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了新的契机,行业竞争也愈加激烈。建筑监督及建筑管理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在实际的管理中一些问题凸显出来,尤其是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侧重点主要放在工程工期,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稍显薄弱,而且一些浪费现象导致的成本支出上升,并影响了周围的环境与绿色施工相违背。若要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力度,对其进行相应优化势在必行。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概况
  1.1加强各方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参与项目各方的联络工作尤为重要,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及问题的沟通、解决,故此,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就担任此角色,充分发挥着协调的作用,使各方的沟通更为有效,对施工现场的问题进行快速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大,在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建设单位需要秉承公正公开的原则,协调好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间、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还要构建相应的协商制度,可根据工程进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工程进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且做好具体的会议记录,对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及时跟进。协商的方式要体现出多样化,重大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工联单的形式,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做到有据可查,体现出建设单位职责的发挥。
  1.2对施工计划及目标的掌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都离不开施工计划及施工目标,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辅助内容,所以,项目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项目计划的管理时,要构建相应的计划管理部门,在实际的管理中要充分体现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动态性,能够与施工的进度紧密结合,对完成的目标进行及时的总结,同时保证施工目标的完成效果。建设单位要对整个项目施工计划及目标进行掌握,并在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控制。
  1.3安全文明施工的掌控。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情况需进行细致的了解,方能保证协调作用的发挥,进而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建设单位要熟悉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水文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同时还有掌握项目主要的利害关系者及其期望及要求。近些年,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及工期上的严格要求,使我国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数量明显上升,必须加以重视。建设单位要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落实到实处,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除此之外,现代文明施工的内容也要充分体现,降低环境的污染及能源消耗,充分体现现代施工的文明性。
  2、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2.1优化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单位最为关注的问题。建设单位要确保现场指派工作人员作用的体现,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掌握,对各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把关。第一,建设单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对设计中的验收规范进行细致的解读,并对施工及工程检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第二,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保证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要求、施工技艺及操作规范进行建设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的监督职能不同于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对于质检方面建设单位切不可强加指挥,而是要保证施工中各责任人能够各司其职,通过监督来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通过协调能够达到施工、质检、监理共同进行质量控制。
  2.2优化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文明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管理项目中重要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建设单位的监管能力及施工企业的形象及社会责任,故此,需把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常情况下,施工安全、文明是由施工单位负责,但为了能够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建设单位在此过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建设单位需对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及培训进行及时的跟进,保证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及落实,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升施工单位对于安全施工的意识,同时还要进行巡查,对于存在或是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除此之外,绿色文明施工也不可忽视,建设单位要保证施工过程中体现出“绿色”,绿色施工不仅能够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也降低了垃圾清理的费用,进而控制成本支出,是不可小觑的部分,是建设单位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2.3优化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故此,建设单位对现场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管理加以优化。在进度管理之中,要密切关注施工单位执行合同内容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若出现工期内无法完成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反映,若工期无法延长,建设单位就需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督促施工单位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赶进度,尽可能在合同要求内完成施工作业。若发生不可抗因素导致工程工期延长需签署补充协议,以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2.4优化施工成本管理。建筑工程具有历时长、施工工艺复杂、投资较大的特点,故此,对施工成本管理进行优化势在必行。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建设单位需要对人员成本、机械成本及材料成本支出进行严格核实,坚决避免施工单位抬高施工成本,进而对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产生损害。换言之,在施工现场要对施工参与人员的数量进行合理控制,最好可以做到施工人员“一专多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的前提之下尽量降低人员成本支出;机械设备及建材的使用上要尽量避免浪费,防止因存储不当而导致建材损坏或是达不到施工设计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需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上的敦促,尽可能避免返工情况的发生,对工程成本支出及工期都能进行有效控制。
  2.5优化资料管理。资料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贯穿始末,对整个工程施工项目有着明确的文字记录。对资料管理进行优化能够保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建设单位对资料的管理主要是收集及整理施工中的各项资料,一方面是能够保证工程竣工验收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便于归档,方便日后查询。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在我國发展迅速,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是外界和建筑行业内部关注的焦点,因此,作为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的现场施工管理,更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促进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金龙,侯佳.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J].四川水泥,2015,3:52.
  [2]赵可宾,刘春燕.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J].门窗,2013,3:97.
  [3]白俭清.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3,9:268,320.
其他文献
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问题.我认为,我们要做的是认清人才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弊端,挖出问题的结症,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工作的重点首先应该是“用人”、“留人”,其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越来越大,会计职业判断在一定条件下相对主观化,但实际实施中它不仅受国家法规、政策制约,也受到会计人员某些自身特征、职业道德水
导论文明世界的历史进程告诉人们,现代民主伴随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来到人间,人们称之为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来自“西方国家的民主是由资本主义的兴起所创造的”①价值判断
期刊
期刊
乡村的童年,一年里看上几场露天电影,那是再美不过的事了。放电影的日子是乡亲们的节日。放电影的消息一传开,乡亲们便早早地吃完了晚饭,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来到打麦场。他
【摘要】本文立足于工程管理的特点,分析目前我国工程管理项目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重要发展。建筑企业面对当前广大的市场和消费需求,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合理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符合当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建筑市
【摘要】随着的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管理效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然而,在建筑工程企业信息管理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企业足够重视,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促进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发展。本文将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而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
目前,大城市人口规模过大、中小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不足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我国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小城市不仅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城镇体系的主体,同时也是其吸纳城市人口的主体。从许多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来看,中小城市的人口增长和流动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一、国外中小城市人口增长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营改增”作为我国税收制度调整的重要举措,已全面推开。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到2016年5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经过几年时间的过渡,营业税完成其使命,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也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税收模式,建立建全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其顺利实施不仅能够避免企业重复征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