠军
  
  美国耐克公司其实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但他们在1976年装备了参加第21届奥运会的美国田径队,穿着耐克鞋在奥运会上夺得十项全能金牌的里布·詹纳,为耐克公司做足了广告。此后几年内,耐克公司由于生产了气垫鞋,与运动服同时盛极一时。在美国市场上50%的跑鞋是耐克的产品,美国国家的田径队从800米到10000米的所有项目的运动员,都穿耐克运动鞋。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耐克公司通过奥运会时尚T型舞台展现形象的极佳机会。
  美国天王巨星卡尔·刘易斯在这届奥运会上,身穿耐克运动衣和运动鞋,获得100米、200米跳远和4×100米接力4枚金牌,是继欧文斯在1936年奥运会上取得这样成就之后的第二个运动员。由于他的形象深入人心,耐克热随之在全球掀起,连刘易斯的发型也在青少年中广为流行。
  在该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琼·贝诺瓦获及了金牌,成为奥运上第一个马拉松冠军。她的成功同样少不了耐克运动鞋的帮助。美国三级跳运动员艾·乔伊纳,跳出17.26米的好成绩,轻松取得金牌,她也是穿着耐克运动鞋获得这枚金牌的。
  那一年,美国田径队一共获得65枚奖牌,获奖运动员穿的都是耐克运动鞋。这样一来,耐克公司名声大噪,开始与阿迪达斯并起并坐。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运动小子”刘翔夺得110米跨栏金牌,他穿的也是耐克运动鞋。为此,无数个翔迷也纷纷成为耐克大军中的一员,耐克产品大举“入侵”中国,成为中国青少年最信赖的体育运动产品。
  还有一点应该看到,本届北京奥运会中,有一大批中国民族名牌——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联通、中国银行等跻身于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甚至还可能有“李宁”、红双喜等很有潜力的品牌,第一次获得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强势品牌同时在赛场内外亮相的机会,这也必将大大推动中国品牌的建设与提升。
  其实,体育史专家也早就注意到,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青少年和体育迷们会不会穿上中国人自己设计生产的运动服装?或者中国的体育明星会在多大程度上引领中国民众的生活时尚——包括健身、休闲、户外活动等,以及推动中国体育产品研发的进步,这都是值得期待的。
其他文献
“我就住在这个著名的无人理会的天水围。”这是刘国昌电影《围。城》里一句极为普通的台词,却一语道出了香港最大的悲情和无奈。  我是在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观看这部电影的,电影以香港天水围社区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帮隐蔽青年如何在挣扎之下沉沦犯罪的故事。这其中被导演所刻意聚焦放大出的黑暗和丑陋,与上个月刚刚公映的许鞍华新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天水围的日与夜》也是一部将镜头对准天水围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两个,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防范帝国主义的黑手。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狄更斯写在《双城记》开头的话,隔三差五就会被拎出来示众。次贷危机重创国际金融市场,内需没有到位而外需开始脱轨,通货膨胀的邮箱收到滞胀的来信。我们赖以规划财务的国内经济环境,也许到了15年来最困难的年份,但是唯物辩证法说最坏的也是最好的,在
不仅要停止收这笔钱,更要全面推进符合市场要义与法治精神的公共财政体系,如此民族才有未来。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多年以来,这笔行政收费的合法性一直饱受质疑,但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却一直没有取消,不合理存在长达20多年,严重影响到市场公平。23日《新京报》载文说,取消这项收费不仅惠及个体户,更
奥巴马的五张脸  如果奥巴马没有从政,他或许能成为很好的心理医生:倾听你的诉说,及时给予反馈。他被称为反映美国人心理的一面镜子,其善喻的演说富有煽动力,让听众觉得他在感同身受。然而事实上,寡言谨慎是奥巴马内心深处的写照。所以不管怎样在大众面前曝光,他始终像个谜一样,让人无法真正看清。支持者和竞争对手只能从他的公共演说、政策、自传等片断中解析这个总统候选人的不同脸孔。  第一张是黑人的脸。奥巴马不想
2011年刚到,有媒体推出了题为“相信未来”的新年特刊,就在这一期名曰“大势”的首栏上,采访了几位目前活跃在中国政经学界的著名学者。几位被访者虽说言语不多,主题却十分鲜明,也很有意思。茅于轼的是“更多的竞争,更少的管制”,贺卫方的是“将权力都纳入宪法管辖”,于建嵘的是“期待建立公平规则”,而吴思的则是“希望不用上访”。我想,它们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几乎都与“法治”两个字关系紧密,都在期待新世纪的
奥运会曾经非常遥远,柏林、蒙特利尔、巴黎、洛杉矶、悉尼、雅典,汉城(首尔),不止是地理上的距离,个人生活习惯上,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所过的奥运瘾,只是开幕一刻的视觉盛宴,比赛场馆的金戈铁马,新旧明星的沧桑变换。  七年前的申奥成功,中国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心。  七年中的精心准备,奥运不再是“生活在别处”。  它是伫立窗口即可眺望的鸟巢、水立方、旗帜、花团;它是各路商家的高调吆喝,联想电脑、青岛啤酒,
“对我来说,每一次奥运都不能错过,而每一次媒体革命也不能错过,如果这两个能叠加在一起,那就更有意义了。”    出于对电子产品的迷恋,我对奥运的狂热和记忆全体现在三次器材升级上面。  第一次印象深刻的奥运观看经历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我刚留校当老师,就住在复旦大学11宿舍。那时我狂迷游戏,一个很小的房间,电脑是里面最大的财产……这个时候奥运来了。我当然很想看,但是当时电视机还是
照过去的经历看,我这17天的时间会非常赶。2006年世界杯时我的生活写照是,白天“弥留之际”,晚上“回光返照”。一天只睡三个小时。    我的奥运生活就是写专栏和做节目——每天给报纸写一篇评论,还要进棚录几档电视(或网络视频)节目。上午,我会和奥运冠军们一起录制全国26家都市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夜间大型谈话类节目《大话奥运》;晚上6点档是《实话实说》栏目在奥运期间的大型直播互动节目;每天还要去新浪录它
苗炜最关注的奥运项目是篮球、游泳和田径,他有一张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的票,能看到刘翔,这是本届奥运会里最让人高兴的事儿。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那年,苗炜说服他的顶头上司,把他写的虚构故事《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当作一期封面文章发表,这开创了一个新闻杂志发表虚构故事的先例,那一次玩得很尽兴。  当奥运从梦想变成现实,北京人发现,现实比梦想是要多那么些琐碎、烦恼、不便,稍稍冲淡了冀望中的美好,但北
儿子长大以后,会理解、欣赏父亲过了这么一段特别的奥运生活,他会祝福我的。    我以前无论如何想不到,如此难得的2008年奥运,我会跟4位奥运主体工程的农民工共度:一起爬长城,住五星级酒店,去鸟巢看比赛。  几年前的某日,我在报上读到一则未经有关方面证实的消息,说奥运期间北京将对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严加控制,尤其外来工,对相关建设项目施工的农民工更可能“劝返回乡”。这个消息一直盘闪于我的脑际间,几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