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研究基于ARM微处理器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详细分析介绍射频识别模块和其核心芯片MFRCS00的结构,以及ARM的核心芯片LPC2200的结构和特点,并分析设计RFID和ARM的相关接口电路。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ARM微处理器 ;EasyARM2200;MFRCSO0
中图分类号:TP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6200110-01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尤其是作为32位微处理器的主流产品之一的ARM 微处理器,与其他微处理器相比,ARM微处理器具有功耗低、速度快、性能高、寻址范围大等特点。同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此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基于 ARM微处理器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本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一个计算机服务系统、EasyARM2200开发板、射频识别模块JMY-502、模块天线TX-500、以及RFID卡片组成。以下将对本嵌入式系统的相应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分析。
图1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2EasyARM2200开发板功能框图
1.1 EasyARM2200核心芯片
EasyARM2200开发板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2位ARM单片机开发板,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开发板有总线开放的单片机LPC2200,具有JTAG调试、RTLS019AS网卡芯片、74HC595芯片以及RS232转换电路,同时具有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以及打印机接口,可实现SPI接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本系统使用了LPC2200、mG调试和RS232转换电路以及RTL8019AS网卡芯片。其中,LPC2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一个支持仿真的ARM7TDMI。SCPU、与片内存储器控制器接口的ARM7局部总线、与中断控制器接口的AMBA高性能总线(AHB)和连接片内外设功能的VI_SI外设总线。LPC2200将ARM7TDMI-S配置为小端字节顺序。LPC2200是可加密的具有外部存储器接口的ARM芯片、具有零等待128/256K字节的片内nASH、16K字节的SRAM。
1.2 RFID识别模块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卡内芯片中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
图3LPC2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MFRC500的管脚
在本系统中,采用PHILIPS公司的JMY-502射频读写模块。此模块内嵌MFRC500射频芯片,芯片的管脚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相应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该RFID识别模块利用了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并完全集成了13.56MHz的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MFRC500支持IS014443A所有的层;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距离操作。
图5MFRC500的基本电路设计
图6RFID和 ARM 的接口电路图
图2RFID和ARM的接口电路设计为了能正确的读取RFID标签的数据,首先要对RFID和ARM的接口电路进行设计,接口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所示接口电路中,RFID识别模块JMY-502有七个引脚,分别是天线发射-l端TX1、天线发射-2端TX2、天线接收引脚RX、串口的发送接口TXD、串口的接收引脚RXD、漏极的开路输出ICC、串行端口选择端SPS。其中ICC接EasyARM2200开发板的Po.2口,SPS接PO.5口,JMY-5o2的TXD和RXD接开发板的串口UART0,开发板的串口UART1接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周立功,ARM微控制器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39-56.
[2]KlausFinkenzeHer,射频识别(RFID)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5-106.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ARM微处理器 ;EasyARM2200;MFRCSO0
中图分类号:TP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6200110-01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尤其是作为32位微处理器的主流产品之一的ARM 微处理器,与其他微处理器相比,ARM微处理器具有功耗低、速度快、性能高、寻址范围大等特点。同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此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基于 ARM微处理器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本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一个计算机服务系统、EasyARM2200开发板、射频识别模块JMY-502、模块天线TX-500、以及RFID卡片组成。以下将对本嵌入式系统的相应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分析。
图1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2EasyARM2200开发板功能框图
1.1 EasyARM2200核心芯片
EasyARM2200开发板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2位ARM单片机开发板,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开发板有总线开放的单片机LPC2200,具有JTAG调试、RTLS019AS网卡芯片、74HC595芯片以及RS232转换电路,同时具有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以及打印机接口,可实现SPI接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本系统使用了LPC2200、mG调试和RS232转换电路以及RTL8019AS网卡芯片。其中,LPC2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一个支持仿真的ARM7TDMI。SCPU、与片内存储器控制器接口的ARM7局部总线、与中断控制器接口的AMBA高性能总线(AHB)和连接片内外设功能的VI_SI外设总线。LPC2200将ARM7TDMI-S配置为小端字节顺序。LPC2200是可加密的具有外部存储器接口的ARM芯片、具有零等待128/256K字节的片内nASH、16K字节的SRAM。
1.2 RFID识别模块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卡内芯片中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
图3LPC2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MFRC500的管脚
在本系统中,采用PHILIPS公司的JMY-502射频读写模块。此模块内嵌MFRC500射频芯片,芯片的管脚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相应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该RFID识别模块利用了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并完全集成了13.56MHz的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MFRC500支持IS014443A所有的层;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距离操作。
图5MFRC500的基本电路设计
图6RFID和 ARM 的接口电路图
图2RFID和ARM的接口电路设计为了能正确的读取RFID标签的数据,首先要对RFID和ARM的接口电路进行设计,接口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所示接口电路中,RFID识别模块JMY-502有七个引脚,分别是天线发射-l端TX1、天线发射-2端TX2、天线接收引脚RX、串口的发送接口TXD、串口的接收引脚RXD、漏极的开路输出ICC、串行端口选择端SPS。其中ICC接EasyARM2200开发板的Po.2口,SPS接PO.5口,JMY-5o2的TXD和RXD接开发板的串口UART0,开发板的串口UART1接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周立功,ARM微控制器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39-56.
[2]KlausFinkenzeHer,射频识别(RFID)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