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完课文《半截蜡烛》,同学们都深深地被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所震慑。下课了,同学们都还沉浸在严峻、紧张的气氛中。
午自习课上,我布置学生学习课本剧《负荆请罪》的写法,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附一学生所写剧本:
[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地点]
法国一个平民家中。
[人物]
伯诺德夫人;法国秘密传递员;情报站长;杰克,伯诺德夫人之子,13岁;杰奎琳,伯诺德夫人之女,10岁。甲:德国少校军官。乙:德国中尉军官。丙:德国少尉军官
[幕启]
伯诺德夫人家。右边壁炉上放着一个烛台,上面插着半截蜡烛。左边一架楼梯。家里的摆设非常简陋。
夫人(手拿藏有情报的金属盒上):“孩子们,你们快过来(顺手关上门)。(杰克、杰奎琳跑上)这里是3号情报员送来的情报。(向杰奎琳)你先出去把风,免得德国人突然闯进来。”杰奎琳:“好的,妈妈(小跑下)。”夫人:“该把这个小盒藏在哪里呢?”杰克:“藏在枕头底下吧!”夫人:“不行,德军搜起来,是一定会翻箱倒柜的。”杰克(犹豫地):“那,那就藏在钣锅里吧!”夫人(摇头):“不保险。对,有了! (欣喜地)把它藏在半截蜡烛里吧!再插在放在桌上的烛台里!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杰克(跳起来,拍手):“太棒了妈妈,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夫人把情报卷起,小心放人钢管,插入蜡烛中,杰奎琳上。)杰奎琳(气喘吁吁地):“妈妈,不好了,德军来了!”(甲、乙、丙上)丙(用力推门,门开了):“你们家有没有情报员?”杰奎琳:“先生,我们家没有情报员。”(乙、丙开始搜索。)甲(对杰奎琳):“孩子,可以给我端张椅子吗?谢谢!”杰奎琳(端起椅子向甲走来):“当然可以啦!先生,请坐。”(乙、丙从屋内跑来。)乙(严肃地):“报告少校,没有任何可疑现象! (端起烛台放到甲前)天黑了,点根蜡烛吧(点燃蜡烛,乙丙坐下)。”
夫人(走到左边对观众):“那枝蜡烛藏有情报,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走进厨房,手端一盏油灯上)!”夫人(微笑着):“先生们,油灯比蜡烛亮些(轻轻把蜡烛吹灭)。”乙(重新点燃蜡烛):“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杰克(对观众):“蜡烛越来越短了!怎么办?(思考)有了! (走向甲)”杰克:“少校先生,天可真冷呀。让我到柴房搬些柴来生个火吧!”甲:“好啊,你去吧!”(杰克端起烛台,转向门口走去。屋里顿时暗了许多。)乙(快步走上前去,抢回蜡烛,厉声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杰克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下。)
画外音: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杰奎琳(娇声对甲):“少校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甲:“当然可以。看到你我便想起了我的女儿。她和你差不多大,也和你一样漂亮。因为战争,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见到她了。”杰奎琳:“谢谢,少校先生! (镇定地端起烛台)晚安,先生们!晚安,妈妈!晚安,杰克!”夫人、杰克:“晚安,杰奎琳!” [幕徐徐落下]
同学们小组分成6人一小组进行交流,选出最好的剧本进行修改,然后排演。
第二天吃过中饭,刚进教室的我被学生团团围住。“老师,课本剧要演吗?”“老师,我们把窗帘放下来吧?”……我惊讶于学生高涨的热情,忍不住问:“为什么把窗帘放下来?”“因为故事发生在晚上啊!”“好,把窗帘拉下来。把课桌椅往后移三块地砖。”我倒要看看学生们到底能演得怎样?
