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义务教育的改革逻辑与发展空间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义务教育具有义务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双重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民办义务教育在补充公办教育投入不足、创新办学行为和体制机制、满足多元需求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民办义务教育的特殊性被进一步强调,主要改革逻辑有三:一是更加重视规模范畴和结构范畴的结合,强调落实政府责任,优化义务教育结构;二是在规范非制度化创新的同时,更加强调凝聚发展目标共识,以规范办学保障强公益属性和良好社会效益;三是更加注重反思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功能角色,强调超越西方经验,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办义务教育.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事业中,民办义务教育的未来发展应顺应自上而下的“调结构”战略任务,实现从“被动调”到“主动调”的转变;在此过程中部分优质民办学校会加快转型升级,并保持一定热度;民办义务教育将在各方博弈中不断发展,进而逐步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教育实践与教育空间之间存在互动建构的辩证关系.教育实践的关系属性规定了由此生成和建构的教育空间是以关系为本质的第三空间,它通过知识文化、思想观念、价值意识与精神理念等作用于教育实践意义的建构.教育实践变革作为教育释放自身能量的方式,在受教育空间力量形塑的同时,又以教育关系的持续改善为教育空间的拓展提供内生动力.教育研究要依据空间三元辩证理论,从空间的实践与学校空间的优化、空间的表征与学校实体空间的超越以及表征的空间与虚拟教育空间的建构三方面来深度挖掘教育空间的实践价值.
近年来,家庭教育因其在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始走进国家政策的视野.然而,以家庭教育权为逻辑起点的家庭教育立法仅关注父母及其监护人对子女的教育权利,忽视了家庭教育问题深刻的社会原因,对于改善我国普遍的家庭教育状况助益有限.家庭教育立法只有以家庭为立法关注的基本单位,以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为立法的宗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并且在实践中明确我国家庭的道德伦理地位,弘扬我国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
当年,在安徽省怀宁县皖河中学的校园里,高中语文老师路华青一直是一道最独特的风景.rn记忆中,路老师永远一手夹着一摞书或作文本,一手把着一个紫砂茶壶,几乎是脚底生风、横冲直撞、目中无人地行走在众人的眼神里.路老师有些许斜视,但我一直觉得这反而更好——这样最能体现老师傲视天下的气概.
期刊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rn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需要坚持新发展观,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这对教师提出了
期刊
知识教学是一种道德事业,有着深厚的伦理根基,它既表现为认识世界以关怀世界为基,又表现为教学生认识世界以关怀学生为基,还表现为知识学习以理智德性为基.现代知识教学割裂了知识与伦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动摇了自身的伦理根基,从而使自身陷于难以自拔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认识对象的工具化、师生关系的去道德化和知识教学过程的去教育性.走出此种伦理困境的关键在于重申知识教学的伦理关怀.为此,既需要重塑知识价值观以打开知识的德性价值空间,又需要确立非对称性伦理规范以提升师生间的伦理关怀,还需要改善知识教学方法以使伦理回归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一是坚持党对基础教育的领导;二是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三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是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结合国情和实际办基础教育;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础教育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创新基础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七是坚持统筹推进,坚持基础教育规模、质量、公平、效益等协调发展;八是坚持依法治教,为基础教育持续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呈现了两个不同的童年成长空间:百草园丰富的自然资源唤起儿童生动的文化经验以及想象,是童心、自然与民间文化诗意相遇的场所;三味书屋则构建了一个礼制空间,使用权威来规约儿童的天性,使他们习得合法知识,并通向未来的社会成就,童心与正统文化在冲突中对抗或者妥协.现代教育机构则试图调和这两种空间的矛盾,在兼顾儿童游戏天性与社会文化期待的路途上不断徘徊.未来增强儿童教育实践的空间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协调各方面因素,形成变革的整体力量.
科学预测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是保证师资有效供给的基本前提.基于2020-2035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结合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目标,对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乡村教师需求总量变化相对平缓,小学阶段师资存在缺口;由于“基数大”且“退出慢”,年轻教师补充需求迫切;语数外学科师资有所富余,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师资缺口严重;临时性岗位以及非专任教师岗位人员需求较大.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应完善卓越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健全精准化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构建常态化优质师资共享机制.
研究从中小学校立场出发,讨论当前信息化推进中对“应用驱动”理解不深、早期的“技术—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仍存在巨大惯性的现实情况;审视教育信息化2.0任务目标和创新3.0时代特征,阐明学校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新与变革.在当代创新面临从“生产者创新”到“用户创新”的范式转型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实践主体是作为“用户”的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逻辑起点则是教育实践问题.由此,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路径应从“技术—应用”向“问题—方法”转型升级,构建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学校”和“CIO-信息中心-备
如何从德育视角解读德育教材中历史主题的教学内容?如何才能使之不落入历史知识传授而成为“教人做人”的德育教学?在历史知识之上,“道德与法治”课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德育落点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这些问题是深化当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难点.以生存论哲学的历史观为出发点,提出将历史理解为人的意义世界的演历过程,聚焦人的历史性.在这一思路下,重新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历史主题教学内容的分布,并剖析实现人的历史性教学转变的三个关键点:身份认同、历史性理解和走向未来可能的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