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高考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复习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复习阶段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更侧重平时的积累,复习时见效较慢,若缺少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怎样做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指导,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是高中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考复习;高中语文;复习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66-02
引 言
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从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受到语文学习的困扰。众所周知,高三语文复习大约分为三个周期,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占据了复习历程一半的时间,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复习所用时间短,复习速度快[1]。在这三轮复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及曾经补充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查漏补缺。学生怎样在三轮复习中克服困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笔者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做好语文高考复习。
一、制订复习计划
语文复习见效较慢,不是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就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因此,复习应建立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关键要做好日常的复习计划。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若只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将导致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不知道如何复习,不利于学生在复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有了复习计划,学生便能及时调整复习进度,提高复习效果[2]。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提高学生复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通过和学生沟通、制作问卷调查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笔者在沟通中了解到,学生对复习的兴趣不大,只知道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对于字词和字音的学习不是很重视,学生普遍较为薄弱的环节是句子仿写和现代文阅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调整复习计划,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在制订复习计划时,教师可以进行分类复习,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如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辨析等,这些是比较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分值,需要学生引起重视。在阅读部分,很多学生认为科技文阅读比较无趣,但这也是必须拿分的题目。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对科技文阅读有足够的重视,在做题时,尽可能地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并进行对照,注意其中的逻辑关系和答案范围,从而准确答题。
二、重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高考复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选择复习专题和任务是复习的关键,太多无效的练习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其提高成绩[3]。笔者认为,复习环节中,对全国、各省的高考真题进行练习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总结近三年的高考题,分析各地考试大纲的差异,按照专题分类,让学生参照高考真题来解答,并帮助其进行总結归纳。
例如,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常见的命题形式有: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某句话的深刻含义;根据文章含义,写出某词的含义,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问某一个词语可否换成另一个词语。在复习时,教师先归纳答题技巧,总结常用术语,再选择高考真题,让学生熟悉历年真题的考点和命题形式,分析解题方法。比如,常见的答题形式有: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设置伏笔、悬念;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高考题有一定的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如,文言文在高考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先把题目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等一些内容圈画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重点内容,然后阅读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在文中找到答案。文言文的阅读依赖积累,在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学生需要自己猜测。猜测的原则一般有两条:第一,和现代汉语解释相同的词语,错的可能性较大;第二,把意思代入文章中,看是否符合文章的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还有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名句默写、文学常识等,都是高考语文中必考的内容。对于文言文翻译,学生首先要找出其中的动词,先解释动词,然后根据动词的解释把整句话解释出来;对于诗词鉴赏,学生首先要回忆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然后分析诗词中描写了什么,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接着分析诗歌的最后一句,最后一句一般都体现了诗的主旨和意境;名句默写一定要按规定默写,不能多默写,也不能少默写,如果对诗词中的句子印象较为模糊,可以先默写几个字,等想起来了再补上,切不可胡编乱造。
三、突出主要的知识点
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学习的全面考查,高考试卷的命题十分宽泛,所出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除了一些重点,对于一些所占分值不高的题目,教师也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复习。想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学生就要做好全面、细致的复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重点知识为核心,以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侧重对单个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学生专项复习的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复习文言文时,教师应将复习目标设定为在这类题目中不失分。和现代文相比,文言文晦涩难懂,不论学习还是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复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熟悉文言文内容。比如,在复习《过秦论》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把当今的国际局势引入文章中,在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深刻感悟文章的智慧,提高复习效率。 四、重视高考真题的作用
高考真题不仅能让学生大致了解高考考查的方向和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高考的氛围,使其提前熟悉高考,从而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很多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会做大量的模拟题,但对于高中语文学科而言,刷题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学科中,无论真题还是模拟题,都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只是挑选了一部分知识进行考查,所以学生仅依靠做题很难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高中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查的内容非常多,学生通过高考真题练习,能够分析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降低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
五、教师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想要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做题,还应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提高学生解答综合题目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应认识到讲评课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解教材之前,应充分了解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对每道题目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做出相应的评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解题交流,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受到启发,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学生已经学完了高中语文的所有内容,要想在复习阶段提高成绩,就需要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有深刻的认识,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在弥补自己的不足后,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反思自身不足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经验性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是基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遇到一道题时,学生首先要知道这道题考查了哪些内容,其中哪些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掌握得不透彻的。第二,概括性反思。这一反思方式主要是对题目类型的反思,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自己该如何分析,如何作答才能取得更高的分数。第三,创造性反思。这种反思是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不断思考其他解题方式,从而掌握更多知识。第四,错误性反思。这种反思方法主要是分析自身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并结合正确的答案分析出错原因,从而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结 语
总而言之,做好高中语文科目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不断探究,总结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反思,并精心制订复习计划和专题复习策略,突出重点知识和近年来的主要考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学生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杨礼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高考备考策略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29):49.
陈姝睿,姜维平.抓关键善整合重强化: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9(02):78-81.
張全.新高考形势下高三语文条块化复习策略探究[J].文渊(高中版),2019(10):446.
