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独立学院现状,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作为依据,提出根据独立学院的规模和办学定位,来加强实验管理体制 通过加强实验室 队伍建设 、规范制度 、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及激励学科实验技能竞赛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从而全面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独特作用 。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管理机制
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教学的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支撑点。实验室装备规模的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以及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硬件实力和办学质量。因此说实验室是学校的门户,也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硬件基础。而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对实验室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面对独立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并日渐壮大的现状,独立学院基础实验室如何更好的适应独立学院本科课程的教学需求,如何加快实验室建设与规范管理并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属于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院占地面积约为800亩,总投资将近6亿元,建成包括体育运动场、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实训中心、标准化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学生食堂、超市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学院目前开设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17个,涵盖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和医学等七大学科门类,主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5000多人。学院一贯倡导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强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非常重视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在过去的九年里,一直对实验室建设进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使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
(一)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现状
根据公开资料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独立学院总数为318所,全国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146.7万人,但是其实验室建设主要有3种模式 :(I)借助母校实力,大量利用母校的实验室资源,自主建设的实验室数量很少;(2)有政府支持或企业合作 的背景,学院筹建初期就建设了一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基本达到了教 育部关于独立学院的规定,比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华中科技文华学院 ;(3)在举办方的支 持下 ,以 划拨或自建的方式初步完成 了学院的实验室基础建设,基本能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只 要稍加整合就能达到教育部的评估要求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属于第三种情况。
(二)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不够
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本科高等院校,在我国仅有近 1O年历史 ,其办学模式 、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 时间不长,而且很多办学实体模糊,甚至有的独立学院和母校是公用一个校园,2块牌子而已,在独立学院成立之初,主管部门实验 室设置管理要求 还很不清晰 ,同时独立学院本身属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遵循,而且受很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很多独立学院对实验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4]。
(三)单纯追求规模发展,而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
近几年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经费逐渐充裕,大部分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办学初建设的实验室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最近的几年内,为了完成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有相当多的独立学院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 验室基础建设。同时随着独立学院办学逐步规范,社会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必须改变相对滞后的现状,谋求规范管理。
二、转变管理,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
2008年教育部 以 26号令发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保障了独立学院的健康稳定发 展。对于独立学院加强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指导意见,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合理评估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
城市学院因办学定位准确,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近3年来 ,随着城市学院发展情况日渐好转,学校的基础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新图书馆也在建设当中,学院董事会从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战略角度 ,将实验室建设提上重要议程 ,并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投资 2000万元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2009年底新建的实验大楼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在原有的老图书馆基础上新建了一栋实验楼。
随着学院在校学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实验室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提出进一步要求。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依据教育部《实验室工作规程 》,结合学院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城市学院制定和实行院系两级合作的管理模式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使用率,既调动了各系部的积极性,又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实验实训中心统一主管,系部配合的两级管理 模式
城市学院的实验室由实验实训中心统一对全院提供实验实训教学服务。实验实训中心的职责是统一规划、协调沟通、制定规章 。根据 学院发展规划,学院计划在 2~3年内新建各个学部自己的实验室。目前由各系提供实验要求和教学计划,然后由实验实训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和细节把关以及协调沟通等,所有的实验室新建都由各个系部提出规划和要求,由实验实训中心协同学校各部门分级审批 并提交院董事会最后研究决定。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实验实训中心和各个系部各司其职 ,合作密切,分工明确 ,共同发展,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减少实验室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个实验室的运行效率。
三、进一步提高发挥实验室独特作用的一些探索经验
由于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办学理念,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独特作用 ,为社会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优 秀人才成为独立学院必须完成的一个答卷,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独立学院必须走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笔者根据对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情况进行考察,提出一些可行的探索经验 。
(一)整合教学科研,进行一体化操作
利用实验中心空闲机房,解决科研用房供应不足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有条件地打破教学 、科研条块分割的格局 ,实施“专业实验室科研 、教学一体化 共建”的管理模式 。利用现有实验室和专业结合,打造教研公用实验室。在保证教学实 验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在教学实验教学结束后, 共建科 研团队可利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从 而基本消除专业实验室的 空置现象 。通过此方式,一些长期闲置 的专业实 验室变更为满负荷运转实验室 ,充分利用了现有实验 室资源。当然,为了优先保证实验教学需要 ,学校还特别规 定科研 团队不能擅 自改变实验室基础设施配备。 通过整合教学科研,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既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又减少重复投资的问题,大大节约了资源。
