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

来源 :东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恬淡如菊,纯朴如荷,亲切如邻家小妹。
  ——从《飞翔的花瓣》里走出来的,是少女时代的沁雪!
  在诗的彩梦里,年少的沁雪歌唱着,舞蹈着。
  饱蘸着才情,花季的沁雪让一只只青春的思绪在诗的蓝天中自在地飞翔。
  16岁始,沁雪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诗歌,计有数百多首(篇)诗歌、散文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
  《飞翔的花瓣》仅是沁雪青春时代的诗歌选集。
  曾有人评判一首诗的品位时形容说——
  语言是诗歌的光芒;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
  意境是诗歌的眉眼;
  智慧是诗歌的色彩;
  激情是诗歌的血液。
  在《飞翔的花瓣》里,我们看到了这些因子。沁雪的诗作清新隽永,典雅精致,让人如含梅蕊,如闻兰馨,浓浓的温情含苞待放。无论是成长的快乐,还是成长中的烦恼,都是青翠欲滴的;也如一枚清晨的露珠,一抹午后的阳光,一片雨后的晴空,一眼汩汩的清泉。
  “落花是我年轻的秋波/随着岁月之水漂泊” (《长大以后》),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可爱的邻家女孩,沉思着走来,身后飘落一声悠悠的叹息;诗句充满着哲理。
  “是一片花瓣/剖开了我的灵魂/甜蜜的汁液/在空气中流淌香气……我轻轻呼唤起你的名字/多么神奇多么甜蜜/像一片片飞翔的花瓣/飘舞着告诉我故事的结局”(《飞翔的花瓣》),一片花瓣,一片飘舞着的花瓣,让诗人浮想联翩,曾经美妙的爱恋,让曾经的人在时光的流逝中甜美地伤感。
  “是初恋时想说出/而没有说出的那句话/是想被人忽略/而又不能被忽略的眼泪” (《露珠》),一颗露珠,在诗人的眼里不再是露珠,而是情到深处想说而羞于启齿的一句话,一颗饱含着情意的眼泪。
  “绿色扉页下的文字/靠不上岸的小舟/牵一颗心/四处飘荡/沿着曲曲折折的航线/到达预定的海面/终于/有一天/小舟又随风漂回/载着一份沉甸甸的/现 实” (《信》),独到的视角和富有张力的语言,带给阅读者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而诗人笔下的《忧郁》被写成“是远山的暮色/泊在岸边/沿着怎样缥缈的航线/才能驶过这浅滩”。
  “十七八岁的寂寞是小鸟的寂寞/无遮无掩地从天空划过” (《十七八岁》),连青春的寂寞也是如此地透明干净。
  “怎样才能穿过岁月的河谷/奔向你幽禁的水晶屋/怎样才能用我喑哑的歌声/来敲碎你千年前的凝固” 一块《琥珀》,引来诗人的绮丽遐想,千古幽思。
  因诗,认识沁雪。
  1990年的春天,在一位文学前辈家小聚,初识沁雪。盛夏的神农架新闻笔会,又结识了一帮文朋诗友,其中就有沁雪的夫君—周中先生。一切皆因缘。共同的性情—热爱文学,沁雪和她的先生牵手走在了红地毯上,谱写了一曲文学鸳鸯之佳话。
  因认识沁雪,更加深刻地认识她的诗。
  读《飞翔的花瓣》,春风拂面,细雨润心,暗香浮动,白鹭展飞。
  读《飞翔的花瓣》,恍惚闪身时间隧道,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青涩的初恋如欲言又羞的露珠,就连少年之烦恼也如天际的彩霞。
  的确,在一个写诗寥寥,读诗无几的物化时代,展读那个激情年代的诗歌,一种久违了亲近感汹涌而生,一幕幕充盈着花香的回忆,令人眼胀鼻酸,唏嘘不已。
  突然想到网上恶搞的“梨花诗体”(我国著名女诗人赵丽华同志),还记得一网友的帖子一针见血:将几句白话用电脑回撤键(Enter)“滴答”几下就成诗的人人可称诗人的诗。
  难怪乎文人叶匡政另类地惊呼道:到2006年现代文学已经死了!
  为什么?文学的尊严死了!“梨花诗体”不就是一个死了的“典范”吗!
  另类的观点自然会深深地刺痛了爱着文字的我们。
  人生总被两种感觉伴随:一个是痛苦,一个是幸福。人们对痛苦的体味似乎更多更深,而往往忽略了对幸福的体味,尤其是对幸福细节的体味。
  能不能用幸福的感觉来体味痛苦?
