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湾流路方程在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正弦派生曲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的河湾整治流路基本方程,并对目前整治工程不完善的河段规划治导线进行了修订,对规划流路布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现行规划工程布局基本符合正弦派生曲线流路,符合河道自然发展规律,印证了微弯型整治方案是符合黄河下游实际情况的较好方案。
其他文献
根据苏丹膨胀土地区变电站桩基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分别对竖向承载力、抗拔承载力、水平承载力的计算以及最小桩长确定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规范公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变电站
采用无线位移计对龚家方Ⅳ号不稳定斜坡进行自动化远程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该斜坡的变形状况。结果表明:斜坡呈整体运动,但斜坡自上而下的运动特征不同。斜坡上部总体变形趋势表现为拉伸,中部为先拉伸后压缩,下部为先压缩后拉伸,底部为拉伸。降水频繁时期,斜坡位移呈加速增大趋势。岩体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区域,位移量和降水量基本同步;岩体较完整区域,位移突变将滞后于降水,滞后期一般为20~45 d。
针对流域水文模拟中存在的方程适用尺度和模型应用尺度不匹配问题建立了SAWH模型,对美国Baron Fork河流域1996—2000年的6次洪水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洪峰流量差别很大、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