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鲜自营,对于整体促销的推动性是明显的和巨大的,可以使整体促销更具有目的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生鲜的集客作用,向消费者传达物美价廉的信息,形成统一的价格优势。
规避店、厂矛盾提升促销效果
2006年,北京市房山华冠商贸有限公司部分门店生鲜食品开始在涿州自营。涿州区域共有华冠的8家门店,而引进的生鲜厂家就有5个之多。自营前,这些厂家经营着不同的品项,每逢做促销海报,门店和厂商就会产生矛盾。这些厂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对促销活动有的给予配合,有的不予不配合,以致在整体促销中出现若干商品的限店现象。如:大肉,大店做,小店就不做,水果更是如此,在顾客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有些时候,即使厂商同意配合,也会在量上做文章,对此门店非常被动,根本无法保证在促销期内足量供应。
自营后,无论大型超市、生鲜超市还是便利店,华冠都进行了生鲜改造,以保证生鲜三项即蔬菜、水果、大肉在各店的全面经营。这样,在同一档期,顾客便可以在华冠的任一门店买到相同的生鲜商品。由于自营可以准确把握进货量,从而避免了以往经常出现的断货现象,方便了顾客,充分发挥了区域门店的优势。
在生鲜自营前,促销商品占整体销售的比重约为10%左右,而自营之后,促销商品占整体销售的比重达到18%左右,充分体现了生鲜商品的带动作用。
掌握促销主动权 加强消费指导性
一般来讲,做促销海报应有明确的主题,是准备提升销售额,还是侧重赢得毛利;是采用互动展卖,还是侧重消费引导,这些主题都要在活动与商品中得以体现。比如,宣传绿色餐桌食品,就应以生鲜为主推品项。这时,就得要求生鲜厂家给予蔬果检验、产地、营养等方面的介绍与主题支持。但是在自营前,由于联营厂家在经营与进货方面的问题,往往不能满足主题的要求,对此,门店也无能为力,只能做一些蔬果的简单陈列。这就大大减弱了促销的气氛,不能明确传达华冠绿色健康的目的。再有,自营前,海报的生鲜商品也不能随主题选品,只能根据联营厂商能够支持什么,有选择地进行促销。比如,门店计划提前做一些季节性水果的促销宣传,但由于厂家的进货实力不能达到,因而丧失先机。
自营后,门店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发挥自营优势,有目的地进行商品的组合促销。比如,一段时间是大肉+根茎类菜,下一阶段可以是海鲜+水果。这种根据百姓的生活规律进行目的性组合的作法,可以引导百姓按海报的宣传进行消费,最后形成华冠海报菜谱,令华冠成为消费者的生活参谋。在工作中,华冠坚持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入手、从一日三餐入手,在海报、店内专栏上进行宣传,使华冠始终与顾客紧密相连,不断把科学的、绿色的、合理的饮食知识、食品知识传授给百姓。而这一切,缺少生鲜这一主营品项的自营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今天,华冠终于真正体会到了生鲜自营的好处。因为自营,促销不再单纯是为了销售,也成为了宣传企业文化的手段。
力推目的性展卖 营造整体促销气氛
热带水果节、蜜柚节等目的性促销、反季节促销,这些带有鲜明特点的促销活动,在自营前做起来十分困难。厂商一是不支持,二是品项少、量不足。很难达到营造整体促销气氛的目的。往往形成海报宣传热闹、商品配合冷清、顾客大失所望、店家收获无几的状况。
自营后,华冠在北京新发地建立了自己的采购基地,与房山区当地的菜农、果农建立了供销关系,还参加了上海连锁组织的采购联盟和全国农产品基地的采购。这就使华冠比较容易地获取了商品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自如地进行商品的选择。
华冠开展的几项活动都很成功。如:房山家乡盛产磨盘柿子,我们就与生产基地联系,组织磨盘柿子节进行展卖,既宣传了家乡的特产,也有力带动了商品销售。再有,引进互动式促销,利用企业的知名度与生鲜自营与蔬果基地的关系,把一年一度的梨王评选大会引入卖场,进行卖场展卖、促销,既聚集了人气,带来了销售业绩,也宣传了供货企业和产品,是个多赢的成功作法。
发挥生鲜集客力 提升海报吸引力
自营前,由于受联营厂商利益至上的制约,华冠经营的生鲜商品缺乏竞争力,不是被动挨打,就是盯人跟风。自营后,直接从菜地、养殖场、果农处采购,华冠首先占有了价格优势,而海报对顾客自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自营前,由于在商品支持和价格上的限制,海报上生鲜的版面较小,事先谈好的价格也不能调整,因此,受挡期的影响,海报上的惊爆商品成了竞争对手的活靶子,任由攻击。自营后,一是进货面广,二是价格随行就市,可以主动控制,三是可以根据竞争实际情况进行降价,甚至负毛利销售。通过自营,我们扭转了联营期间的不利局面,充分发挥了生鲜商品的集客作用,真正提升了海报在顾客心中的份量。
提高商品品质,加强企业诚信 提升整体促销的美誉度