  也许只有诗歌!诗歌让我们的心灵快乐着,诗歌让我们的灵魂有了牧场。
  诗意地生活着,还是让我们从阅读《飞翔的花瓣》开始吧——或良晨吐霞时分,或午后的树阴里,或子夜的寂寥中……
其他文献
我很感动,今天在我的办公室,接待了一位老奶奶,71岁了,专程来咱们公司办公楼找双退科,没找到,就找到党群工作部,要求交党费。  她是原二修处办的机要秘书——闵玉莲同志。  老奶奶是1992年退休的,由于儿子、女儿都在武汉工作,他和老伴也迁到武汉居住了。她平时很少回十堰,去年到今年的党费都未能够按时交纳,原来她在武汉时,都是委托在十堰基地东风技术中心安技科工作的女儿来交党费,去年她的女儿也搬到武汉了
期刊
在这特殊的季节,在这个神圣的日子,我们又一次怀着庄严与沉重的心情站在了国旗下。  七月如歌,回响八十七年的悠悠岁月,我们又想起浙江嘉兴南湖的那条小船;和从黑暗中诞生的伟大名字。  七月如歌,八十七年的上下求索,一个古老的国度在黎明中觉醒,一个勤劳的民族在奋进中开拓。  七月如歌,八十七年的功业浓缩于一面旗帜,一个崇高的信念在太阳下炙热,一个共同的声音振撼着日月江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承
期刊
母亲病了,这个消息是女儿打电话告诉我的。  这个周六,我们要加班,母亲知道以后主动提出让女儿到她那里去玩一天,一来好长时间没看到女儿了,怪想她的,二来把刚满六岁的女儿独自放在家里,我们谁也不放心。女儿自小是母亲一手带大的,感情深是不消说的,一听说姥姥要来接她去玩一天,早早地把作业写完了,和母亲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地去了。  孩子不在身边,心里好像放下了一个担子,工作起来格外轻松。中午的时候,电话响了
期刊
又是小草生长的季节  春天来临了  我看见一株株小草  顶破土层冒出了大地  大地上  我仿佛感受到了  它们向上的力量  破土而出  向上生长    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总是在冬天孕育  春天释放  无论白昼还是黑夜  黑夜挡不住  暴雨摧不了  它们总是向上  向上  再向上    大爹走在山乡    大爹走在山乡  身染沉疴  行走艰难  不停地喘着粗气  时走时停    走在山乡的大爹的
期刊
从未如此近距离端详一株小草   在希拉穆仁草原的召河苏木   尽管艳阳高照下   四月的猎风以远仍有残雪装点   蒙古马的小跑   载不动我出发前的想象。草原景象的两种极至   绿草苍苍与荒原茫茫   被同一双眼睛解读   原上草与家乡的区别   除却天南地北的心情之外   只是家乡的绿意更浓      从未如此近距离注视一粒沙子   在库布其沙漠的响沙湾   尽管风沙渐欲迷人眼   沙潭的咫尺之
期刊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陈年细软满城旧事,隔着红尘遥遥相望,在这落满风尘的菊花台上,是否真的可以遗忘茫茫红尘中的忧伤?   ——题记    明月当空。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在夜色中悄然遁去,一切归于平静。  立秋的晚风携着无言的落寞缓缓吹过,如你的手轻轻抚过我的脸庞,滑落在眉间,浮躁的心随之平静。  今夜有月,月如弯钩,斜钩着
期刊
今天,听到车间一个工人提到,她家那栋楼有个女孩跳楼了。震惊的同时也庆幸自己业已走过了那段迷失时光。前段时间,想想从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到现在仍然三点一线地活动着,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儿时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不喜欢的生活过久了,轻生的念头偶尔一闪而过,但想到对家人的责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憧憬,还是在努力地追寻中。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发展农业。那时讲给妈妈听,她总是当个笑话地到处给
期刊
很多人都想上大学,有人把大学称为象牙塔,有人说大学是精神家园。总之是把她看成美好的所在,好像在水一方的佳人。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受文学的毒害深重,我的想法更加梦幻,我的渴望更加强烈,那时我上高三。  阿琴是我的同桌。当时她是我们班成绩第二的,第一的就是还没发育的小四,我的成绩在中等。阿琴长得很耗内存——一脸的小雀斑。正因为这样,三年来她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班任何男生的注意,属于小鸭类型
期刊
女性的魅力是千差万别的,而我最欣赏的,还是有内涵的女性。“内涵”二字看似简单,但它透露出的是修养、是积累、是沉淀、更是一种境界。  也许是天性使然,女性对时尚对美有着抑制不住的渴望与追求,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如何如何美丽、如何如何漂亮时总不免沾沾自喜,但是,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一名女性,如果仅仅重视外表的修饰,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无疑会被人们轻蔑地称作“花瓶”,她的美似乎也减轻了许多分量;
期刊
记事起,酒杯就在我的小世界里占了一席之地。父亲总是喜欢吃饭时喝上一小盅,黄鹤楼的白酒,好像是五块钱一瓶。看着父亲咂咂嘴的陶醉样,我总在猜测,酒是啥好东西,比猪油饼更美味?我曾经也偷偷地闻过酒味,有点香,有点刺鼻,无奈父亲有禁令,一直也无缘去品尝,只能在心底撒开我无尽的想象……父亲独斟独饮,是我们家饭桌上的一道固定风景。  去亲戚家吃酒席,父亲经常能当上酒席长。父亲的责任,是让大伙都喝到位,但也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