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代通判职能及其演变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通判职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不断演变。宋太祖、太宗时期开始设置通判,通判具有与长吏均理郡政的行政权,监督知州的监察权,兼管农田水利和部分税收的经济权。宋真宗、仁宗时期通判权力扩大,体现在通判专理郡政,监督武臣知州,兼管常平仓、屯田等方面。宋神宗至北宋末年,通判成为州府的"倅贰",其行政权削弱,并失去了对知州的监察权,但此时通判兼管钱谷、盐茶等,经济权扩大。南宋时期,通判"倅贰"地位无大的变化,监察权淡化,经济权进一步强化。
其他文献
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一个意义单位中起主导作用,是其不 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因此,语义韵的翻译是翻译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由于语义韵往 往不易察觉,学
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大量地吸收了中国的汉字,对日语语言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近代,大量的日源外来词回流至中国,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日趋显著。文章
刘若愚是著名关籍华裔学者,他英译的中国古诗在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从意义优先,兼顾风格,使用“破格”法翻译古诗中的意象、典故等,翻译时仔细考证、字斟句酌三方面阐述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