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下的闲适文化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有大量关于“闲适”的审美理念,它导引着一代又一代具有本在自然、超越功利的闲情文化和闲适心性之走向。闲情逸趣代表作品独特的古典传统意味和突出的文学审美风貌,体现出古代以心为本的文人情怀和隐逸超脱的审美意境,而这些无不与佛道思想影响和时代审美意识缘由息息相关。
   关键词:闲适 审美观念 佛道思想
  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存在有大量“闲适”审美理念。“闲”作用于审美感受时,常将客观事物赋予极强的主观色彩,这其间有关客体景物与主观情思的关系,十分倾向于我国美学思想中别具一格的情景交融境界,即意境,这使得我们在审视“闲”文化时,不自知间便被一种隐约玄缈所吸引。早在先秦时期,“闲适”文化就得以论述,《庄子》中曾有“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1]之说,然而彼时文学尚未作为独立学科存在,因此这种“闲”文化更宜被视为一种物我关系阐释的哲学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乐府》《铭箴》等8个篇目中多次提及“闲”,作者由“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出发正式提出“闲情”概念,认为学者创作要寻得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并追求一种自然平和的生存智慧;唐宋诗词的抒情化经历了从绮思艳情到闲情逸趣的转变,闲适题材典型当数白居易的闲适诗作品,诗中曾道“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又道“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南宋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也曾有“莫道闲中一事无,闲中事业有功夫”。这样的“身心观”所求的皆是个体内在的闲适以及自身修悟的不断提升,白居易认为“无所欲”方能回归“澹然”心,不同于“一事无”的身闲,“心闲”方显真我;到了明清时期,人们不仅开始寻求“适趣闲文”、“闲心细笔”的艺术技法,文人士子们也普遍提倡对闲旷之野、别致幽情的向往,如谢肇淛在《五杂俎》里曾述有“竹楼数间,负山临水,疏松修竹,诘屈委蛇,怪石落落,不拘位置,藏书万卷其中,长几软榻,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闲日过从,坐卧笑谈随意所适”,作者以这样的闲情雅致描绘出一处理想居所,也体现了内心对“闲适”的渴望与追求。由是,本文从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入手,以其中佛道思想的影响及各时代的审美意识缘由为视角试以论述,旨在对中国古代“闲适闲趣”审美理念加以浅析。
  一.“闲适”的哲学基础奠定——佛道思想
  闲适文化的孕生,首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现世生存观”,人们希望在现世生存中得到生命的安顿,在喧嚣的尘世中窥得心灵的解脱,以明晰如何在人生苦短中得到心无挂碍的超越。在此思考基础上,古代文人发展出一种无功利的闲适心性审美追求,而在构成这样一种乐生于“无”的有“闲”人生过程中,道家与禅宗一直是其思想和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与哲学奠定。
  老庄哲学主张致虚守静,《老子》中“致虚极,守静笃”,说的即是万物要避开世事的纷争烦扰,含蓄内敛。庄子继承老子思想,由“万物齐一”的提升到“无待于物”,即物我没有严格的界定划分,人们通过顺应自然,以保持精神独立自由。[2]如《庄子·大宗师》中有“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有了这样的哲学奠定,古人养成了以“无”看“有”的审视惯性,审美观念从纷扰的竞争状态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追求超越功利的价值意义,这才使得无为的“赋闲”之于有为的仕途,漂游六艺的“闲业”之于学贯六经的“正业”,消遣的“闲笔”之于载道颂德、循法依章,古代文人“闲情逸趣”得到审美重视。[3]
  禅宗思想东传后,为适应中土文化与大众心理,提倡“即心即佛”、“唯心净土”。李泽厚先生曾说“禅宗不要求某种特定的幽静环境或特定的仪式规矩去坐禅修炼,就是认为任何执着于外在事物去追求精神超越,反而不可能超越,远不如在任何感性世界,任何感性经验中‘无所住心’——这即是超越”。[4]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主张在不脱离现实的同时依靠顿悟寻求解脱,从日常生活起居中体会本心,在此氛围下文人的创作调和折衷,以表达“净心”、“达观”的意境。例如闲适诗典型代表白居易,究其一生,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白居易以通达的人生态度,在清贫衣钵间不断追寻更高层次的心灵超越,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心安与自足。如《咏拙》中写道“葺茅为我庐,编蓬为我门。缝布作袍被,种谷充盘飨。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优哉复游哉,聊以终吾身。”这与道家主张的寡欲原则相一致。在白居易看来,人应当以心主宰身,内心安宁,外在忧虑便可化为内在欢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这些诗句都表述了作者“心”即乐园的观念、安贫乐道的风度,与其说是他在甘守清贫,不如说是他佛道思想浸染下的处世态度表达。[5]
  二.“闲适”的发展机制动力——时代审美意识
