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抗苗勒管激素(AMH)主要由女性卵巢窦前和窦状滤泡的颗粒细胞合成并分泌,是女性生殖功能的指标。AMH在人体内平均半衰期为(27.6±0.8)h,某些生活因素影响体内AMH水平。AMH是评价25岁以上女性卵巢储备的可靠指标,随年龄增长,血清AMH浓度每年下降约5.6%,可以精确预测女性的绝经年龄。在辅助生育领域,AMH是预测卵巢反应性,制定超排卵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
【机 构】
:
31000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31000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苗勒管激素(AMH)主要由女性卵巢窦前和窦状滤泡的颗粒细胞合成并分泌,是女性生殖功能的指标。AMH在人体内平均半衰期为(27.6±0.8)h,某些生活因素影响体内AMH水平。AMH是评价25岁以上女性卵巢储备的可靠指标,随年龄增长,血清AMH浓度每年下降约5.6%,可以精确预测女性的绝经年龄。在辅助生育领域,AMH是预测卵巢反应性,制定超排卵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双胎妊娠发生率等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AMH的相关研究可能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制探索提供帮助,血清AMH水平可以作为诊断以及监测PCOS治疗效果的指标。AMH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作为监测颗粒细胞肿瘤的指标。AMH是观察某些疾病以及治疗措施对卵巢储备影响的标志物,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肿瘤化疗等。而AMH与大脑功能的相关性也开始受到关注。AMH的检测试剂已经商品化,其检测可有助于在更多相关领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509-512)
其他文献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表达增加,是正调节因子。GDF-15可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甚至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筛查、预后预测并指导治疗,极具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包括如何快速检测以提高其临床实用性,在各种心血管病诊疗和危险分层的切点,如何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如何和其他特异度标志物联合应用等。(中华检
随着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个体等位基因多态性影响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性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1-2]。CYP2C19 ,作为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家族中一类重要的亚型,在多种临床常见药物应用中体现出其重要性。其中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多态性在亚洲人群中所占比例很高,分别达到30%和13%[3-4]。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曾一度为人们所忘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危害,WHO发出“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号召各国政府共同参与以应对结核病新形势,至2012年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例86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430万例[1],而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了新的特点,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下降缓慢、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中无症状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加[2]。此外,结核病患者耐药谱不断增加,1992年首次出
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静脉注射重组组织性纤溶酶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是唯一证实有效的途径,但是狭窄的时间窗限制了它的使用。一种快速有效的血液检测,辅助影像学如CT等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早期诊断,将有助于临床工作者迅速做出有效治疗和干预,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总结已报道的蛋白质和RNA标志物,并对其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做出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临床上以波动性肌无力为主要特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是第一个被阐明的MG特异性抗体,但随后发现的其他特异性抗体和相关抗体大大丰富了MG免疫病理机制的内涵,对MG的诊断、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反应的评估都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抗体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 577-581)
自身抗体是用于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其检测方法已不同程度实现了定量或半定量。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高通量定量检测技术已成为自身抗体检测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与定性检测相比,定量检测某些自身抗体不仅可以更好地辅助诊断AID,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反映病情、预测疾病的发生和预后、监测治疗效果。因此,尽管自身抗体定量检测仍存在诸多挑战,但毫无疑问自身抗体已进入定量检测时代。(中华检验
自身免疫性疾病突出表现为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的形成及全身多脏器损伤,其中肾脏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受累器官之一。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病为狼疮性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和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抗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ANCA在ANCA相关小血管炎和抗GBM抗体在抗GBM病中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合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早期诊断具有可治性。自身抗体检测有可能成为该类疾病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疗效评估重要的实验室指标。随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发展,着力研究开发基于免疫疾病发病机制的、高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神经系统自身抗体检测已迫在眉睫。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开展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来正确评价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物质用4种常规检测系统测定的稳定性。方法 方法学评价。采用同步实验设计对HDL-C和LDL-C参考物质进行稳定性研究。共设计13种“温时”,不同温时的样品在储存时间到期时转移至液氮中,至稳定性试验结束时将样品取出,同时分析所有样本。选择罗氏、和光、协和和第一化学4种不同检测原理的试剂盒同日立7170组成4种
抗磷脂抗体(APLs)是辅助诊断抗磷脂综合征(APS)的重要实验室指标,是血栓形成和合并妊娠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由于APLs存在显著异质性,检测方法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PLs检测的临床应用和对于APS诊治结果的进一步认识。因此,亟须建立APLs检测的标准化体系,提高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实施设计合理的APLs检测结果大规模的临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