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丑陋建筑说“不”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在优化城市空间治理部分明确指出,要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禁建设“丑陋建筑”。该文件一出,立即引发网络热议。微博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7亿次。

像螃蟹,像酒瓶,丑何以堪?


  审美是很主观的事,美还是丑,人们心中各有一个“哈姆雷特”,但是公共建筑领域的审美依然是有底线的。到底什么样的建筑被认为是丑陋建筑,这些建筑有哪些特点?
  21世纪初,接连几场全球性评选活动,吸引了民众对建筑审美,以及建筑与公共空间关系的关注。
  2001年《福布斯》通过民意调查,评选出十大世界最丑陋建筑;2008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综合多地民意,也评选出世界十大丑陋建筑,其中5个与《福布斯》的评选结果不谋而合;2012年,英国《卫报》又评选了21个全球最丑建筑。
  这些入选的世界丑陋建筑,一类是因为“耗资巨大,却并不实用”,比如英国的千年穹顶、美国的摇滚音乐名人殿堂;另一类是因为“喧宾夺主,与周围环境并不协调”,比如西雅图的音乐体验博物馆、旧金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国内,也有一家专门研究建筑的网站——“建筑畅言”,已经连续11年发布“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活动。这个排行榜是通过网上投票选出,最终由专家组决定的。网友和专家们评选出来的丑陋建筑不仅仅看颜值,还包括建筑设计的动机和创意,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等。
  中国近年来被网络和专家共同评选出来的丑陋建筑,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仿生类(仿动物或者人物)建筑,比如河北燕郊北京天子大酒店,酒店的外形为传统的福禄寿三星彩塑;江苏昆山市巴城蟹文化馆外观就是一只螃蟹。这些建筑被吐槽的理由是盲目仿生、立意庸俗、造型拙劣,破坏了公共视觉环境。第二类是仿器物类,比如广州的圆大厦、沈阳方圆大厦都是铜钱的形状,邯郸的元宝亭就是一只大元宝,被吐槽的理由是拜金、尺度失控、破坏城市形象。还有的是仿造茶壶建设的茶壶楼,仿造酒瓶建造的酒瓶楼,被认为是生搬硬套。第三是山寨类,不少地方的办公楼山寨国内外著名建筑,显得不伦不类。

不把关,不选“美”,机制有漏洞


  丑陋建筑一词在政府文件当中并不多见,面对“严禁建设‘丑陋建筑’”的要求,究竟如何判定建筑的美丑?
  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史里芬常年深入各地拍摄各种丑陋建筑,很多视频的观看次数都在百万级。他通过多年观察发现,丑陋建筑出现是因为一些地方没有把审美取向当作一个关键指标。
  史里芬告诉记者:“他们想的是先要表达某一个理念,然后在某个地方修一个建筑,而不是先去考虑这个建筑与当地人的生活怎么结合,与当地环境、美感怎么结合。比如说天津西双塘村有个全世界最大的象形建筑,设计者觉得大象的‘象’字通吉祥的‘祥’,是个好寓意,所以就要造这样一个建筑。类似这种建筑一般情况下都会显得和当地建筑有些格格不入,造成设计不合理,显出丑态。”
  “并不是说不能仿生,其实有很多很高超的仿生类建筑,也有从动物身上获得灵感的建筑师。比如一位西班牙建筑师叫卡拉特拉瓦,他设计了一座房子,看起来就好像一只鸟,但它绝对不是动物,它是从动物或者大自然中获得了灵感,通过灵感把它用工业化手法做成建筑。”建筑设计师宋壮壮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是“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的评委之一,他认为丑陋建筑的问题不光反映在美丑之上,更反映出背后的理念及城市治理机制问题。“单纯从视觉上看美丑,一直不是我们评选的重点,我们评选的重点是希望能够指出丑陋建筑现象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拜金、媚洋、对粗制滥造的容忍等。丑陋建筑能够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在城市中建设出来,中间其实是要经过很多道关口,从设计到专家评审,到政府部门审批,然后到整个社会舆论的评价,其实是有筛选的。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大量的丑陋建筑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这确实表明我们城市建设的机制存在一些漏洞。”
  史里芬也认为丑陋建筑和城市治理水平有较强关联,“但凡能够修建惊世骇俗的丑陋建筑,多多少少存在项目審批的草率和论证的不充分。现在,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可以说是从根源上来纠正”。

设计师,老百姓,都有发言权


  发改委在提出严禁建设丑陋建筑的同时,也提出了新时代的建筑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
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之一的重庆武隆“飞天之吻”。

