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分析

来源 :新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h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扩大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进而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政府当前的政策取向。要想找到促进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措施,就必须首先找到决定人民币在境外被接受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本文认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有三个:首先,人民币逐渐具有国际货币的一般特征;其次,人民币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最后是制度上的原因。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 人民币跨境流通 货币制度 可自由兑换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60-1770(2009)03-033-05
  
  一、引言
  
  人民币境外流通可以增加我国的铸币税收益,对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吸引外国投资有帮助,因此我国政府把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定为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进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鉴于此,研究如何促进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的扩大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研究如何促进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就必须首先找到决定人民币在境外被接受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专门文献对人民币跨境流通原因进行解释,有些研究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文献在涉及到这个问题时,把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归结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和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这些观点具有片面性,只分析共性的原因,即人民币逐渐具备国际货币的特征,而没有分析个性的原因,即人民币的一些独特优势也是人民币境外流通的重要原因。
  
  二、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基本情况
  
  (一)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区域
  目前人民币主要在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地区)流通。我国地域辽阔,边境海岸线长,接壤的国家(地区)有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缅甸、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人民币已逐步成为一种可接受的货币。在欧盟部分成员国、一些独联体国家,日本、美国和巴西等拉美国家也可以看到人民币流通。
  
  (二)境外流通人民币的数量
  李婧,管涛和何帆(2004)根据2000年边贸总量,旅游人数,并按边境贸易70%采用人民币,境外旅游人均日消费380元,港澳地区人员往来携带2175元人民币测算,全年跨境人民币流通量估计超过100亿元。2002年因边贸和跨境旅游导致的人民币跨境流通规模估计达120亿元。如果考虑到地下经济、边民互市及统计误差等因素,2002年实际的人民币跨境流通规模估计在1200-1400亿左右。至于海外人民币的存量,他们测算结果为50亿元人民币左右,但如果将地下渠道的人民币交易考虑进来,估计海外人民币的存量在50-120亿元之间。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调查课题组(2005)认为,2004年末,人民币现金在周边接壤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滞留量约为216亿元,全年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出入的总流量为7713亿元,净流出量为99亿元。根据人民银行的调查统计,周边国家人民币沉淀总量大体在150-200亿元,约占我国人民币现金流通总量(MO)的1%。瑞银华宝的一项报告显示,目前在香港较为稳定的人民币存量大约在500亿至600亿元,不稳定的流量也有500亿元左右。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人民币在港澳地区流通”课题组(2002)认为,2001年净流入港澳地区的人民币为37亿元,其中香港22亿元,澳门15亿元,据估算和抽样调查,2001年港澳地区人民币现金存量为31.6亿元,其中香港为25.6亿元%,澳门为6亿元。
  人民币流出的主要途径是:(1)边境贸易进口支付;(2)境内居民出境旅游、探亲消费;(3)境外投资,项目承包等人民币资本流出;(4)找换店、“地摊银行”、地下汇兑等渠道;(5)境内居民境外赌博、走私、购买毒品支付。
  
  三、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逐渐具有国际货币的一般特征
  1、人民币的发行国——中国的经济实力
  2006年我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情况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排第四;进出口贸易总额排第三;出口总额排第三;进口总额排第三;外来直接投资排第五,外汇储备排名第一。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在近几年世界上排名的情况见表1。从表中我们发现我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稳步上升的。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和贸易大国。这个经济实力,加上我国作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政治大国地位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库国家之一的军事大国地位,构成了人民币强大的物质支撑。
  


  为了使论述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与目前主要的国际货币国家的这两项经济指标加以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
  以1998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及日本在1980年至1989年的数据作比较。中国除了显著低于美国外,与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各自的平均值相比较,中国与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分别为6.131%和1.379%,与法国很接近,只相差0.418%,比英国高出0.502%(见表2)。上述数据显示,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及日本过去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比,中国除了与美国有较大的差距外,与德国,英国,法国及日本的差距并不大1。
  进一步比较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之间的经过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在1998年至2007年之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平均为8.505%,同一期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的比重分别为22.747%、8.549%、5.733%、3.830%及4.157%(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经过购买力平价法调整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了除了仍然小于美国和日本的比重外,是远高于英国、德国及法国的。
  


  对外贸易的国际比较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985年,中国货物的进口和出口额占世界进口和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84%和1.30%。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为6.393%和8.033%(见表4),同时期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比重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除了仍然落后美国,但是已经超越了其他主要的国际货币发行国家。
  


  同样的,若拿我国在1999年至2007年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量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量的比重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在1980年至1987年之间的比重相比,我国除了显著低于美国外,从平均值来看,我国与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的差距分别为2.74%,4.31%、0.93%、及1.48%(表6)。进一步用我国2006年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和上述国家相比,我国除了与美国相差。晚远外,只是比日本和德国相差0.11%和1.68%,比 英国和法国要高。上述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占世界比重的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逐渐达到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等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的对外贸易水平。
  


