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但也存在建设高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設总体方案》,正式实施“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调整。“双一流”建设强调公平公正、开放竞争、动态调整,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如何有效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机遇,以快速发展实现简称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高水平队伍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强化科研协同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化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特色建设、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简要分析了西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以期为地方高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规划
  一、“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
  (一)打破身份,引入公平竞争
  国家“双一流”建设引入了竞争机制,以“公平公正、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原则,采取专家认定标准、综合认定建设范围的方式,根据高校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充分参考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结果,实施动态调整,给予了高校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层面建设高校的历史机遇。
  (二)强调特色,注重差异化发展
  “双一流”建设旨在从根本上扭转高校过去“贪大求全”的发展模式,突出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导向,强调高校学科建设应当以优势特色为基础,不断凝练优势学科方向,围绕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和领域向深向纵发展。通过开展“双一流”建设,形成以一流学科为引领,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构建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发展体系,带动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增强高校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指明方向,引导加快内涵建设
  国家“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四项基本原则,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建设、文化和制度建设等六大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新的任务,为高校指明了建设方向。
  二、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竞争态势激烈
  高等教育在省与省之间、校与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属高校享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的多元支持,在发展速度、发展空间等方面与地方高校拉开了距离。从地域因素来看,部分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还将面临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高校“同台竞争”的局面。
  (二)政策支持不足
  受制于地方政府政策资源限制,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存在发展受限、空间不足的先天“劣势”,与部属高校难以真正实现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教育部虽针对部分地方高校“身份”问题,启动了“部省合建”计划,即在无部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支持14所地方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与部属高校享有同等待遇,但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特别是一部分高水平地方高校无法享受该政策支持,在发展形势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三)经费投入有限
  从经费预算看,根据公开的部属高校2018年经费预算,预算总数过50亿的就有27所高校,地方高校往往在规模和体量难以与部属高校进行比较。从收入组成看,根据陕西省高校数据,地方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额度占年度收入总额的60%以上。从区域因素看,中西部省份较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方高校整体办学投入严重不足。从办学条件看,不论是师资队伍的整体规模与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还是硬件设施的体量与功能,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都存在明显差距,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条件较为紧缺。
  (四)学科实力有待提升
  地方高校学科“高峰”学科数量不足,特别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数量不多,后备“高原”学科体量较小。同时,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模式存在“同质化”问题,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足。
  (五)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助推地方支柱经济产业发展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的能力亟待加强,在“双一流”建设方面的“话语权”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打造一流人才高地
  人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高层次人才竞争愈趋激烈的背景下,要牢固树立全面、科学的人才观,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为“双一流”建设打好关键基础。
  1.打造一流人才团队。重点引育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人才、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发展、成长的制度环境,重点培育和造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层次、梯队科学合理的创新团队,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2.完善人才政策。赋予基层单位、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资源支配权,激发人才团队发展活力。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为人才发展和水平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3.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以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鼓励人才分类发展,推动队伍水平整体提升。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一流学科建设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充足保障,建立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
  1.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支撑一流专业建设,将师资团队和研究成果转化为一流的教学资源。按照需求导向、市场导向、产业导向,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建设特色专业群。完善专业准入与退出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
  2.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学位点建设,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提升培养质量。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3.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推进教学、科研平台和资源全面向学生开放,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扩大国际联合办学项目规模,汲取国际一流大学成熟本科教学模式。
  4.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完善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开放式培养方式,构建“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社会监督”的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提高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用性。
  (三)加强科研协同创新
  科研创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支撑,高校应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并重、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重,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应用研究引导,加速成果转化推进,完善科研平台支撑,以高水平成果助推“双一流”建设。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接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发展机制。
  2.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科研创新平台,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大力推进与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
  3.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跨校、跨界、跨国联合科研,协同攻关科技前沿难题,联合争取国内外重大攻关项目,释放学科交叉融合活力。
  4.改革科研管理机制。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激发师生科研积极性。
  (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围绕高精尖缺人才需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型智库建设,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1.创新服务模式。加强校地合作,创新合作研究模式,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实现创新成果、生产技术与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提升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2.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化项目。
  3.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型智库,以学术创新为政府和行业、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和决策依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五)扩大国际合作交流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扩大学校国际化发展空间,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学生出境访学,吸引优质留学生源来校学习、科研,对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科研、任教,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2.搭建合作办学平台。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步伐,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与沿线国家开展多种形式海外办学,协同开展文化交流、政策咨询研究。
