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地下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剖面水盐变化明显,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为掌握土壤垂向水盐动态,建立数值模型是十分高效的手段,通过重建土壤剖面的水盐动态过程,可揭示高盐环境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服务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和后续可持续灌溉管理。通过HYDRUS-1D模拟防护林建设初期不同矿化度地下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并根据实测的土壤水盐数据,优化土壤水分特征参数,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表层(0~30 cm)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受灌溉影响大,数值波动剧烈,且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索哈萨克斯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变异系数法和多目标模糊隶属度函数分别对哈萨克斯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测度,构建综合指数,基于改进的Tapio脱钩分析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耦合关系并用阈值分析法分析其静态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哈萨克斯坦综合城镇化的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的石油开采区及中部与东北部的工业区,低值主要分布于以
中国沙漠地区广泛分布于西北荒漠地带,其旅游产品远离东部客源中心城市,因而来访游客多依赖民航运输。基于2009—2019年沙漠地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以及民航旅客运输的相关指标,借助空间邻近度、缓冲区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PVAR模型)对中国沙漠地区旅游业和民航客运的时空发展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中国沙漠地区旅游资源主要沿丝绸之路经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且“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的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动在线教学。基于“免疫学”课程特点,本文设计了线上教学的多层次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模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首次引入了串联和深化课堂知识点的云端课程科普表演剧,实现了教与学的融合交叉。进一步夯实了课程理论与知识,极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将课堂教学融入大众科普教育中。
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境内外重要结合点。通过考虑各城市铁路交通流的异质性,以西北各市(州)主要城市为研究单元,重要高铁线路开通时间为断面,以2011、2015年和2019年为时间节点,利用列车频次可达性测度方法与标准引力模型,采用列车频次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以及经济联系总量和经济联系强度等指标,对其铁路可达性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铁路可达性及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整体上提升明
The basement granite gneisses from the north-central Aravalli Craton in NW India were investigated for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In a peneplain terrain,th
通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多源城市大数据,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局域Getis-OrdG~*指数、标准差椭圆、Ripley’s K函数分析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对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与需求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布局建议。研究表明:(1)生活性服务业集聚中心的密度值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各类生活性服务业分布重心大致相同,东西方向上发展较快。(2)生活性服务业分布存在显著的冷
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短缺使风力发电场的陆地覆盖面积空前扩大,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已经开始改变局地气候和环境。土壤湿度的细微变化能反映出气候和环境的重大变化,因此判断风电场建成前后土壤湿度的变化对评价风电场对局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数据空间分辨率低、没有与建成前土壤湿度进行对比、缺少土壤实测数据、实测点状数据无法表达空间差异、极少有建成前土壤湿度实测数据等问题,以内蒙古灰腾梁地
协同环境变量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组合模型对养分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多维变量间的信息冗余和相关性会导致模型训练时间过长、预测精度降低等问题。以陕西省咸阳市农耕区为例,选取高程、坡向、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地形湿度指数、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归一化植被指数共10个环境变量,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核主成
干旱深刻影响着巴基斯坦的水资源、粮食产量和社会经济格局,分析当地的干旱特征及其风险对其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鲜有学者从长期视角分析整个巴基斯坦的干旱特征或评估该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通过采用1982—2013年第三代归一化植被指数(Global inventory mod-el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
核心通识课程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客观思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核心通识课程的授课对象专业背景不同,选课初衷不同,如何实现核心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校的“见微知著:微生物与时代挑战”课程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德智并举的教学设计、以考促学的评价模式,在提升非生物专业本科生微生物知识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