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院对门诊98例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门诊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发现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起效快,可以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抢救中毒和休克、排除和稀释体内毒素和补液增加循环血容量,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补充营养维持热量;快速静脉滴入药物迅速起效以提高疗效;探讨门诊静脉输液的优点及方法、留置针注意事项;病人心理护理和巡视输液的重要性;输液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和/或家长沟通技巧和方式;局部并发症的护理;拔针手法等做了阐述。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护理;并发症;留置针;注意事项;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66-02
1 临床资料
2 护理方法
2.1制订出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标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用后做到严格处理毁形浸泡。
(2)处置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副作用,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注意药物保存,如避光等。
(3)采用固定时间进行紫外线定时器对治疗室处置室消毒和定期进行检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保证门诊输液安全。
(5)加药过程中,注意药物是否完全溶解,不要把药物的结晶、未溶颗粒以及药物安瓿胶塞碎屑带入输液瓶内。
(6)严格执行医嘱:对输液医嘱进行核对执行,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7)注意有无输液反应,调节输液速度,加强巡视输液病人,尤其对小儿及老人、危重症患者应多加巡视。
2.2建立患者告知制度:
(1)静脉输液前,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以后有何症状。
(2)熟悉药品性质并清楚用药目的,与患者及时沟通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产生护患纠纷。
(3)根据医嘱调整好输液滴数,告知患者与家属注意事项及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有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
(4)在输液拔针后嘱患者用棉球按压2~5min止血处理。
2.3加强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及巡视:(1)注射时与病人交谈,减轻其紧张心理,选择理想的静脉。(2)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及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在输液中有不适要及时告知护士。(3)多介绍并多巡视输液中间环节以便及时处理。
2.4注意输液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空气栓塞、静脉炎、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心肺不全的患儿输液过多或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等,处理不当易致医疗纠纷.故要严密观察。
2.5因人而异掌握对患者和/或家长的沟通技巧和方式:老年人应及时与之顺利沟通后进针输液,危重患者应取得家属的配合,小儿应多表扬转移他(她)的注意力,减轻或消除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还要给患儿家长做工作。
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输液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针可留置5—7d,每2天更换一次留置针护贴,进针处用碘伏擦试消毒。如果护贴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等应给予更换,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输入对血管壁有刺激的药物时,输入前后应适量输入生理盐水用以冲管,这样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如有静脉炎发生,立即拔管做相应处理。
4静脉输液的优点:是门诊快速和急救用药治疗的重要途径,可用于:(1)维持体内有效血容量;(2)供给营养;(3)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4)危重病人的抢救;(5)通过静脉给药快速起效等特点。
5静脉输液方法
5.1针的型号有五号和七号,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选择合适的针进行穿刺输液,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5.2血管的选择最好是走向直、比较粗大、血管充盈、弹性好、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手术患者应不妨碍手术者的操作,便于麻醉师用药和抢救,保证输血、输液顺利通畅为原则。
5.3熟练穿刺选择好针的型号、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排尽针管内空气进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要慢,观察到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O.左右,并用胶布固定针为宜进行输液治疗。
6 拔针手法 “一轻、二快、三按压”,先分离胶布,轻轻分离胶布与针,沿进针角度及针头走向将针头按压快速拔针,切忌边按边拔,以免触碰血管壁和皮肤神经引起疼痛。边按压边揉易使已凝血的血管再出血。拔针后按压时间以3~5分钟为宜,不影响下次找血管注射。
7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7.1局部静脉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穿刺处每天更换敷料一次,碘伏消毒穿刺点后观察局部反应,每次输液前后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及时拔针并停止在此部位的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2次/d,20min/次。若合并感染,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7.2当发生液体外渗时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吸收以减轻疼痛和水肿。
7.3针头堵塞应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并重新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输液。
7.4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穿刺时动作要轻稳、熟练、准确,根据不同患者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8注意事项
8.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8.2经常巡视穿刺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3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并行健康教育。
9体会
