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的介绍及思考

来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外,在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方面尚为空白,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德国、瑞典、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几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进行具体分析,思考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的构建。
其他文献
<正>[本刊辑]中国每年有1 600万~1 800万名新生儿出生,2013年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后,据有关部门估算,每年将新增200万名新生儿。因此婴儿奶粉成为了很多商家追逐的领域。中国
2018年前7个月,在信守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中性、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干预的情形下,境内外汇市场经受了汇率震荡加剧的考验,后期经济下行叠加贸易冲突对此虽形成了一定的干扰,但
信息披露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措施,保险行业监管作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并促进市场效率和公平的必要保证,承担着对信息披露质量的保证责任。我国2010年《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
对于近代中国女性而言,"解放"大约是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但解放之意义,恰恰因为时人将之置于困顿的对立面,因此不谈近代女性困顿话语的形成以及打破困顿、走向解放的践行,我们
国家形象在当前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通过形象宣传片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风采。2011年播出的《人物篇》,是我国首次尝试在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