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刍议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国际化的研究十分必要。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究竟为何必要、何以可能,以及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一般路径是笔者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 国际化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47-01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为基础,以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载体,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为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和推进现代化进程而培养具有国际理念和通晓东西方文化知识的一流人才。
  一、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综合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无论高校数量还是教育质量,各个地区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各所地方高校之间的差距也异常明显。但总体而言,与国内重点、名牌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大都存在办学规模和层次不高、办学定位不尚明确、办学理念不够清晰、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优秀师资流失严重、生源质量无法保证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除了强化办学特色、提升竞争力外,通过国际化的种种办学实践,也是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一种尝试。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化、教育项目的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孤立地将自身封闭在地域范围内是不明智的,无疑自取灭亡。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不仅是培育竞争力、谋求发展空间的战略之举,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谋求发展之道的生存之需。
  (二)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可能性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世界范围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间建立了多边、双边的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格局。目前,我国已与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超过1000个,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交流为地方高校走上国际舞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这对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只有深深扎根于区域的土壤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才能不断丰富其教育内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普遍认识到这点,积极鼓励与支持高等院校发展国际化,以便能够真正满足多元化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笔者认为学术交流、办学特色、办学方式、课程设置为其根本。
  (一)学术交流的国际化
  学术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基本的形态。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高校与高校之间基于国家与国家科技或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学术上的往来和交流。
  它以不损害双方利益和权利为前提,以互惠共赢为目的,共同达到学术上的交流和繁荣。虽然,从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还不能够平等地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术对话。但是,作为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地方高校也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积极创设国际学术平台,建立有效的学术交流机制。地方高校创造条件承办、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国际间高校学术交流和互访机制,如诚聘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短期讲学或来校任教等。
  (二)办学特色国际化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办学风格、独到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办学特色关涉到一所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设置、人才培养规划等具体方面,是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学校声誉、提升办学层次,帮助学校在激烈的竞争和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是每所高校弥足珍贵的财富。办学特色的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吸收他国高等教育的长处,摒弃传统高等教育中阻碍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手段和方式的过程。所以,在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为己任的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国际化发展中,不仅要善于突出本校的办学特色,还要发掘区域特色文化,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改良来扩大本校和区域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形成自身的品牌,培育自身的竞争力,从而真正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
  三、结束语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兴起,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各种现象逐渐明显,并且发展趋势愈加强劲,“地球村”慢慢形成。在这种国际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里的流动更加自由、更加广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高校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一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适当的措施切实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史鸿武,吴捷.试论地方高校的区域化与国际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7(5):25-26.
其他文献
编辑您好!rn我开公司快10年了,账面上看是赚了,可我手里的确没有这些钱.只因管理不善,好多款项都没收回来,都在应收账款上挂着呢!请问有什么招术,能帮我收回货款,到时一定不
[摘要]学习动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立学习目标。高校教师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利用学习结果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奖励措施,创造问题环境,多组织竞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钢箱拱制作过程中锚箱单元的组装.本文根据忻州市跨云中河景观桥梁工程一时间案例,进行解剖,探讨,以及给出具体的方案.就忻州市跨云中河景观桥梁工程是一项城市重大基础建设
[摘要]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其中,教书更多的是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的关怀方面,而育人更多的是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的关怀方面。  [关键词]教书育人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对电的需求量,供电企业也逐渐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电力企业开展好优质服务的同时,怎样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怎样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成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李克强念之再三的教育公平,近日又迈出新的一步.rn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重点高校今年继续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人数.据此,2017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
期刊
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
期刊
在新课程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化学素养,其中在高中化学情景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法能够引
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数字资源因其开放获取和共享机制,拥有广泛的受用群众,这对大学图书馆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共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