门诊静脉穿刺术是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患儿的康复,及时运用静脉输液,能让患者得到有效、快速的治疗,是医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途径,能使一部分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改善。故输液持续不断地应用于护理专业中,探讨和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护士要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规范,才能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患者,体现了门诊输液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护理;并发症;留置针;注意事项;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66-02
1 临床资料
2 护理方法
2.1制订出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标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用后做到严格处理毁形浸泡。
(2)处置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副作用,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注意药物保存,如避光等。
(3)采用固定时间进行紫外线定时器对治疗室处置室消毒和定期进行检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保证门诊输液安全。
(5)加药过程中,注意药物是否完全溶解,不要把药物的结晶、未溶颗粒以及药物安瓿胶塞碎屑带入输液瓶内。
(6)严格执行医嘱:对输液医嘱进行核对执行,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7)注意有无输液反应,调节输液速度,加强巡视输液病人,尤其对小儿及老人、危重症患者应多加巡视。
2.2建立患者告知制度:
(1)静脉输液前,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以后有何症状。
(2)熟悉药品性质并清楚用药目的,与患者及时沟通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产生护患纠纷。
(3)根据医嘱调整好输液滴数,告知患者与家属注意事项及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有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
(4)在输液拔针后嘱患者用棉球按压2~5min止血处理。
2.3加强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及巡视:(1)注射时与病人交谈,减轻其紧张心理,选择理想的静脉。(2)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及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在输液中有不适要及时告知护士。(3)多介绍并多巡视输液中间环节以便及时处理。
2.4注意输液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空气栓塞、静脉炎、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心肺不全的患儿输液过多或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等,处理不当易致医疗纠纷.故要严密观察。
2.5因人而异掌握对患者和/或家长的沟通技巧和方式:老年人应及时与之顺利沟通后进针输液,危重患者应取得家属的配合,小儿应多表扬转移他(她)的注意力,减轻或消除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还要给患儿家长做工作。
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输液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针可留置5—7d,每2天更换一次留置针护贴,进针处用碘伏擦试消毒。如果护贴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等应给予更换,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输入对血管壁有刺激的药物时,输入前后应适量输入生理盐水用以冲管,这样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如有静脉炎发生,立即拔管做相应处理。
4静脉输液的优点:是门诊快速和急救用药治疗的重要途径,可用于:(1)维持体内有效血容量;(2)供给营养;(3)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4)危重病人的抢救;(5)通过静脉给药快速起效等特点。
5静脉输液方法
5.1针的型号有五号和七号,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选择合适的针进行穿刺输液,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5.2血管的选择最好是走向直、比较粗大、血管充盈、弹性好、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手术患者应不妨碍手术者的操作,便于麻醉师用药和抢救,保证输血、输液顺利通畅为原则。
5.3熟练穿刺选择好针的型号、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排尽针管内空气进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要慢,观察到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O.左右,并用胶布固定针为宜进行输液治疗。
6 拔针手法 “一轻、二快、三按压”,先分离胶布,轻轻分离胶布与针,沿进针角度及针头走向将针头按压快速拔针,切忌边按边拔,以免触碰血管壁和皮肤神经引起疼痛。边按压边揉易使已凝血的血管再出血。拔针后按压时间以3~5分钟为宜,不影响下次找血管注射。
7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7.1局部静脉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穿刺处每天更换敷料一次,碘伏消毒穿刺点后观察局部反应,每次输液前后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及时拔针并停止在此部位的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2次/d,20min/次。若合并感染,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7.2当发生液体外渗时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吸收以减轻疼痛和水肿。
7.3针头堵塞应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并重新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输液。
7.4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穿刺时动作要轻稳、熟练、准确,根据不同患者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8注意事项
8.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8.2经常巡视穿刺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3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并行健康教育。
9体会
门诊静脉穿刺术是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患儿的康复,及时运用静脉输液,能让患者得到有效、快速的治疗,是医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途径,能使一部分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改善。故输液持续不断地应用于护理专业中,探讨和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护士要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规范,才能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患者,体现了门诊输液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