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岩浆岩岩石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岩浆岩岩石学”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之中,利用“关键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和联想记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顺利完成课前回顾和课后总结,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岩浆岩岩石学”;思维导图;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208-02
  一、引言
  “岩浆岩岩石学”是岩石学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和地质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存在密切的关系。我校的“岩浆岩岩石学”课程在本科二年级开设,是三大岩中最先开始的专业课程。重点内容在于阐述岩浆岩的基本概念、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岩石产状及特征、分类命名、岩浆岩形成过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等内容。课程难点在于知识点较为繁杂,涉及大量新名词,需要理解的知识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也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采用PowerPoint制作讲义进行授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PPT课件能够更全面且图文并茂的展现教学内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1]。在各高校岩石学课程授课学时普遍被压缩、教学课时紧缺的情况下,PPT教学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但PPT教学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各个幻灯片之间呈线性关系,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大多获得的仅仅是相对分散的知识点,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或前后逻辑关系并不清楚,容易遗忘[2,3]。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引用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著名教育专家Tony Buzan提出[4],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开始,将人脑左脑的文字、逻辑、顺序和右脑的空间、颜色、图像、想象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共同参与思维和记忆,摆脱传统的单向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岩浆岩岩石学”的PPT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利用“关键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联想记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顺利完成课前回顾和课后总结,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XMind是一款由香港XMind公司开发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功能强大,简單易学。它支持心智图、鱼骨图、树形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和电子表格,而且与常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做到了无缝衔接,是目前流行的一款思维导图制作软件,也可以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合适的版本。本文以Xmind8为绘制工具来制作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从核心主题“岩浆岩”出发,在把握岩浆岩的整体概念之后,可以按逻辑关系依次引申出“岩浆岩的基本分类”、“主要造岩矿物”、“岩浆岩的结构”和“岩浆岩的构造”四个次级主题。以“岩浆岩的基本分类”为新的中心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总体阐述岩浆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而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当然,讲解中也可以插入提问环节,让学生们列举出每类岩石中的代表性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岩石类型。同样的方法对“主要造岩矿物”、“岩浆岩的结构”和“岩浆岩的构造”这些主题,按一定的空间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讲解,将联想记忆和逻辑记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的利用整合好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不断地总结和回顾已教授过的知识点,例如:超基性岩的颜色与其主要造岩矿物有何相关性?深成侵入岩和喷出岩在结构构造上有何区别?深成岩一般是什么结构?为什么?喷出岩一般是什么结构?为什么?
  以上范例说明思维导图的使用对于梳理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点比较有效,但是也应注意到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在绪论部分,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岩浆岩岩石学”学科的介绍,可以进一步引申到岩浆岩的来源,即岩浆的概念、岩浆作用的定义等;在讲述岩浆岩基本分类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引申出相应的次级主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应用不是万能的,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模式,毕竟使用思维导图的初衷是系统性的、逻辑清晰的整合课程中相对分散、零碎的知识点。但是单个知识点仍需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讲解,因此思维导图本质上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其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因此,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更多的应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用于梳理知识点、提供知识框架以及提高课前回顾和课后总结的效率。
  三、结论
  显然,通过思维导图的全面展示,我们把岩浆岩教学过程中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点系统性地、逻辑清晰地整合起来,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能够全方位地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和回顾。
  参考文献:
  [1]郭海涛.传统教学与PPT课件教学的优势互补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100-101.
  [2]牛永斌,单婷婷,郑德顺.思维导图在“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2):32-35.
  [3]李淑立,牛晋丽,苏亚玲.思维导图在PPT制作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4,13(1):72-74.
  [4]Buzan,T,Buzan,B.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J].1996.
其他文献
【正】权力游戏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以无我之心利益他人的游戏,由此所获得的道德影响力才能够真正让他人心悦诚服,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了。有一个村叫地主村,村里有一个地主和100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可可西里一巴颜喀拉活动型三叠系,与相邻古陆上的稳定型三叠系分布区,构成特提期三叠纪海域。盆地由于基底性质和地质构造背景以及演化过程的差异而具多级性。本文将该盆地作
《变形金刚》的“前世今生”    诞生:一直以为先有《变形金刚》的动画才出现了变形金刚系列玩具,其实玩具早于动画出现。变形金刚诞生于日本,由美国人将它发扬光大。1984年前,美国的孩之宝公司在日本购人多个变形机器人玩具品牌,并归入创新品牌“变形金刚”旗下。  发展:1984年,美国的孩之宝公司正式推出变形金刚玩具系列,初期推出的产品只有21个变形金刚,是第一代变形金刚的先头部队。而变形金刚电视动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讨论了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物在130℃单向拉伸时拉伸倍数与拉伸速度对取向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样品的取向系数,用红外二色性法测定了取向因子,并测定了它们的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