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作文仿写教学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刚刚接触作文的中年级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常常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范文引路,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作文教学 仿写训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87-01
  中国传统的书法,都是从摹仿开始的,临碑林帖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没有临摹不会成为大家。京剧的科班,也是从摹仿师傅的一招一式开始的。许多书法、京剧表演的一代宗师,都是从“仿”起步的。作文也是如此,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此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
  刚刚接触作文的中年级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常常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这个现状迫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陷入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范文引路,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使仿写成为学生作文起步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达到小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要求呢?
  一、精选范文,仿写做到有的放矢
  仿写的第一步是教师如何给学生定下仿写的范文。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个例子。”各篇文章的例子往往也各有不同,有的美在语言表达上,有的在自然段落的衔接上,有的出彩在全文的谋篇布局上。因此教师在范文的选择上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1.范文必须精彩优秀。要选择有亮点、特别出彩而又符合小学生阅读心理的文章。它可以是教材内的课文,也可以是同龄人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的名家名作,还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
  2.范文必須有针对性。有过人之处的描写供学生参考。如某一篇文章写得好,可以全篇仿写,可写同一类型的内容:一篇文章某一部分写得好,也可局部仿写。如仿照文章如何开头、结尾、重点段落、人物对话、肖像描写等。
  3.范文不可单一。即使同一题目也应有几篇不同的写法供学生借鉴,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范文。比如在教学生如何写好动物的时候就可以提供《松鼠》、《鲸》等例文给学生做范文。
  二、读懂范文,仿写做到循序渐进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习作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是不可能一步而就,一夜成功的,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所以,学生的仿写也要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慢慢入门,预约作文,水到渠成。
  1.由词句入手。
  遣词造句,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它将直接影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就得注意正确辨析所接触到的词语的词性、词义等,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再由教师点拨,造出例句,让学生鉴别、区分、再到仿造,由于有模有仿,言之有物,学生模仿起来也就不觉得难,不觉得抽象了。除此,文中出现的一些好句、佳句也应让学生多造多仿。《松鼠》一文中描写松鼠搭窝的句子有模仿借鉴之处。“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些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教师引导学生在读、理解、勾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并用上“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如钓鱼的过程,放风筝的过程,植树的过程……
  2.从片段过度。
  教科书所选的文章,不乏很多精彩的片段描写让学生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有选择地模仿,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桂林山水》中对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的精彩描写,清晰可辨,简明据要,线条明显,让人有如身临其境,可触可摸的感觉。所以在教学学生写景状物时则可加以模仿,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很好的借鉴。还有,如《月光曲》一文中,作者写道穷兄妹俩从清幽的月光、美妙的琴声中展开联想,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对如此精彩的片段,对如此富有诗意的想象,也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仿的手法和空间,是不可多得的典范文章和经典片段。
  3.顺理而成章。
  句的模仿渐入佳境,在片段仿照中得到提高,作文也就步入到篇的仿写这一重要环节了,那么,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立中心,谋篇布局便是我们下一步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反复体会文章的写作线索,比如,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要学生反复揣摩文章的“六要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紧紧抓住这条纲,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尝试模仿,就能写出一篇较为完整的文章来。
  三、求同存异,仿写做到举一反三
  仿写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仿写是引导学生掌握范文中语言和写作方法,但如果让学生作文能力只停留于模仿的阶段,那又是不行的。仿写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简单点说就是仿写作文也要注意“举一反三”。怎样避免学生在仿写中停滞在机械模仿阶段,写出的文章有“生搬硬套”、“抄袭”之嫌?这就要求教师在范文引路时,能引导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从不同角度考虑,鼓励学生写出与范文不一样的文章,特别是思想内容上的创新,使仿写不致于停留在机械的僵化的模仿上。而且仿写过程中,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作文评语中加大对创新语言的表扬力度,使学生逐步摆脱范文中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从真实的材料和深切的感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来。即以模仿为“举一”,以创新为“反三”,积累语言和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要写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50-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与作品风格,认知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特点。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培养学生品味幽默讽刺语言的特点,进而培养自己幽默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模式正由传统的以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知识课堂”,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生本课堂”转变,强调对人的关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更多地去关注人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身心对话的历程,成就师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关键词】生本 信息技术 课堂 六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我们只有从学生和教学目的出发,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设计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58-01  前言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本文针对提高实验、实习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67-01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人。如何适应在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8-01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这一教学理论和策略顺应了我国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它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时,面临着缺乏良好的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以及法律思想教育等问题,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储备库,必须要充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工作,为此,本文提出了从大学生心理辅导、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加强人文主义素质教育等方面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管理。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课的课堂教学,探讨生命化历史课堂构建的几点认识:注重还原鲜活的历史知识;关注历史知识获取的生命性;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等。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2-01  一、生命化的历史课堂应还原鲜活的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本身是富有生命的。凝固于历史书上的历史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个棘手问题,长期以来,不论是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上,还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上我们都做了许多探索工作。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价值观教育怎样在德育教材中进行渗透的问题,为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价值观 以学生为本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9-01  
期刊
【摘要】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类阅读理解,提出了针对不同题型的不同解题策略,并提倡从作者角度出发,在情感上有所共鸣之后提高理解能力。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
期刊
【摘要】课堂不仅是智育的场所,更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系着培养学生的质量状况。环境科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在环境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会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生德育品质的提高,要求环境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  【关键词】环境科学 高校 德育渗透 大学生 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环境科学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