自营前,商品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每到促销,厂商就会以次充好或降等级进货,给公司的管理,特别是海报整体促销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促销时,部分厂商为了一己私利,在商品上以次充好,遭到顾客投诉。自营后,无论促销价格如何降低,品质乃第一保证,顾客能够以低价格获得高品质,促进了整体促销的力度和顾客的认可度。如在前段时间的大肉价格上涨中,市场出现以劣质肉促销的情况,而华冠始终严控肉品的源头,保证所售大肉的高品质和合理的价格,赢得了顾客的赞许。
提前准备 提升海报商品的季节性优势
自营前,华冠最怕海报档期与内容泄密,因而不敢提前通知厂商。这就造成厂商临时抓货、不能保证价格优势与数量稳定的现实。另外,厂家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也往往不敢大量备货,只是临时在批发市场抓货,不能保证促销的效果。再有,部分厂商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认为,到季后的商品不仅不会大赚,还会占去大量的陈列面积,因此,对季节性促销表现消极,而是热衷于销售利润相对高的非季节性商品。自营后,华冠可以自主制定周期性和长期性的促销计划,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自己把握,因此,可以提前准备商品,提前采购储存。例如,冬季,我们可以根据蔬菜、水果的特点进行部分根茎类商品和大陆果的储存,如土豆、大葱、大蒜,苹果、梨等。在促销时,由于提前做了准备,在供货量和价格上,便占据了优势,使得海报促销十分成功。
促销手段多样冲击传统市场
自营之前,促销只局限于传统的海报形式。而自营后,华冠的促销手段丰富多样。主要有:
第一,早市、夜市的促销。传统市场有早市,但是,早市卖场脏、乱、差。而我们利用超市环境良好、接近社区、公平公正等优势,适时开办早市,使顾客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便宜的商品。华冠还发挥自身超市夜间经营的优势,定期推出夜市,既解决了叶类商品当日销售的损耗问题,也加大了促销频次,赢得了顾客的好评。
第二,区域生鲜联合促销。在一个区域内,华冠发挥小店众多的优势,进行敏感性生鲜商品的促销,分散了主要竞争对手的客源。
第三,单店单品突击促销。把某一单品大量突击促销,以价格优势与充足的供货确保竞争优势。
在实践中,华冠体会到:生鲜自营提升了公司连锁促销的质量和力度,把企业的信息充分传到了每一位消费者,可以真正体现华冠的经营理念“为顾客节约每一分钱”。对华冠来讲,生鲜自营是基本成功的。但是,华冠在生鲜自营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生鲜的成本控制、流程控制、冷链的解决和源头供应链的开发等等,都需要今后不断探索和改进。(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华冠商贸有限公司)
(编辑:刘建)
规避店、厂矛盾提升促销效果
2006年,北京市房山华冠商贸有限公司部分门店生鲜食品开始在涿州自营。涿州区域共有华冠的8家门店,而引进的生鲜厂家就有5个之多。自营前,这些厂家经营着不同的品项,每逢做促销海报,门店和厂商就会产生矛盾。这些厂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对促销活动有的给予配合,有的不予不配合,以致在整体促销中出现若干商品的限店现象。如:大肉,大店做,小店就不做,水果更是如此,在顾客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有些时候,即使厂商同意配合,也会在量上做文章,对此门店非常被动,根本无法保证在促销期内足量供应。
自营后,无论大型超市、生鲜超市还是便利店,华冠都进行了生鲜改造,以保证生鲜三项即蔬菜、水果、大肉在各店的全面经营。这样,在同一档期,顾客便可以在华冠的任一门店买到相同的生鲜商品。由于自营可以准确把握进货量,从而避免了以往经常出现的断货现象,方便了顾客,充分发挥了区域门店的优势。
在生鲜自营前,促销商品占整体销售的比重约为10%左右,而自营之后,促销商品占整体销售的比重达到18%左右,充分体现了生鲜商品的带动作用。
掌握促销主动权 加强消费指导性
一般来讲,做促销海报应有明确的主题,是准备提升销售额,还是侧重赢得毛利;是采用互动展卖,还是侧重消费引导,这些主题都要在活动与商品中得以体现。比如,宣传绿色餐桌食品,就应以生鲜为主推品项。这时,就得要求生鲜厂家给予蔬果检验、产地、营养等方面的介绍与主题支持。但是在自营前,由于联营厂家在经营与进货方面的问题,往往不能满足主题的要求,对此,门店也无能为力,只能做一些蔬果的简单陈列。这就大大减弱了促销的气氛,不能明确传达华冠绿色健康的目的。再有,自营前,海报的生鲜商品也不能随主题选品,只能根据联营厂商能够支持什么,有选择地进行促销。比如,门店计划提前做一些季节性水果的促销宣传,但由于厂家的进货实力不能达到,因而丧失先机。
自营后,门店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发挥自营优势,有目的地进行商品的组合促销。比如,一段时间是大肉+根茎类菜,下一阶段可以是海鲜+水果。这种根据百姓的生活规律进行目的性组合的作法,可以引导百姓按海报的宣传进行消费,最后形成华冠海报菜谱,令华冠成为消费者的生活参谋。在工作中,华冠坚持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入手、从一日三餐入手,在海报、店内专栏上进行宣传,使华冠始终与顾客紧密相连,不断把科学的、绿色的、合理的饮食知识、食品知识传授给百姓。而这一切,缺少生鲜这一主营品项的自营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今天,华冠终于真正体会到了生鲜自营的好处。因为自营,促销不再单纯是为了销售,也成为了宣传企业文化的手段。
