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马斯的“6日战争”将法塔赫挤出了加沙地带,未曾料及这反而给了法塔赫一个绝地反击的大好机会。阿巴斯的四记重拳将被动化为主动,同时将哈马斯推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6月5日在纪念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称“6日战争”)讲话中曾表示,持续不断的内部武装冲突已经使巴勒斯坦处于内战的边缘。这似乎是一个预言,而这个预言在仅仅两天之后就成为了现实。
哈马斯的“6日战争”
6月7日,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与法塔赫发生交火。13日,哈马斯基本控制除加沙城几个法塔赫基地以外的整个加沙地带,整个过程只用了6天的时间。因此,有人戏称其为哈马斯的“6日战争”,认为这是哈马斯继去年赢得巴立法委选举上台以来,对法塔赫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去年1月25日,长期游离于巴解组织和巴自治权力机构之外的哈马斯首次参加巴立法委选举。当时,哈马斯面临的对手是已经执政十年的法塔赫。不过,十年以来,法塔赫没能带领巴民众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而这些年来,哈马斯一方面依靠自己的武装组织多年来在反以斗争中树立起来的独特威信,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非武装组织在民众当中推行的解决大众福利、推进民间医疗救助等亲民政策,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因此,哈马斯一举战胜了法塔赫,获得了组建政府的权力,实现了自身政治身份的合法化,并且由此改变了巴勒斯坦政坛法塔赫一家独大的格局。
在反抗以色列占领的武装斗争中,哈马斯主要在加沙地带发展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而法塔赫则凭借其在巴民族权力机构中的主导地位,以拉姆安拉为核心,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掌握了巴安全部队的控制权。
政治上取胜的哈马斯并不满足于现状,特别是不满巴安全部队被法塔赫掌控的局面。哈马斯从下属武装中抽调精锐建立了一支约有6000人的“执行部队”,一边谋求其地位的合法化,一边对这支武装进行整编和系统训练,在加沙地带发展和巩固自己的武装力量。与此同时,哈马斯还通过加沙与埃及之间的边界,大量地走私和囤积武器。并且哈马斯在加沙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生产迫击炮、火箭和手榴弹等武器的装备体系。
相比之下,享受着西方提供的资金和装备的法塔赫武装,在武装力量建设方面并无太大建树。所以,当6月14日哈马斯武装没花多大力气就攻克法塔赫在加沙的情报机构总部、预警部队总部,并将其绿色旗帜插上阿巴斯官邸的屋顶时,当地的人们并不感觉意外。
阿巴斯的四记重拳
哈马斯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加沙地带的胜出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有利的局面,反而为阿巴斯制造了机会。
就在哈马斯武装14日对加沙城的几个法塔赫基地发起全面进攻之前,阿巴斯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约旦河西岸的人们从电视上看到哈马斯节节胜利、法塔赫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落败的景象时认为,阿巴斯在反击哈马斯的进攻方面太缺乏决断力了。“他太寄希望于停火谈判了。”人们这样评价阿巴斯。
13日,当哈马斯包围其在加沙的部队时,阿巴斯仍保持着超然态度,对两边的暴力行动都进行了批评。14日,当预警部队总部遭到重火力围攻时,阿巴斯又在是否派遣其精锐的主席卫队前去支援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但哈马斯还是失算了。其失算就在于,在没有摆脱“恐怖组织”头衔的情况下,采用了不合法的形式,取得了加沙的控制权。而在控制加沙局面以后,又没能尽快地恢复秩序,而是纵容下属武装及普通民众的无序行为,特别是洗劫已故的巴勒斯坦革命领袖阿拉法特的故居等极端事件,让局势走向了反面。
于是,阿巴斯施展政治手段,接连对哈马斯亮出四记重拳。
首先,在14日晚上,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并且在全国范围实施紧急状态。这两道主席令宣告了哈马斯“军事政变”为非法,同时确立了法塔赫整肃兵变的合法地位。此时,包括西方国家、以色列以及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无一例外地站在了阿巴斯的一边。
