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体育课进行研究,提出方法,为今后高校如何上好体育课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 职业道德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46-01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不仅涉及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状况和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更影响到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能否培养适应经济改革和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的要求的合格人才。尽管上好体育课包括着主客观诸多因素。但应该肯定,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以人为本是上好体育课的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
一、体育教师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
(一)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职业态度会造成不同的社会价值。我认为体育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不仅是工作态度问题,也是职业道德问题。目前尚有极少数体育教师未能安心自己的工作,嫌体育工作较其他科目辛苦,故抱马虎应付态度对待教学,要明白,社会上从来没有不热爱自己工作而能干好工作的先例。需知道,没有辛勤的付出,哪有丰硕的果实。我们应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定信念。
(二)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育教师千万不能以体育的特殊性而自由散漫,不能自以为是, 更不应妄自菲薄。我认为自觉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质是很必要的,同时应努力构建上好体育课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威信。因为良好的教育威信是教师平时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的必然结果。我见过体育教师穿皮鞋着便装上课的场面,也碰过叼着香烟穿着拖鞋上课的镜头,自己稍息喊“立正”口令整队的体育教师也不罕见,这些不自律的行为,何以能理直气壮地贯彻课堂常规, 何以能有较好威信, 何以能上好体育课。
(三)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假如在教学中发生学生违纪等意外事情,切忌发火粗暴以至体罚,而应坚持课后谈心,进行深入细致教育。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宜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认为感情深厚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体育课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要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能力,业务要精是体育教师本职的要求,也是工作的立足点。业务不精又不愿主动虚心学习,势必误人子弟。对教师神圣的职责来说,是不道德的。所以说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经常学习大纲,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不断总结,积极听课,请教先辈,博采众长,自成风格,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磨炼提高业务能力所走的路。我认为备好课写好教案是上好体育课最起码的要求。没有教案的体育课,恐怕会丢掉教学质量也会丢掉职业道德。
二、要有改革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能否完成任务,要看课的教学效果。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兴趣,兴趣的浓厚,那就要看课设计的精妙和教法的灵活度。
(二)改革的必要性。当前不少学校的体育课的确上得单调乏味,流于一般形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尤显勉强被动,无可置疑,教学效果是偏低的。更谈不上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每一位有事业心的体育教师,都应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投身改革。
(三)要怎样改革。我认为应结合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打破体育课陈旧的模式,让音响舞蹈进入课堂,教材内容有所更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结构严密。同时应把教法与身体锻炼法结合起来。我们把一个运动技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动作技术的构成。第二层次是运动的基本能力。指跑跳掷的能力。第三层次是运动的基本因素,即速度、灵敏和耐力。第四层次是身体构造和机能,指神经、感觉、内脏、体力和体型。一般体育课只较好运用教学法,也就是仅仅和用教学法解决运动技术构成的第一层次。而身体锻炼是解决第二层次到第四层次的问题。在一个课中把教法与身体锻炼法合理而又科学地互相结合,有次序而又全面地解决第一层次到第四层次的问题。体育课将会有质的飞跃
(四)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人才;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要符合教学原则和身体锻炼的原则,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
三、体育课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一)改变思路,摆脱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思想束缚。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张扬学生个性。传统体育教学中,要求的是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重点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我们都有在中学阶段学习推铅球,大学还是学推铅球,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学的尴尬记忆;也有体育课上,少数人在球场上飞奔,多数人却坐在边上当观众的场面。在新课程标准下,不会再存在这种现象。像我们学校,我们进行选项教学,学生在学校根据师资情况制定的选项计划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都是自己有兴趣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过程中就会变得自觉而且有效率。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就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如果说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话,那么如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学习成果的甘甜的话,那将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树立终生体育观念有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在学习掩护配合的时候,我只是对掩护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掩护方法。
(三)课堂后进行总结和交流。这里我说的总结和交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同事之间的总结和交流,请同事提提意见,说说看法,多一个人多个想法,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和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听取学生的想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四、结语
总之,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就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采用激发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使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节成功的优质课对体育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促进教学教研,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服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的体育教育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格桑,浅谈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J].西藏体育.1999年04期.45.
[2]柴学军,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西藏体育.1997年02期.32-33.