力推目的性展卖 营造整体促销气氛
热带水果节、蜜柚节等目的性促销、反季节促销,这些带有鲜明特点的促销活动,在自营前做起来十分困难。厂商一是不支持,二是品项少、量不足。很难达到营造整体促销气氛的目的。往往形成海报宣传热闹、商品配合冷清、顾客大失所望、店家收获无几的状况。
自营后,华冠在北京新发地建立了自己的采购基地,与房山区当地的菜农、果农建立了供销关系,还参加了上海连锁组织的采购联盟和全国农产品基地的采购。这就使华冠比较容易地获取了商品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自如地进行商品的选择。
华冠开展的几项活动都很成功。如:房山家乡盛产磨盘柿子,我们就与生产基地联系,组织磨盘柿子节进行展卖,既宣传了家乡的特产,也有力带动了商品销售。再有,引进互动式促销,利用企业的知名度与生鲜自营与蔬果基地的关系,把一年一度的梨王评选大会引入卖场,进行卖场展卖、促销,既聚集了人气,带来了销售业绩,也宣传了供货企业和产品,是个多赢的成功作法。
发挥生鲜集客力 提升海报吸引力
自营前,由于受联营厂商利益至上的制约,华冠经营的生鲜商品缺乏竞争力,不是被动挨打,就是盯人跟风。自营后,直接从菜地、养殖场、果农处采购,华冠首先占有了价格优势,而海报对顾客自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自营前,由于在商品支持和价格上的限制,海报上生鲜的版面较小,事先谈好的价格也不能调整,因此,受挡期的影响,海报上的惊爆商品成了竞争对手的活靶子,任由攻击。自营后,一是进货面广,二是价格随行就市,可以主动控制,三是可以根据竞争实际情况进行降价,甚至负毛利销售。通过自营,我们扭转了联营期间的不利局面,充分发挥了生鲜商品的集客作用,真正提升了海报在顾客心中的份量。
提高商品品质,加强企业诚信 提升整体促销的美誉度
自营前,商品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每到促销,厂商就会以次充好或降等级进货,给公司的管理,特别是海报整体促销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促销时,部分厂商为了一己私利,在商品上以次充好,遭到顾客投诉。自营后,无论促销价格如何降低,品质乃第一保证,顾客能够以低价格获得高品质,促进了整体促销的力度和顾客的认可度。如在前段时间的大肉价格上涨中,市场出现以劣质肉促销的情况,而华冠始终严控肉品的源头,保证所售大肉的高品质和合理的价格,赢得了顾客的赞许。
提前准备 提升海报商品的季节性优势
自营前,华冠最怕海报档期与内容泄密,因而不敢提前通知厂商。这就造成厂商临时抓货、不能保证价格优势与数量稳定的现实。另外,厂家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也往往不敢大量备货,只是临时在批发市场抓货,不能保证促销的效果。再有,部分厂商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认为,到季后的商品不仅不会大赚,还会占去大量的陈列面积,因此,对季节性促销表现消极,而是热衷于销售利润相对高的非季节性商品。自营后,华冠可以自主制定周期性和长期性的促销计划,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自己把握,因此,可以提前准备商品,提前采购储存。例如,冬季,我们可以根据蔬菜、水果的特点进行部分根茎类商品和大陆果的储存,如土豆、大葱、大蒜,苹果、梨等。在促销时,由于提前做了准备,在供货量和价格上,便占据了优势,使得海报促销十分成功。
促销手段多样冲击传统市场
自营之前,促销只局限于传统的海报形式。而自营后,华冠的促销手段丰富多样。主要有:
第一,早市、夜市的促销。传统市场有早市,但是,早市卖场脏、乱、差。而我们利用超市环境良好、接近社区、公平公正等优势,适时开办早市,使顾客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便宜的商品。华冠还发挥自身超市夜间经营的优势,定期推出夜市,既解决了叶类商品当日销售的损耗问题,也加大了促销频次,赢得了顾客的好评。
第二,区域生鲜联合促销。在一个区域内,华冠发挥小店众多的优势,进行敏感性生鲜商品的促销,分散了主要竞争对手的客源。
第三,单店单品突击促销。把某一单品大量突击促销,以价格优势与充足的供货确保竞争优势。
在实践中,华冠体会到:生鲜自营提升了公司连锁促销的质量和力度,把企业的信息充分传到了每一位消费者,可以真正体现华冠的经营理念“为顾客节约每一分钱”。对华冠来讲,生鲜自营是基本成功的。但是,华冠在生鲜自营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生鲜的成本控制、流程控制、冷链的解决和源头供应链的开发等等,都需要今后不断探索和改进。(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华冠商贸有限公司)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