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表征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工程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基于整数倍协调法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的表征测试方法。首先,为使复合薄板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呈现1∶2、1∶3等整数倍关系,基于该方法推导出复合薄板内共振固有频率的显示表达式,预先确定符合内共振形成条件的尺寸参数。然后,阐述了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的表征测试原理,并总结概括出一套合理、规范的测试流程。最后,以TC3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薄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1∶2内共振现象进行了表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以第二阶固有频率进行激励时,可发现该类型复合薄板1∶2内共振的非线性振动能量传递行为
其他文献
在临床护理中,经肌内、皮下注射、肛管给药时,针头处、肛管内常遗留一定的药液,导致注入体内的药物剂量不准确,既影响治疗效果,又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我
摘要:利用采自辽宁省4个稻区的20株稻瘟病菌对辽星系列水稻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发病级数为0~5级,穗期发病级数为1~7级。苗期和穗期抗性频率均大于等于85%的有2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小于等于35%的有4个品种。利用已开发的10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21份辽星系列水稻品种进行抗性基因分子检测,21份辽星系列品种含有的抗性基因数量在2~5个之间。这些品种中均不含Pi9、Pi40基因,而Pik-h
为建立一套简单、快速、有效的病毒病检测方法,避开病毒病检测中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时RNA提取这一复杂、费时、费力的过程,且能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多种病毒病,对我国常见的
2007年,一个声音传遍了全世界:根据联合国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无法阻止。毋容置疑,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的汽车应当对此负责,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为了环境,也为了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更何况流淌在这个星球身体里的黑色血脉已经渐渐被生活在他上面的人类挖干、用尽。    杞人忧天不是出路,唯有努力创新,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才是唯一出路,好在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汽车人”
在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患者中,65.6%的患者死干复发[1],预防复发,加强护理是治疗本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996年6月至1998年8月,我们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84例,15例发生再出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青壮年,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调查了1999年6月至2001年5月在我院
该文在外露式柱脚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柱脚在压弯和拉弯状态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两种受力状态下柱脚的屈服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及转动刚度的计算公式。该文提出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