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在系统性血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血管炎(SV)是一组以血管炎症与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解剖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其常累及皮肤、肾脏、肺、神经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但也可局限于某一脏器。本组疾病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大多数治疗困难,预后不佳。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为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和环磷酰胺诱导缓解,然后减量维持,大部分患者病情缓解,预后改善。临床观察发现,上述治疗方案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或缓解后容易复发,或难以耐受相关的药物毒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血管炎病理基础的深入了解,逐渐明确了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在血管炎中的病理作用;而针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进行靶向治疗的生物制剂的出现,为血管炎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TNFα拮抗剂、B细胞剔除等方案治疗难治性血管炎。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证医学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循证医学不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而更注重通过严密设计的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临床决策的基础。正确应用循证医学有助于提高临床实践的科学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医生并未真正理解“循证”的精髓,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绝对化的倾向,突出表现在片面强调“证据”,机械套用“指南”,忽视了临床实践的复杂性。这些倾向如不纠正,将影响循证医学的健康发
期刊
酚,又名苯酚、石炭酸,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不仅可灼伤皮肤,还可从皮肤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常危及生命。国外报道酚中毒死亡率高达50%,国内有报道30%。然而对于酚中毒的靶器官分布和临床特点未见系统研究。本研究对酚灼伤及酚中毒共254例进行分析,为制定国家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介入专家们非常重视并赞扬经皮经腔心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房颤)的技术。而媒体的连篇累牍热情重复报道则推动了“根治性房颤”就在眼前的前景。在没有“规范准入”制的情况下,国内房颤射频消融术已经进入大城市的二甲医院,以至于有统计2006年突破年度3000例,2008年将成倍增加。有的专家认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可提升到Ⅰ级适应证的治疗方法。
期刊
三氯丙烷(TCP)属脂肪族氯代烷烃类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或淡草绿的易燃液体,其气味和三氯乙烯或氯仿相似,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是生产2,3-二氯丙烯、氯环氯丙烷及某些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中间体,同时也是一种较好的溶剂。TCP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动物实验可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期刊
抑郁与焦虑障碍是非常常见的精神障碍。R.Kessler发表在2005年6月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美国人中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8.8%,心境障碍为20.8%。我国尽管缺乏全国性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但区域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抑郁与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都分别在5%~10%及10%~20%之间。
期刊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门诊就诊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设计,调查8487例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状况量表(PHQ-15)筛查,阳性者做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诊断评估。结果 MINI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12.0%、8.6%和4.1%,有其中任一诊断的患病率为16.5%。
卒中的发生和转归是多因素的,卒中后脑损害的恢复是建立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其中机体营养状态明显影响卒中的转归。2003年FOOD Trial Collaboration研究证明:营养不良可以显著影响卒中预后,是导致死亡、致残,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以及延长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卒中后患者营养管理的要求在国际上已经逐步受到重视,体现在2007年美国和2004年欧洲国家将营养管理的要求列入卒中后管理
期刊
线粒体糖尿病在临床上十分少见,截止2005年国内报道的线粒体基因nt3243A→G突变糖尿病家系33个,患者共104例。
期刊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定于2009年6月下旬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免疫功能缺陷和器官移植后肺部及相关并发症诊疗新进展研讨会”。欢迎呼吸科、肿瘤科、血液科、ICU、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肾移植、肝移植等)等专业的高年资医师积极报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授予国家级Ⅰ类继教学分(项目编号2009-03-10.101)。报到日期:2009年6月26日会期:
期刊
患者男,29岁。因活动后气短十余天于2009年1月6日入院,患者十余天前搬运货物时,突然出现左前胸撕裂样疼痛,持续十几分钟自行缓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