  (一)传统文化
  1.传统时间观、自然观对思维方式影响
  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自古以来,人们对岁月流逝以及季候变化便极其敏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古人逐渐养成了“悲天悯时”的情怀。在中国传统思维里,时间更迭已不仅是客观的物理现象,更是一种融合着情感的、极具人情的心理现象。先民们对于关系到他们生存繁衍的日月循环、花开花落、寒来暑往无形中有了本在自然的“安闲”心态,这种“安闲”并非是“惰性”,而是一种符合自然观的内在思维方式。这种现象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习性到文人墨客的自然情怀比比皆是,如李渔闲适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闲情偶寄》中多处体现的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一物两用,何俭如之?”[6]就是说在講究简朴自然的同时,以闲适心态来对待万物,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究其实质,这些都是闲适文化被推崇的动力所在,它与崇尚自然的观念紧密相连,其艺术观也在这样的审美情怀下得以传承。
  2.传统酒饮文化对心性的解放
  酒饮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中独特又极具趣味的文化范畴,古代诗人更是酒缘颇深、酒作颇丰,他们借助酒力摆脱了心灵的羁绊,抛弃现实烦恼,得到现实间暂时的解脱与自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7]就在这“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间,“欲”的功利被摒弃,方达到了超然的境界,而这种情感又常常恰好在酒醉微醺时产生。   追根溯源,早在《诗经》中,中国诗词就在内容上涉及了酒饮文化;到东汉末年社会紊乱、道家思想盛行,文人们孕生了及时行乐的思想,《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中写道:“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可见,人们当时已经在推杯换盏间对生死观有所思考;建安时期,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淋漓尽致地提出酒可“解忧”;东晋陶渊明在微醺时,让酒饮文化逐渐摆脱了悲苦消极,沉淀出自然古朴之韵,闲适文化也终于得以展露真容。《饮酒·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典型的美酒引发情感之代表。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评价白居易时也这样说道:“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人到晚年,白居易还自号“醉吟先生”……[8]可以说,闲适诗凭借酒力助推诗人完成了精神自由的创作,在这样的审美观念下,闲适诗的感性内涵和艺术风格也顺理成章被接受。
  (二)时代应运
  纵览史河,闲适文化的繁盛多处于两个时期:一是朝代兴盛,商品经济发展期,民间娱乐风气盛行,闲适文化应运而生。如宋代文人推崇宁静淡泊,兴建园林,就是在物质前提下寻求精神上超脱的乐趣,体验闲情逸致,享受高情雅趣。“清河郡王”张俊嫡系曾孙张鎡生活极度奢靡,却又极度清雅风流:“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闲饮客携觞,或幅巾曳杖,啸歌往来,淡然忘归。”这样的奢华不同于享乐主义,而是要追求生活的优雅与内心的自由;二是朝代末年败落时期,文人士子胸中愤懑难以排遣,转将视野寄于山水田园,以求超脱忧患、回归本心。如东晋陶渊明、唐代白居易,还有晚明时期繁盛的文人剧画等,正是混乱不堪的世俗社会中坚守君子情志、自由娱适的表现。综上,时代兴衰影响着各时代审美个性,然而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有相似审美观念下的文化发展,这更说明古代文人对于闲适文化有着不断更替的追思。
  时代审美意识在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支持下,伴随着历代兴衰成败,既一脉相承又與时俱进。闲适文化作为极其讲求意境的古典美学范畴,其哲学基础和发展动力缺一不可,正是有了佛道思想的影响和上述审美意识缘由,今人才可对闲适文化逐步饱满之发展略道一二。
  综上所述,“闲适”文化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具有以心为本的文人情怀和隐逸超脱的审美意境。“闲适”文化以佛道思想为哲学奠定和精神内质,以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为贯穿性支持,并加以各时代审美观念个性的调剂和补充,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审美理念体系。探讨“闲适”文化审美观念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闲适诗歌的美学意义,有助于我们对意境美学进行深入思考,对当今数字化时代、量化管理下闲娱文化生命力的发展研究亦是大有裨益。顺从心志,优柔适会,这不仅是学术创作的方式,亦是人生处世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南怀瑾.禅宗与道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3]赵迪.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J].名作欣赏,2019(18):55-58.
