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心电图改变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心脏病.随着病情的进展,肺循环障碍,肺部感染、肺组织变质、变性、水肿等原因,进而引起右心衰竭,其次为左心衰竭.对心电图的改变,常常以心前导联的Q波或QS波为主,往往错判为心肌梗死.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82岁。因反复咳嗽、气喘30余年,心悸、气短伴少尿、水肿10d入院。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入院后4h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继之血压下降,意
侵袭和迁移是肿瘤细胞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生物学特性。在这一复杂过程中,细胞骨架重塑参与其中,引起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肿瘤细胞还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昏迷入院。临床诊断: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急查心电图(图1)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齐,除ST-T异常外,各导联均可见明显J波,aVR、V1导
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心悸1年入院。胸片及多谱勒均未发现异常。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B型预激综合征。图1B为心悸发作时同步记录,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