学生们开始分组演课本剧,每一组、每一个同学的台词都背得很熟,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尤其是准备工作非常充分,道具的使用令我震惊:蜡烛带来了、油灯带来了、杰克搬的柴带来了,纸折的手枪、纸折的香烟(德军军官的)等都创造性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甚至书上没有写到的,而学生剧本里写进去的如“地下游击队叔叔给杰奎琳的糖果”也带上了……
惊叹之余,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好多次要求学生带的一些自制学具、劳动工具,学生常有不带、忘带现象?而今天没有给学生布置带道具,孩子们却准备得异常的充分,甚至充满了创造性。在我们的课上,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他们才会真正地自主地有效地去做什么?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
午自习课上,我布置学生学习课本剧《负荆请罪》的写法,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附一学生所写剧本:
[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地点]
法国一个平民家中。
[人物]
伯诺德夫人;法国秘密传递员;情报站长;杰克,伯诺德夫人之子,13岁;杰奎琳,伯诺德夫人之女,10岁。甲:德国少校军官。乙:德国中尉军官。丙:德国少尉军官
[幕启]
伯诺德夫人家。右边壁炉上放着一个烛台,上面插着半截蜡烛。左边一架楼梯。家里的摆设非常简陋。
夫人(手拿藏有情报的金属盒上):“孩子们,你们快过来(顺手关上门)。(杰克、杰奎琳跑上)这里是3号情报员送来的情报。(向杰奎琳)你先出去把风,免得德国人突然闯进来。”杰奎琳:“好的,妈妈(小跑下)。”夫人:“该把这个小盒藏在哪里呢?”杰克:“藏在枕头底下吧!”夫人:“不行,德军搜起来,是一定会翻箱倒柜的。”杰克(犹豫地):“那,那就藏在钣锅里吧!”夫人(摇头):“不保险。对,有了! (欣喜地)把它藏在半截蜡烛里吧!再插在放在桌上的烛台里!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杰克(跳起来,拍手):“太棒了妈妈,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夫人把情报卷起,小心放人钢管,插入蜡烛中,杰奎琳上。)杰奎琳(气喘吁吁地):“妈妈,不好了,德军来了!”(甲、乙、丙上)丙(用力推门,门开了):“你们家有没有情报员?”杰奎琳:“先生,我们家没有情报员。”(乙、丙开始搜索。)甲(对杰奎琳):“孩子,可以给我端张椅子吗?谢谢!”杰奎琳(端起椅子向甲走来):“当然可以啦!先生,请坐。”(乙、丙从屋内跑来。)乙(严肃地):“报告少校,没有任何可疑现象! (端起烛台放到甲前)天黑了,点根蜡烛吧(点燃蜡烛,乙丙坐下)。”
夫人(走到左边对观众):“那枝蜡烛藏有情报,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走进厨房,手端一盏油灯上)!”夫人(微笑着):“先生们,油灯比蜡烛亮些(轻轻把蜡烛吹灭)。”乙(重新点燃蜡烛):“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杰克(对观众):“蜡烛越来越短了!怎么办?(思考)有了! (走向甲)”杰克:“少校先生,天可真冷呀。让我到柴房搬些柴来生个火吧!”甲:“好啊,你去吧!”(杰克端起烛台,转向门口走去。屋里顿时暗了许多。)乙(快步走上前去,抢回蜡烛,厉声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杰克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下。)
画外音: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杰奎琳(娇声对甲):“少校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甲:“当然可以。看到你我便想起了我的女儿。她和你差不多大,也和你一样漂亮。因为战争,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见到她了。”杰奎琳:“谢谢,少校先生! (镇定地端起烛台)晚安,先生们!晚安,妈妈!晚安,杰克!”夫人、杰克:“晚安,杰奎琳!” [幕徐徐落下]
同学们小组分成6人一小组进行交流,选出最好的剧本进行修改,然后排演。
第二天吃过中饭,刚进教室的我被学生团团围住。“老师,课本剧要演吗?”“老师,我们把窗帘放下来吧?”……我惊讶于学生高涨的热情,忍不住问:“为什么把窗帘放下来?”“因为故事发生在晚上啊!”“好,把窗帘拉下来。把课桌椅往后移三块地砖。”我倒要看看学生们到底能演得怎样?
学生们开始分组演课本剧,每一组、每一个同学的台词都背得很熟,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尤其是准备工作非常充分,道具的使用令我震惊:蜡烛带来了、油灯带来了、杰克搬的柴带来了,纸折的手枪、纸折的香烟(德军军官的)等都创造性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甚至书上没有写到的,而学生剧本里写进去的如“地下游击队叔叔给杰奎琳的糖果”也带上了……
惊叹之余,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好多次要求学生带的一些自制学具、劳动工具,学生常有不带、忘带现象?而今天没有给学生布置带道具,孩子们却准备得异常的充分,甚至充满了创造性。在我们的课上,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他们才会真正地自主地有效地去做什么?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