阿巴斯的第二招是成立紧急政府。15日,阿巴斯任命前民族联合政府财政部长萨拉姆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6月5日在纪念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称“6日战争”)讲话中曾表示,持续不断的内部武装冲突已经使巴勒斯坦处于内战的边缘。这似乎是一个预言,而这个预言在仅仅两天之后就成为了现实。
哈马斯的“6日战争”
6月7日,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与法塔赫发生交火。13日,哈马斯基本控制除加沙城几个法塔赫基地以外的整个加沙地带,整个过程只用了6天的时间。因此,有人戏称其为哈马斯的“6日战争”,认为这是哈马斯继去年赢得巴立法委选举上台以来,对法塔赫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去年1月25日,长期游离于巴解组织和巴自治权力机构之外的哈马斯首次参加巴立法委选举。当时,哈马斯面临的对手是已经执政十年的法塔赫。不过,十年以来,法塔赫没能带领巴民众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而这些年来,哈马斯一方面依靠自己的武装组织多年来在反以斗争中树立起来的独特威信,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非武装组织在民众当中推行的解决大众福利、推进民间医疗救助等亲民政策,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因此,哈马斯一举战胜了法塔赫,获得了组建政府的权力,实现了自身政治身份的合法化,并且由此改变了巴勒斯坦政坛法塔赫一家独大的格局。
在反抗以色列占领的武装斗争中,哈马斯主要在加沙地带发展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而法塔赫则凭借其在巴民族权力机构中的主导地位,以拉姆安拉为核心,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掌握了巴安全部队的控制权。
政治上取胜的哈马斯并不满足于现状,特别是不满巴安全部队被法塔赫掌控的局面。哈马斯从下属武装中抽调精锐建立了一支约有6000人的“执行部队”,一边谋求其地位的合法化,一边对这支武装进行整编和系统训练,在加沙地带发展和巩固自己的武装力量。与此同时,哈马斯还通过加沙与埃及之间的边界,大量地走私和囤积武器。并且哈马斯在加沙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生产迫击炮、火箭和手榴弹等武器的装备体系。
相比之下,享受着西方提供的资金和装备的法塔赫武装,在武装力量建设方面并无太大建树。所以,当6月14日哈马斯武装没花多大力气就攻克法塔赫在加沙的情报机构总部、预警部队总部,并将其绿色旗帜插上阿巴斯官邸的屋顶时,当地的人们并不感觉意外。
阿巴斯的四记重拳
哈马斯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加沙地带的胜出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有利的局面,反而为阿巴斯制造了机会。
就在哈马斯武装14日对加沙城的几个法塔赫基地发起全面进攻之前,阿巴斯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约旦河西岸的人们从电视上看到哈马斯节节胜利、法塔赫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落败的景象时认为,阿巴斯在反击哈马斯的进攻方面太缺乏决断力了。“他太寄希望于停火谈判了。”人们这样评价阿巴斯。
13日,当哈马斯包围其在加沙的部队时,阿巴斯仍保持着超然态度,对两边的暴力行动都进行了批评。14日,当预警部队总部遭到重火力围攻时,阿巴斯又在是否派遣其精锐的主席卫队前去支援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但哈马斯还是失算了。其失算就在于,在没有摆脱“恐怖组织”头衔的情况下,采用了不合法的形式,取得了加沙的控制权。而在控制加沙局面以后,又没能尽快地恢复秩序,而是纵容下属武装及普通民众的无序行为,特别是洗劫已故的巴勒斯坦革命领袖阿拉法特的故居等极端事件,让局势走向了反面。
于是,阿巴斯施展政治手段,接连对哈马斯亮出四记重拳。
首先,在14日晚上,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并且在全国范围实施紧急状态。这两道主席令宣告了哈马斯“军事政变”为非法,同时确立了法塔赫整肃兵变的合法地位。此时,包括西方国家、以色列以及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无一例外地站在了阿巴斯的一边。
阿巴斯的第二招是成立紧急政府。15日,阿巴斯任命前民族联合政府财政部长萨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