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13年。1913年9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建立了两个机构: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所是政府地质工作机构,地质研究所是教育机构,是由国立北京大学附托农商部开办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质人才。地质研究所设有图书室(图1),该图书室是中国地质图书馆的雏形。当时图书室的图书来源,一是北京大学地质专业原有图书;二是地质学家们多方筹集;三是农商部出资购买。1916年7月,地质研究所停办,其图书室移交到地质调查所。当时有图书室三间,有专门书刊约400余册,初具规模。从此地质图书馆进入了成长阶段。

中国地质图书馆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对国内外各类地学图件有大量的收藏,特别是地质类图件,目前有世界各国地质图件1万余套(约4万余张),是国内收藏地质图件最丰富的图书馆。
随着信息载体的发展变化和电子网络服务的兴起,中国地质图书馆还收藏有缩微制品、国内外光盘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目前有10余个大型文献及全文数据库在网上运行,供读者使用。

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文献收集中注意多渠道,除正常订购、捐赠外,国际交换成为其文献收集的重要途径,目前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地学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及互借业务联系(图10)。
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地质图书馆在地学文献收集、加工、典藏、服务和开发等方面已独具特色,成为集服务与研究一体的大型专业图书馆。
履行职责 全面服务
中国地质图书馆凭借丰富的地学文献资源,为国家地质工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馆内阅览服务 中国地质图书馆设有7个阅览室,分别为:中文地学现刊、新过刊阅览室、外文地学现刊阅览室、外文新过刊阅览室、地学新书及检索工具书阅览室、地图阅览室、中文社科类现刊阅览室。另外,中国地质图书馆还设有专家阅览室,为院士、专家、领导等提供服务,根据专家们工作与研究的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
书刊外借服务 中国地质图书馆有中外文地学书刊、社科及文艺类和基础学科3个外借书库,截止2005年底,办理读者卡7292个,年均外借量达7万余册。另外,中国地质图书馆还开展了送书刊上门服务业务,对读者相对集中和距图书馆路程较远的单位采取定期上门服务和部分新书刊上门展示,此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受到欢迎。
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及查新服务:中国地质图书馆有文献信息服务部、科技查新站和网络咨询系统等,可针对读者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委托查询、复制、远程传递及科技查新等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
信息网络服务 中国地质图书馆通过教育科研网以20M带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建有千兆以太馆域网,实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运行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网上导航、网上读书和书目检索等内容丰富的电子信息。同时,中国地质图书馆还设有100座位的电子阅览室,拥有10余个以地学为主的文献及全文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成效
中国地质图书馆的自动化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期。1982年引进日本富士通中型计算机进行地学文献检索与文献加工;1990年开始着手自动化管理系统研制,1994年中国地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全面运行;1997年建成馆局域网,并通过科研网2M微波与国际互联网连接;1999年又采用千兆以太网络技术,开通了拥有400个信息节点的馆域网,到2005年,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带宽已扩充达20M;2001年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新系统进一步扩展了网络功能;2002年,中国地质图书馆自行研发完成了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地质文献加工、检索的网络化;2005年,又引进方正得赛全文数字化加工系统,开始馆藏文献数字化,此工作的开展,标志着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数字馆建设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三种出版物
中国地质图书馆目前有三种文献检索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地质文摘》中文版,年文献报导量1.2万到1.8万条,是最权威的中文地学文献检索刊物;《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每年精选报导国内地学文献约2500条,是国外地学同行了解中国地学发展的重要窗口;《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地质学》,较系统报导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国外最新地学图书,是国内地学科研人员检索查找国外地学图书的重要工具。
以科学研究推动业务发展,带动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地质图书馆以科研项目为引擎,围绕中国地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图书馆应用技术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如自主研发“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系统”;完成制定《地质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加工手册》等工作标准与规范;开展国内外矿产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的情报学研究;开展馆藏文献数字化研究与加工。2006年,中国地质图书馆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文献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及科技部“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等项目。各类项目的开展对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业务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情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扶植学术带头人、促进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立全国地质图书馆,到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国地质图书馆,充分体现了政府和领导对中国地质图书馆及其事业的高度关怀和重视;也预示着中国地质图书馆必将有更辉煌的未来。中国地质图书馆这座地学知识宝库将顺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加快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和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