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特教教育浅谈动画角色表情设定的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画角色的表情是动画角色的灵魂,是角色心灵的真实写照。要充分了解面部的基本肌肉结构,才能更好的表现表情的微妙变化。也要了解创作的整个故事情节才能根据角色的个性更准确生动的设定角色的表情,根据聋哑学生的特点,应该为其多剖析各种类型的角色表情,分析角色的个性和剧情的需要,用直观的视觉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动画角色;表情;人物;非人物;聋哑生;特教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69-01
  
  一、研究背景
  动画角色设计在整个动画产业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灵魂地位,角色造型不仅仅是纯粹的视觉形象符号,更要附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必定要有优秀的角色设计,这样才能充分的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与故事的情节。而在角色设计中占有灵魂地位的便是角色表情的的设定,角色丰富细致的表情神态往往更能吸引读者。丰富并夸张的表情控制会给影片增添更多的色彩。特别是对于听不见声音的聋哑生来说,“观色”成为他们读懂他人心情的重要途径,所以,他们平日的观察可以很好的反映在这一部分的创作角色中。影响这些表情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动漫角色的表情栩栩如生呢?本论文找出了现在优秀的人物动画角色与非人物动画角色用分析与比较的方法来解答这些疑问。
  二、人的表情
  人之所以有表情是因为人有丰富的表情肌。表情肌,头肌的一类,能表现出表情。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都是起自颧骨,至于皮肤。收缩的时候可改变眼裂和口裂的形状,皮肤出现皱纹,从而表现出各种表情,还可以参与语言活动。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人,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快乐,悲伤,狂怒,失落等丰富,复杂的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千变万化,含义复杂,但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使用和操纵表情的原因不外乎四种:强化真实情绪,减弱真实情绪,中和真实情绪,演示真实情绪。总而言之,表情就是人们有内而发表露情绪,性格的工具。
  人们可以通过表情读懂彼此的喜、怒、哀、乐,这在我长时间的特教动画教学中便可分晓,我能轻易的读懂聋哑学生的表情,他们也可以根据我的提示做出各种各样丰富的、形象的表情,这足以说明,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人的表情可以形象的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我相信聋哑学生在表情创作方面有着正常人没有的天赋。
  三、动画角色的表情
  人的表情是由内而发表现情绪,动画角色的表情则是由外而内设定情绪与性格的工具。设定角色表情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这个角色的性格与整个故事情节。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都是十分明显的,这些生动的觉得对观众而言并不是一个空虚的影像,而是高度浓缩了的人性,是现实生活中人物或非人物的夸张和抽象,所以为了突出角色的情绪与性格,就会以更夸张,更丰富的表情来刻画。
  四、人物角色的表情
  因为拥有人类最富有表情最生动的五官,所以当设定人物角色的表情时,就会参照表情肌的运动对观众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但是由于面部只有有限的活动范围,一些表情可以准确的解释,比如说愤怒和极端的满足。然而其他的表情则难以解释,例如,厌恶和恐惧,读懂他们需要相当的敏感性,所以有一些面部表情经常会被错误的阅读为表达另一种情绪。所以这些微妙的情绪就要连接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用较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
  五、非人物角色表情
  在动画片里,这些角色都做到高度的拟人化,又要带有一定程度的卡通化和细节上的夸张。《汽车总动员》这部动画,皮克斯运用手中先进的制作技术将一辆拟人化的汽车形象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眼睛从惯用的车灯变成了车窗,通常会被设计成嘴的挡泥板被认为的忽略,而用更加拟人化的嘴取而代之,各种鲜亮的色彩也被用来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很多的细节让人拍案叫绝。虽然本身没有面部肌肉来控制表情,但是高度拟人的“五官”可以清晰地随着故事情节表现喜,怒,哀,乐。
  聋哑生的联想能力较弱,可能很难联想到非人物角色的表情,但是他们却很容易的能判断出每个角色的表情变化所反映出的内心情感,所以在这一环节,循序渐进的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就显得极为重要,一定要多给学生观看好的作品,多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身边人的表情变化,把每一样东西都联想成是有感情的,然后把平时观察到的任务表情套用在非人物角色的创作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创作思路就会被打开了。
  六、动画角色的性格与表情
  通过分析与对比角色表情的不同,不难看出一点,动画角色的性格与表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熊猫这个角色爱吃,动作迟钝,虽然不满现状不过又只是梦想未来,但是他机智,善良,不言放弃。而他的对手雪豹则是自傲,贪婪,凶狠。所以说同样是愤怒的望着对方的熊猫和雪豹,表情却明显的不一样,一个透漏着勇敢坚强,一个则是型很险恶。
  在对聋哑省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观看很多性格迥异的角色表现的动画,不仅仅要有任务的,还要有非人物的动画以启发学生更广阔的想象力。由于聋哑生对文字的理解较弱,所以大量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差异可以弥补他们语言上的缺失,让他们对角色表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不管是人物的还是非人物的角色他们都最大限度的夸张表现了人类表情。人物角色添加了各自的性格之后将表情与故事情节完美的结合,非人类角色则使用高度拟人的手法抓住表情神态,并且结合自身的本质本能,使非人类也栩栩如生的将表情运用的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美国Quarto出版社编著.奇幻卡通创作技法——造型特效篇[M].赵嫣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Ji-Ae,Kim. A Study on Effective Facial Expression of 3D Character through Variation of Emotions[M].July 2006(pp.894-903)
  [3]罗进丰.生命的幻想—3D数字角色动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周宗凯.动漫角色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D%A2%E9%83%A8%E8%A1%A8 %E6%83%85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