[3]张艳、杨可,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辽宁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45-46.
[关键词]体育教育 职业道德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46-01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不仅涉及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状况和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更影响到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能否培养适应经济改革和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的要求的合格人才。尽管上好体育课包括着主客观诸多因素。但应该肯定,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以人为本是上好体育课的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
一、体育教师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
(一)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职业态度会造成不同的社会价值。我认为体育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不仅是工作态度问题,也是职业道德问题。目前尚有极少数体育教师未能安心自己的工作,嫌体育工作较其他科目辛苦,故抱马虎应付态度对待教学,要明白,社会上从来没有不热爱自己工作而能干好工作的先例。需知道,没有辛勤的付出,哪有丰硕的果实。我们应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定信念。
(二)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育教师千万不能以体育的特殊性而自由散漫,不能自以为是, 更不应妄自菲薄。我认为自觉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质是很必要的,同时应努力构建上好体育课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威信。因为良好的教育威信是教师平时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的必然结果。我见过体育教师穿皮鞋着便装上课的场面,也碰过叼着香烟穿着拖鞋上课的镜头,自己稍息喊“立正”口令整队的体育教师也不罕见,这些不自律的行为,何以能理直气壮地贯彻课堂常规, 何以能有较好威信, 何以能上好体育课。
(三)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假如在教学中发生学生违纪等意外事情,切忌发火粗暴以至体罚,而应坚持课后谈心,进行深入细致教育。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宜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认为感情深厚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体育课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要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能力,业务要精是体育教师本职的要求,也是工作的立足点。业务不精又不愿主动虚心学习,势必误人子弟。对教师神圣的职责来说,是不道德的。所以说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经常学习大纲,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不断总结,积极听课,请教先辈,博采众长,自成风格,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磨炼提高业务能力所走的路。我认为备好课写好教案是上好体育课最起码的要求。没有教案的体育课,恐怕会丢掉教学质量也会丢掉职业道德。
二、要有改革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能否完成任务,要看课的教学效果。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兴趣,兴趣的浓厚,那就要看课设计的精妙和教法的灵活度。
(二)改革的必要性。当前不少学校的体育课的确上得单调乏味,流于一般形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尤显勉强被动,无可置疑,教学效果是偏低的。更谈不上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每一位有事业心的体育教师,都应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投身改革。
(三)要怎样改革。我认为应结合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打破体育课陈旧的模式,让音响舞蹈进入课堂,教材内容有所更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结构严密。同时应把教法与身体锻炼法结合起来。我们把一个运动技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动作技术的构成。第二层次是运动的基本能力。指跑跳掷的能力。第三层次是运动的基本因素,即速度、灵敏和耐力。第四层次是身体构造和机能,指神经、感觉、内脏、体力和体型。一般体育课只较好运用教学法,也就是仅仅和用教学法解决运动技术构成的第一层次。而身体锻炼是解决第二层次到第四层次的问题。在一个课中把教法与身体锻炼法合理而又科学地互相结合,有次序而又全面地解决第一层次到第四层次的问题。体育课将会有质的飞跃
(四)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人才;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要符合教学原则和身体锻炼的原则,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
三、体育课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一)改变思路,摆脱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思想束缚。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张扬学生个性。传统体育教学中,要求的是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重点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我们都有在中学阶段学习推铅球,大学还是学推铅球,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学的尴尬记忆;也有体育课上,少数人在球场上飞奔,多数人却坐在边上当观众的场面。在新课程标准下,不会再存在这种现象。像我们学校,我们进行选项教学,学生在学校根据师资情况制定的选项计划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都是自己有兴趣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过程中就会变得自觉而且有效率。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就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如果说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话,那么如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学习成果的甘甜的话,那将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树立终生体育观念有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在学习掩护配合的时候,我只是对掩护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掩护方法。
(三)课堂后进行总结和交流。这里我说的总结和交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同事之间的总结和交流,请同事提提意见,说说看法,多一个人多个想法,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和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听取学生的想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四、结语
总之,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就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采用激发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使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节成功的优质课对体育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促进教学教研,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服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的体育教育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格桑,浅谈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J].西藏体育.1999年04期.45.
[2]柴学军,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西藏体育.1997年02期.32-33.
[3]张艳、杨可,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辽宁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