  [4]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之《庄玄禅宗漫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日]松蒲友久.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J].李宁琪,译.
  [6](清)李渔著.杜书瀛注《闲情偶寄》[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7]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8]苏状.中国古代“闲”范畴之人文义涵与审美精神[J].兰州学刊,2011(05):99-104.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课程承载思政的课程观和构建高校课程体系核心教育理念的课程思政,是当前及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学语文是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基于高职扩招背景及高职生这一特殊教育教学对象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需开展“融课堂”教学设计,构建高职课程思政“融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融课堂 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课程承载思政的课程观和构建高校课程体系的核心教育理念,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文化的多样性,这就促使了电视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外优质的英语电影传入我国。观众最先接触和感受到的便是电影片名,因此需重视电影片名的汉译。通过论述英语电影片的特征及汉译英文电影名的重要性,分析影响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探析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语电影 片名 影响因素 翻译策略   国外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大变革时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当代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或多或少盛行着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功利性的教学目标,运用以知识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等,与现今倡导的“素质教育”相悖。基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内不少学者提倡一种“审美化的语文教学”。鉴于此,以《背影》为例,秉承现代教学理念,主要从审美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
内容摘要:很多英美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之中均可以找寻到茶文化的踪影,其中既融入了极具淡然幽静的中国茶文化,同时也有蕴含静谧恬静的英国茶文化的融入。无论哪种茶文化,均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不可否认,茶文化对于人类文化发展进步贡献着十分巨大的力量。同时,由于茶文化与文学创作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使得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影响着各国作家对于文学作品方面的创作。基于此,就茶文化对英美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
内容摘要: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存续期间,产生了较为灿烂的区域文明,其中文学不乏优秀的成果,杨泰师所作《夜听捣衣诗》是其中的翘楚。《夜听捣衣诗》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捣衣”题材,描写了“客愁”与“闺怨”,亦继承描写男女相思时,传统主客互置的表现手法,生动地表达出男女双方彼此的思恋,是渤海国诗人学习中原文明的结晶。   关键词:渤海国 杨泰师 捣衣 传承   渤海国(698-
内容摘要:2009年是太宰治诞辰100周年。以此为契机,媒体对太宰治进行了大量报道。通过对太宰治相关报道的叙事特征的考察,可以发现媒体强调了太宰治的文学知名度、形象的多样化,并将视线投向其故乡青森。太宰治的形象穿行于电影、杂志、报纸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互文性与共振效应。这是日本各类媒体齐心协力、合力打造“明星作家”形象的传播模式和运作机制。   关键词:太宰治 跨媒介 形象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
君子,从来都是令人倾慕向往的对象。《诗经·秦风·小戎》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描绘了君子的温润;《诗经·风雨》中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写出了见到君子的喜悦;曹植《箜篌引》中说:“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赞美的是君子的美德;宋太宗《缘识》中说:“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经心皆见识,书史尽通该”,艳羡的是君子的才能。而在国学经典《大学·邦畿章》中引用了《诗经·淇澳》中
期刊
内容摘要:迟子建笔下形塑了一个特定的文学“边缘人”群像,他们是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体系的重构和世俗价值的差异而出现的。在生活的边缘地带,他们生存悬空、人生荒诞、精神异化,隐喻了迟子建希冀现代人生而平等、和谐相契的精神指向。   关键词:迟子建 边缘人 精神指向  迟子建笔下的“边缘人”,既不同于西方贵族的“多余人”,也不同于郁达夫笔下的知识“零余者”,他们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身份的尴尬与地位的卑微
内容摘要:“浩然之气”是《孟子》中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哲学主张之一,并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其之所以受到历代人的广泛应用,在于它有许多可行之处。而“浩然之气”的可行性又来自其普适性、自主性和变通性。   关键词:《孟子》 浩然之气 可行性  “浩然之气”是孟子在《公孙丑上·第二》中初创的一个哲学概念。对于“浩然之气”的含义,孟子称其“难言也。”赵岐注曰:“浩然之大气。”[1
内容摘要:《厨房》是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成名作,被称为“跨时代的作品”和“革命性的小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厨房》更是一部温暖的少女成长小说,伴随着少女的成长,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厨房”,它们各自象征着少女不同的成长阶段。本论文基于文本分析,探寻《厨房》中三种不同“厨房”各自的深刻内涵,及其与“成长”这一主题的关系。   关键词:《厨房》 成长小说 吉本芭娜娜  吉本芭娜娜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