  实际上,在2020年4月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就出现过类似的要求。当时还提到,要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加强城市与建筑的风貌管理。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不要“贪大、媚洋、求怪”,这就是被推崇的建筑风貌标准。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是需要正视并整治的“城市病”。
  上述文件要求:超大体量公共建筑严禁建筑抄袭、模仿、山寨行为;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还提到“各地要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和公开公示制度,对于不符合城市定位、规划、设计要求的,或专家意见分歧较大、公示争议较大的,不得批准建筑设计方案,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每次丑陋建筑榜单出炉之后,都会引发公众关注甚至批评。模仿螃蟹造型的江苏昆山市巴城蟹文化馆入选“十大丑陋建筑”,不到一年就被拆除,广州恒大莲花体育场上榜单之后,进行了方案的调整。
  对此,宋壮壮说:“为什么大家对于公共建筑会如此关注?这就涉及公共建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既然是公共建筑,就应该得到公众普遍认可。城市建筑,特别是一些带有城市名片性质的地标性建筑,对于一个城市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公共领域的建筑物绝不能在设计上很随意,理应尊重建筑设计师的专业意见、大众审美。”
  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贾冬婷认为,严禁建设丑陋建筑,说明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之前20年是快速发展的增长期,如今已经到了超过60%的城镇化率拐点。这样的转型期带来的就是从增量的大建设时期进入存量的城市更新、城市改造时期,城市建设也开始往居住的感受层面发展。”
其他文献
横亘夜空的银河,不仅给人们带来许多生动的遐想,还是一座可靠的“时钟”,昭告着不同的时令。它时而高挂南北,时而低垂东西;有时候星光灿烂,有时候又清辉淡雅,人们在俯仰之间,通过它的明暗和走向,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正月初八,天河回家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每逢初春时节夜幕降临的时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狮子座刚从东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标志——由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及猎户座的参宿四所形成的冬季大
江西瑞金迎来红色旅游热近日,有“共和国的摇篮”之称的江西省瑞金市红色旅游正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当地参观游览。麦田里的昆虫4月25日,实拍河北邯郸鸡泽县城北麦田里的
喊出“一人生病,众人均摊”口号的网络互助,凭借门槛低、费用少、购买便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一时之间影响广泛。然而,近期多家网络互助平台相继关停,继美团互助、水滴互助之后,悟空互助也發表声明于4月30日正式关停。  从2011年渐次兴起,继而快速扩张,到如今急转直下,一度火爆的网络互助平台为何迎来了“关停潮”?作为社会医疗保障的有效补充,网络互助平台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近日,有记者梳理农产品热点事件发现,近期消费者购买果蔬等农产品,对其“颜值”较为关注,农产品分拣成为部分商家的“必选项”。而有的加工户为了让“相貌”较为一般的农产品卖相更好、卖价更高,不惜使用违规化学药品进行“美颜”。这不仅有损农产品原本的品质,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当颜值经济来袭,果蔬农产品分拣随之兴起。相比于“歪瓜裂枣”,消费者更青睐品相俱佳的农产品,是人之常情。市场跟着需求走,也是情理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之际,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
“门难进”“脸难看”困局逐渐被破解后,事好办了吗?“南京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河北保定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近日热搜出现的高频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是为解決群众“事难办”而进行的一种探索。  何谓“办不成的事”?按照工作人员的解释,即“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办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到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遇到工作人员怕担责、不作为、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情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账册管理,自民国时期藏品账簿创立之始,历经数次大规模的整理和调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账册结构基本确立,此后未曾再有大的改变,直至2016年第一次可移
迎着和煦的春风走进学校大门,宽敞的跑道、明净的教学楼呈现在眼前,这里是内蒙古通辽市新世纪学校。新世纪学校以教育者的责任为信念,用智慧和汗水为通辽民办教育贡献着自己
据报道,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但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与电池回收产业的乱象频仍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能源汽车因环保而生,倘若退役的动力电池得不到有效处理,很容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前功尽弃。为此,工信部近些年多次发布行业规范和管理暂行办法,有27家得到认证的企业组成了电池回收的“正规军”。然而,“正规军”的出现并没有让“游击队”消失。  電池回
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清明小长假,三星堆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为了一睹文物“芳容”,等待入馆的游客在三星堆博物馆园区排起条条长队。据不完全统计,短短3天,三星堆博物馆入园人次超过4.5万。  线下观展火爆,线上更是开启“霸屏”模式。随着新一轮考古发掘进展不断公布,三星堆话题热度持续走高,成为考古界“顶流”。  “要发掘好、保护好、研究好三星堆遗址这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