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yu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比较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68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10.45±1.35)min、(5.21±0.78)mL、(1.98±0.76)d、(1.04±0.23)cm,优于对照组的(15.67±3.24)min、(8.56±1.87)mL、(3.78±1.12)d、(2.54±0.6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0 0、5.747 7、4.171 7、7.986 8,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 8,P<0.05)。

结论

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67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32例、非骨质疏松组(NOP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目的观察镇静镇痛口舌咽表面麻醉清醒状态下置入喉罩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三组,每组30例,观察组(A组):镇静、镇痛、充分表面麻醉下置入喉罩;对照1组(B组):全身麻醉快诱导后置入喉罩;对照2组(C组)全身麻醉快诱导喉镜下插入气管导管。观察插管期和拔管期各组患者的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气腹1 h血气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儿童血常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4例RV肠炎患儿(观察组)在治疗前和治疗5~7 d后采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参数[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同时测定CRP,并与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WBC(10.77±4.20)×109/L、PLT(330.02±117.70)×109
目的:探讨重组结核杆菌11kDa蛋白对生殖器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以"盆腔包块性质待查"为入院诊断的患者共50例,患者入院后行术前常规检查和血清CA-125测定、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