作者简介:张海蓉(1968.6—),女,河北沧州人,中学高级教师(副高)。
关键词:高考复习;高中语文;复习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66-02
引 言
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从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受到语文学习的困扰。众所周知,高三语文复习大约分为三个周期,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占据了复习历程一半的时间,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复习所用时间短,复习速度快[1]。在这三轮复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及曾经补充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查漏补缺。学生怎样在三轮复习中克服困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笔者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做好语文高考复习。
一、制订复习计划
语文复习见效较慢,不是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就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因此,复习应建立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关键要做好日常的复习计划。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若只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将导致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不知道如何复习,不利于学生在复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有了复习计划,学生便能及时调整复习进度,提高复习效果[2]。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提高学生复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通过和学生沟通、制作问卷调查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笔者在沟通中了解到,学生对复习的兴趣不大,只知道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对于字词和字音的学习不是很重视,学生普遍较为薄弱的环节是句子仿写和现代文阅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调整复习计划,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在制订复习计划时,教师可以进行分类复习,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如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辨析等,这些是比较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分值,需要学生引起重视。在阅读部分,很多学生认为科技文阅读比较无趣,但这也是必须拿分的题目。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对科技文阅读有足够的重视,在做题时,尽可能地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并进行对照,注意其中的逻辑关系和答案范围,从而准确答题。
二、重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高考复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选择复习专题和任务是复习的关键,太多无效的练习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其提高成绩[3]。笔者认为,复习环节中,对全国、各省的高考真题进行练习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总结近三年的高考题,分析各地考试大纲的差异,按照专题分类,让学生参照高考真题来解答,并帮助其进行总結归纳。
例如,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常见的命题形式有: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某句话的深刻含义;根据文章含义,写出某词的含义,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问某一个词语可否换成另一个词语。在复习时,教师先归纳答题技巧,总结常用术语,再选择高考真题,让学生熟悉历年真题的考点和命题形式,分析解题方法。比如,常见的答题形式有: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设置伏笔、悬念;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高考题有一定的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如,文言文在高考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先把题目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等一些内容圈画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重点内容,然后阅读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在文中找到答案。文言文的阅读依赖积累,在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学生需要自己猜测。猜测的原则一般有两条:第一,和现代汉语解释相同的词语,错的可能性较大;第二,把意思代入文章中,看是否符合文章的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还有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名句默写、文学常识等,都是高考语文中必考的内容。对于文言文翻译,学生首先要找出其中的动词,先解释动词,然后根据动词的解释把整句话解释出来;对于诗词鉴赏,学生首先要回忆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然后分析诗词中描写了什么,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接着分析诗歌的最后一句,最后一句一般都体现了诗的主旨和意境;名句默写一定要按规定默写,不能多默写,也不能少默写,如果对诗词中的句子印象较为模糊,可以先默写几个字,等想起来了再补上,切不可胡编乱造。
三、突出主要的知识点
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学习的全面考查,高考试卷的命题十分宽泛,所出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除了一些重点,对于一些所占分值不高的题目,教师也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复习。想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学生就要做好全面、细致的复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重点知识为核心,以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侧重对单个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学生专项复习的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复习文言文时,教师应将复习目标设定为在这类题目中不失分。和现代文相比,文言文晦涩难懂,不论学习还是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复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熟悉文言文内容。比如,在复习《过秦论》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把当今的国际局势引入文章中,在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深刻感悟文章的智慧,提高复习效率。 四、重视高考真题的作用
高考真题不仅能让学生大致了解高考考查的方向和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高考的氛围,使其提前熟悉高考,从而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很多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会做大量的模拟题,但对于高中语文学科而言,刷题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学科中,无论真题还是模拟题,都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只是挑选了一部分知识进行考查,所以学生仅依靠做题很难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高中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查的内容非常多,学生通过高考真题练习,能够分析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降低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
五、教师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想要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做题,还应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提高学生解答综合题目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应认识到讲评课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解教材之前,应充分了解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对每道题目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做出相应的评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解题交流,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受到启发,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学生已经学完了高中语文的所有内容,要想在复习阶段提高成绩,就需要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有深刻的认识,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在弥补自己的不足后,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反思自身不足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经验性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是基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遇到一道题时,学生首先要知道这道题考查了哪些内容,其中哪些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掌握得不透彻的。第二,概括性反思。这一反思方式主要是对题目类型的反思,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自己该如何分析,如何作答才能取得更高的分数。第三,创造性反思。这种反思是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不断思考其他解题方式,从而掌握更多知识。第四,错误性反思。这种反思方法主要是分析自身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并结合正确的答案分析出错原因,从而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结 语
总而言之,做好高中语文科目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不断探究,总结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反思,并精心制订复习计划和专题复习策略,突出重点知识和近年来的主要考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学生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杨礼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高考备考策略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29):49.
陈姝睿,姜维平.抓关键善整合重强化: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9(02):78-81.
張全.新高考形势下高三语文条块化复习策略探究[J].文渊(高中版),2019(10):446.
作者简介:张海蓉(1968.6—),女,河北沧州人,中学高级教师(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