利用已经建成的实验室,城市学院在学生中开展了大量科技竞赛活动 ,通过这种设备支持的方式,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各学科科技竞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氛围。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2006年,学院获得教育部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还有一大批学生在“用友杯”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和(首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等全国各类大学生能力竞赛中获奖。2010年11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二)打造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实验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能否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验室的建设的作用能否最大化 , 其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 。目前城市学院实验室共有 25人 ,专、兼职人员比例约为 1:1。其 中副高级职称及 以上人员7人。学 院重点加 强实验室核心队伍的建设 ,以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副主任及专业负责人为科研团队,同时积极聘请社会知名专家教授 ,形成了一支稳定 的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实验师资队伍 。
为了进一步锻炼城市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学院下文规定要求每位专职教师必须到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实验 ,将大部分的实验教师引入实验指导环节,通过实践磨炼 ,提高专职教师的实验、实践能力 ,为培养出实践能力 较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打下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学院从政策上引导 、鼓励实验教师在 全 国知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并根据论文发表情况予 以奖励,利用论文来评估实验中心老师职称和工作,用硬性指标来激励实验室老师参与科研。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作出应用的贡献。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建设实验室时一直围绕专业特色和地区经济,建设具有地方优势和学科特色的实验室。为此,城市学院与ATA合资建立了微软平台开始实验室 。与此同时 ,城市学院 目前已与东湖高新,广东大地通讯的许多等企业开展 了全面人才培养合作 ,我院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每年为武汉市的测绘企业订单式培养大量人才。我院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生产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走 向社会及服务地方经济打下夯实基础。
(四)规范管理制度 ,确保实验室良好运转
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实验室良好运转的保障,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教育部实验教学评优的重要指标 。城市学 院通过不断建章立制,为实验室的健康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学院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实验教学安全防护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通过制度的制定,管理的规范,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做到实验零事故,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小结
独立学院实验室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应该探索更加好的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效能。本文通过对科研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校企合作,规范管理等管理机制的创新 ,有效地促进科研发展 与教学建设的良性互动,这对 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 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贵朝.关于独立学院建设实验中心的若干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 05:465-467.
[2]张淑华,王晖,郭爱民.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2,4(3):226-227.
[3]朱怀亮.基础实验室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24(7):94-96.
[4]曹贺民,张亚民,王春霞.提高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效益的实践与思 考EJ].大学物理实验 ,2008,21(4):108—111.
[5]周卫江,潘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实验室构建[J].中 国校外教育 ,2009(7):18.
[6]金正一,黄永春.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培养综合能力[J].实验技术与 管理 ,2008,25(1):135~137.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管理机制
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教学的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支撑点。实验室装备规模的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以及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硬件实力和办学质量。因此说实验室是学校的门户,也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硬件基础。而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对实验室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面对独立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并日渐壮大的现状,独立学院基础实验室如何更好的适应独立学院本科课程的教学需求,如何加快实验室建设与规范管理并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属于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院占地面积约为800亩,总投资将近6亿元,建成包括体育运动场、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实训中心、标准化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学生食堂、超市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学院目前开设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17个,涵盖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和医学等七大学科门类,主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5000多人。学院一贯倡导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强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非常重视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在过去的九年里,一直对实验室建设进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使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
(一)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现状
根据公开资料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独立学院总数为318所,全国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146.7万人,但是其实验室建设主要有3种模式 :(I)借助母校实力,大量利用母校的实验室资源,自主建设的实验室数量很少;(2)有政府支持或企业合作 的背景,学院筹建初期就建设了一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基本达到了教 育部关于独立学院的规定,比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华中科技文华学院 ;(3)在举办方的支 持下 ,以 划拨或自建的方式初步完成 了学院的实验室基础建设,基本能满足学校教学需求,只 要稍加整合就能达到教育部的评估要求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属于第三种情况。
(二)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不够
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本科高等院校,在我国仅有近 1O年历史 ,其办学模式 、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 时间不长,而且很多办学实体模糊,甚至有的独立学院和母校是公用一个校园,2块牌子而已,在独立学院成立之初,主管部门实验 室设置管理要求 还很不清晰 ,同时独立学院本身属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遵循,而且受很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很多独立学院对实验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4]。
(三)单纯追求规模发展,而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
近几年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经费逐渐充裕,大部分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办学初建设的实验室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最近的几年内,为了完成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有相当多的独立学院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 验室基础建设。同时随着独立学院办学逐步规范,社会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必须改变相对滞后的现状,谋求规范管理。