  2、价值的内在稳定性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在中国周边国家的货币集体贬值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没有违背诺言,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这使人民币的国际信誉迅速上升,正是从那时以后,人民币才广泛地被境外居民接受。从1997年到现在,不管是人民币的对外价值,还是它的对内价值都很稳定。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从2000年开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很强烈,2005年7月21号,我国调整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一次性升值2%。我国的物价水平稳中有降。人民币价值的内在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境外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
  3、人民币的汇率制度
  1994年我国开始放弃复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为上下千分之三,人民币对其他非美元货币的浮动幅度是上下千分之四。但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打断了我国的这种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我国的汇率制度逐渐转向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号,我国重新恢复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不变,但是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波动幅度扩大为上下1.5%。2005年9月23号,人民币对非美元的波动幅度扩大至上下3%。由此可见,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在朝着更富有弹性的方向改革。
  
  (二)人民币具有独特的优势
  1、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发行国——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国际上有许多机构和学者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乐观的看法。例如,高盛投资银行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BRICs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中,应用人口统计预测、资本累积和生产力增长模型,计算出直到2050年BRICs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和货币存量。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经济实力可能将在未来四年内超越德国,并在2015年和2039年分别超越日本与美国。因此,只要中国经济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将会名列前茅。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这种乐观看法,有助于他们放心地持有人民币。
  2、我国的边界线长,周边国家数量多
  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为2万多公里,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这样与我国接壤的国家的居民就多了一个持有人民币的理由——通过边境贸易购买我国的商品和劳务,不与我国接壤的国家的居民也更放心地持有人民币,因为除了与我国的居民进行交易时可以使用人民币外,与我国周边国家的居民进行交易时也有可能使用人民币——因为他们需要使用人民币来和我国进行边境贸易。
  3、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很多
  近期发展起来的货币搜寻理论认为,如果A国人在其国内碰见B国人的概率最大,那么B国的货币成为在A国流通的外国货币的可能性也最大。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由于各种原因旅居国外的华人也很多。根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中心编的《世界华人华侨概况》,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有3000多万,而台湾的许多媒体和专家则认为有6000多万。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能碰见华人。不管这些华人的国籍是否还是中国,由于他们和自己的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和外国人交易时,他们是比较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大量华人的存在使外国人碰见华人并与华人进行交易的概率很大,这可以增加外国人对人民币的兴趣。
  4、我国特有的货币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实行一国四币的货币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和中国大陆属于不同的货币区。由于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的异常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人民币对于它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语的。大量的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和台湾流通是人民币境外流通的重要表现。
  5、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形象良好
  我国长期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承诺永不称霸和和平掘起的一贯立场。中国热爱和平,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从没派过一兵一卒驻扎国外,因此我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时,我国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都贬值的情况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由于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到2003年12月2号为止,共有163个国家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一种国际上的政治权力,而接受该货币的国家将会在许多方面受制于它,因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使外国人放心使用人民币,世界各国人民相信我国不会滥用这种国际货币权力,就象我国从来不会用我国的核武器对他国进行威胁一样。事实上,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国际货币都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它们凭借其国际货币发行国地位,操纵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全然不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人民币是唯一可能和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国际货币相竞争的货币,人民币的掘起,将有利于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
  
  (三)制度上的原因
  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制度原因是,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人民币的跨境流动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从1987年开始,我国政府允许人民币现钞的出入境,从法律上认可了人民币出入境的合法性,这也是目前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主要合法途径。1987年公民携带人民币出入境限额调整为200元。2004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由原来的6000元调整为2万元。人民币现钞的出入境使得滞留在境外(尤其是香港)的人民币逐渐增加。200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开始商讨人民币回流内地的合法途径,两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在2003年11月18号同意为在香港办理的四类个人人民币业务(即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的银行提供清算安排。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政府为了增加旅游收入和促进边境贸易,对人民币在境内流通采取默认的态度。缅甸,柬埔寨、尼泊尔等国政府曾公开宣称,欢迎人民币在本国市场上正式流通,多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人民币银行卡在其境内使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还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双边结算与合作协议或货币互换协议。这样,在官方层次上使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成为了可能。
  
  四、政策启示
  
  当前人民币境外流通主要是靠市场机制驱动的,我国政策当局并没有采取很多的措施来促进人民币的境外流通。然而,扩大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最终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是我国政府当前的政策目标。所以,为了加快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政策当局应该主动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通过上面对人民币境外流通原因的分析,启示了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我们可以主动地利用上述原因来推动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采取适当措施使上述原因在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具体地说,为了扩大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保持我国物价水平稳定,继续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扩大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各领域的交流,鼓励国人走出国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逐步实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一步放宽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境的额度。
其他文献
通过对传统蚕桑产区由于体制、机制、产业特点、市场规律和技术力量变化等导致产业急剧下滑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优化蚕茧收购办法、强化质量意识、培植健康市场、形成健全机制等
2003年4月15日,美、英、德、日、法、中等6个国家共同宣布了人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完成,这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到目前为止,已有大肠杆菌、秀丽线虫、果蝇、拟南
小蚕专业化共育是适应当前现代蚕业生产的一种先进养蚕组织形式.介绍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特点以及在安徽省的岳西县、潜山县等地推广与普及小蚕专业化共育技术的经验,并结合现
20世纪以来货币金融危机成为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破灭通过金融危机的传导影响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但是,在经济和金融制度发展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