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心中的“百宝箱”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百宝箱”就摆在讲台下面的柜子里面。它是两年前我班的小木匠蒋宁和其他同学用劳技课上学来的知识,利用李鑫鑫家装修余下的边角料制作而成的。
  每学期一开学,同学们就惦记着要我这个班主任快点拿出“百宝箱”,因为里面的“宝贝”时时让同学们惦记着。最令他们惦记的恐怕要数棋类了:五副五子棋、三副象棋、三副陆战棋、一副围棋、一副跳棋。不少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吃完饭,他们没有像其他班学生那样喧闹、游荡甚至偷着去打电子游戏,而是有的下陆战棋,有的下象棋和围棋,五子棋和跳棋则成了女孩子的最爱。所以,这两年学校的棋类比赛,我班总是毫无悬念地包揽冠亚军。另外,备用的几根跳绳、几只漂亮毽子以及一副乒乓球拍、一副羽毛球拍也是随时可以借用的。
  至于定期更换的风油精、清凉油、创可贴、红药水及棉签,在学生头疼脑热或意外受小伤的关键时候总派得上用场:风油精一般搽在后颈的风池穴、人中和太阳穴,然后让患者伏在桌子上休息,几乎每个同学都通过实践熟悉了这些流程。如果体育课上有什么磕磕碰碰的,每个同学都知道如何利用百宝箱中的材料去处理了。
  还有双面胶、透明胶、钢笔水、墨汁以及红领巾、卫生纸、毛巾、抹布、小剪子什么的,如果学生需要墨水,或要修补本子,甚至是“内急”了,都可以避免到处借用的窘迫和尴尬,方便极了!
  其实,这个“百宝箱”原本是教师讲台的一个抽屉。那时同学们还在三年级,第一次班级小测验时,许多同学忙着借钢笔水。于是我掏钱让一个同学去商店买了一瓶墨水。测试过后,我对同学们说,以后谁没有墨水了,都可以来讲台抽屉里“自取”。
  两天后我偶然打开抽屉,里面竟然多了两样东西:一把剪刀、一瓶胶水。我一问才知道班上的林文燕同学因为爱好小制作,平时置办的小工具较多。那天的手工课上,有同学忘了带工具向她借。她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做法,也把“多余”的工具放在了这里,并请班长宣布:急需用的同学可以直接去拿,用完放回就行了。
  我立即就此事在全班“狠狠”表扬了林文燕同学,同学们也纷纷叫好。不知什么时候,抽屉里多了卫生纸、风油精等一些常用的小玩意。很快,小抽屉已经摆不下了。我便找来了一个小纸盒装这些东西。不过,当某个星期一早晨我来到班上时,发现小纸盒竟然变成了小木箱。上面还用“童体字”端端正正地写上了“班级百宝箱”这五个大字,问谁都说不知道是谁做的。还是在一次家访时,蒋宁的家长无意中揭开了“谜底”,“皮大王”蒋宁也让人刮目相看了。陆陆续续地,百宝箱里的文体器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购置这些“大件”的资金来源比较丰富:一部分是班费。大部分是班上收集废纸卖的钱,还有一部分是我掏的。这么多的东西,谁来管理呢?我在班会上跟同学们商量了开来。班长一马当先,自告奋勇地举手要管,其他同学也纷纷举手。最后决定,由每天的值日组长管。一段时间后,值日组长们告诉我,根本不需他们管,每个在里面取用东西的人在归还时总不忘整理一下箱子,有的还顺便“添水”!所以,许多东西往往在快要用完时总是又及时添上了,我也“无从追究”。
  我的不经意行为引发了这样一系列小“故事”,真是让人惊喜。细细想起来。这两年我班连续被评为文明班级一定跟这件事“正相关”!
  现在,孩子们都要小学毕业了,大家都舍不得这个令全班骄傲的百宝箱。大家一致同意将这个百宝箱留给下面的班级,也作为小学生活的纪念。其实,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将这个百宝箱带走的,带到中学、大学……伴随一生。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31P-NMR核磁共振定量法(QNMR)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荚膜多糖中的磷含量,建立QNMR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Ⅱ400核磁共振谱仪,以六甲基磷酰三胺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