二、转变管理,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
2008年教育部 以 26号令发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保障了独立学院的健康稳定发 展。对于独立学院加强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指导意见,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合理评估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
城市学院因办学定位准确,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近3年来 ,随着城市学院发展情况日渐好转,学校的基础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新图书馆也在建设当中,学院董事会从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战略角度 ,将实验室建设提上重要议程 ,并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投资 2000万元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2009年底新建的实验大楼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在原有的老图书馆基础上新建了一栋实验楼。
随着学院在校学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实验室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提出进一步要求。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依据教育部《实验室工作规程 》,结合学院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城市学院制定和实行院系两级合作的管理模式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使用率,既调动了各系部的积极性,又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实验实训中心统一主管,系部配合的两级管理 模式
城市学院的实验室由实验实训中心统一对全院提供实验实训教学服务。实验实训中心的职责是统一规划、协调沟通、制定规章 。根据 学院发展规划,学院计划在 2~3年内新建各个学部自己的实验室。目前由各系提供实验要求和教学计划,然后由实验实训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和细节把关以及协调沟通等,所有的实验室新建都由各个系部提出规划和要求,由实验实训中心协同学校各部门分级审批 并提交院董事会最后研究决定。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实验实训中心和各个系部各司其职 ,合作密切,分工明确 ,共同发展,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减少实验室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个实验室的运行效率。
三、进一步提高发挥实验室独特作用的一些探索经验
由于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办学理念,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独特作用 ,为社会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优 秀人才成为独立学院必须完成的一个答卷,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独立学院必须走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笔者根据对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情况进行考察,提出一些可行的探索经验 。
(一)整合教学科研,进行一体化操作
利用实验中心空闲机房,解决科研用房供应不足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有条件地打破教学 、科研条块分割的格局 ,实施“专业实验室科研 、教学一体化 共建”的管理模式 。利用现有实验室和专业结合,打造教研公用实验室。在保证教学实 验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在教学实验教学结束后, 共建科 研团队可利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从 而基本消除专业实验室的 空置现象 。通过此方式,一些长期闲置 的专业实 验室变更为满负荷运转实验室 ,充分利用了现有实验 室资源。当然,为了优先保证实验教学需要 ,学校还特别规 定科研 团队不能擅 自改变实验室基础设施配备。 通过整合教学科研,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既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又减少重复投资的问题,大大节约了资源。
利用已经建成的实验室,城市学院在学生中开展了大量科技竞赛活动 ,通过这种设备支持的方式,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各学科科技竞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氛围。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2006年,学院获得教育部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还有一大批学生在“用友杯”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和(首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等全国各类大学生能力竞赛中获奖。2010年11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二)打造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实验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能否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验室的建设的作用能否最大化 , 其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 。目前城市学院实验室共有 25人 ,专、兼职人员比例约为 1:1。其 中副高级职称及 以上人员7人。学 院重点加 强实验室核心队伍的建设 ,以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副主任及专业负责人为科研团队,同时积极聘请社会知名专家教授 ,形成了一支稳定 的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实验师资队伍 。
为了进一步锻炼城市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学院下文规定要求每位专职教师必须到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实验 ,将大部分的实验教师引入实验指导环节,通过实践磨炼 ,提高专职教师的实验、实践能力 ,为培养出实践能力 较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打下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学院从政策上引导 、鼓励实验教师在 全 国知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并根据论文发表情况予 以奖励,利用论文来评估实验中心老师职称和工作,用硬性指标来激励实验室老师参与科研。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作出应用的贡献。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建设实验室时一直围绕专业特色和地区经济,建设具有地方优势和学科特色的实验室。为此,城市学院与ATA合资建立了微软平台开始实验室 。与此同时 ,城市学院 目前已与东湖高新,广东大地通讯的许多等企业开展 了全面人才培养合作 ,我院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每年为武汉市的测绘企业订单式培养大量人才。我院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生产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走 向社会及服务地方经济打下夯实基础。
(四)规范管理制度 ,确保实验室良好运转
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实验室良好运转的保障,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教育部实验教学评优的重要指标 。城市学 院通过不断建章立制,为实验室的健康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学院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实验教学安全防护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通过制度的制定,管理的规范,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做到实验零事故,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小结
独立学院实验室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应该探索更加好的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效能。本文通过对科研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校企合作,规范管理等管理机制的创新 ,有效地促进科研发展 与教学建设的良性互动,这对 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 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贵朝.关于独立学院建设实验中心的若干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 05:465-467.
[2]张淑华,王晖,郭爱民.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2,4(3):226-227.
[3]朱怀亮.基础实验室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24(7):94-96.
[4]曹贺民,张亚民,王春霞.提高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效益的实践与思 考EJ].大学物理实验 ,2008,21(4):108—111.
[5]周卫江,潘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实验室构建[J].中 国校外教育 ,2009(7):18.
[6]金正一,黄永春.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培养综合能力[J].实验技术与 管理 ,2008,25(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