  3.提升学术交流水平。将国外优质资源有效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重大研发项目,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提升国际合作研究水平。
  四、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西北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密结合国家统筹规划要求与自身实际,坚持“精基础、强应用、重交叉、促转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快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动“双一流”内涵式、特色化建设。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统筹管理,分类指导,构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西部一流、新兴交叉四个层次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根据学校总体建设规划,西北大学以建成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分“三步走”开展“双一流”建设:
  到2020年,2-3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争取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500位。
  到2030年,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2-3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初步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条件。
  到2050年,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4-6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二)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内涵发展
  立足“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内涵,探索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为引领,特色学科为支撑,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培育新兴增长点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从学校层面上完善了学科建设顶层设计。
  1.实施分层次建设“一流学科”计划。按照学科差异化发展目标,按照“世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国内一流学科培育计划”“西部一流学科做强计划”“新兴交叉学科扶持计划”四个层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
  2.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新机制。从多学科、多门类、综合性的学科特征出发,实施“学科+”计划,试点学部制改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打破学科壁垒,凝练优势方向,引导学科做优存量、扩展增量,发挥综合优势。
  3.构建学科建设生态,完善保障机制。构建出“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科平台—学科集群”一体化的学科发展体系,完善了“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动态调整”全方位的精准服务体系。
  4.建设一流学科发展“特区”。着力突破条框束缚,以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将资源汇聚到一流学科,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支点,全力支持地质学和考古学一流建设。
  (三)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西北大学将综合改革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一号工程”,坚持“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的发展理念,以建立“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管理模式为目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学科发展动力。
  1.实施“一院一策”综合改革。深化校院两级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权责下放,突出院系办学主体地位,制定學校、院系两级权利和责任清单,将院系转变为牵引学校发展的动力主体。
  2.推动职能处室“放管服”改革。学校整体把握建设整体思路和改革中共性的内容,统筹考虑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建设等方面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建立精准对接服务院系的工作机制,系统优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流程,协同推动学科发展。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中具有与部属高校同等重要的历史责任。在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中,地方高校应当进一步理清办学定位和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努力破解政策资源困境,创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模式,探索开拓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米庆华,顾锋,宁镭等.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5):26-30.
  [2]施泽明,高英,王新宇.地方院校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18(4): 20-23.
  [3]刘小强,彭颖晖.一流学科建设的三种导向:价值的冲突与统一[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64-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依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腰椎疼痛程度也明显减轻(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针
期刊
摘要:语文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语文课本知识和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探索语文知识,培养自觉学习语文的一种习惯与能力。小学阶段是人的初始学习阶段,教师要运用策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关键词:策略;小学语文;自学  引言:  小学教学阶段,学生需要初步掌握阅读技巧,写作技巧,口语表达技巧,这些技巧奠定了以后学习语文的基础。而在现今,语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与重视,语文的
期刊
摘要:小学是最基础的教学阶段,对于刚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阶段。同时,小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段时间。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课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爱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更有信心的去学习。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
期刊
摘要:以X学校《工程制图》课程面向专业及教学大纲为出发点,为提高学生读图及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入了Pro/E三维设计软件,摒弃了传统的课堂大满贯以及陈旧的教学模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视图中各个形体的形状,帮助学生读懂视图及绘制工程图。  关键词:Pro/E;工程制图;教学应用  一、引言  《工程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X学校《工程制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队伍的领头羊,在高校学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对高校学生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学生干部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干部;学习能力  学生干部在学生队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更加纷繁,责任更加重,把握好工作的度发挥学生干部的应有的作用是每个高校学生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期刊
摘要:高校有着公共艺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切实做好高校美育任务是现如今高校不可推卸的义务。素质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深入发展,高校艺术社团逐步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培育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发挥施展兴趣的重要领域。高校艺术社团对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更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教育不可或缺
期刊
摘要:“有氧运动中穿插30秒高强度无氧间歇循环训练”对提高体重过重者燃脂效率有显著的作用。相比于单纯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这种训练方法在单位时间内保证有氧运动的低强度,同时这种方法既能在有氧运动中保持的高耗能状态,又能保证在运动后长时间保持高于单纯的有氧运动的过量氧耗。  近年来,健身减肥燃脂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通过科学的训练保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不懈地追求。不同的运动处方针
期刊
摘要:相似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仿、一致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反映,而人类的认知又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语言也具有相似性。通过对人类语言相似性现象的研究和背后的认知思考可以加深对语言规律的认识。本文试图对人类语言相似性现象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认知;语言;相似性  人类语言除了具有无可争议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促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者,知识、教育信息的传递者,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成为关注焦点。我国学者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的研究显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开始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在硬件设备上投入较多,但存在监督管理不力、培训方法单一、缺乏评价诊
期刊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更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微积分属于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通过使用微积分能够针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经济学当中微积分的应用。  关键词:微积分;经济学;应用  数学理论知识越来越完善,因此数学跟社会经济学之间存在的管理也越来越密切。微积分属于数学知识的基础内容,通过在经济学当中应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