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生成”式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强调教学的情境性,要求把教学任务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明确任务、激发情趣、生成问题、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生成”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生成;策略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二十多年前首创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这对初中语文教学同样有借鉴作用,给“情境——生成”式教学也是很有启发的。在初中语文“情境——生成”式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基本要素,教学生成是本质要求。
  一、导语:唤起情境,促成生成
  导语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有利于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导语可以为学生营建一个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高调投入。新教材中所选课文题材涉及面非常广,教师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导语情境吸引学生的目光,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让学生观看各种有关园林的图片后提问:同学们游赏过园林吗?你对园林有什么印象?这一问题可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回答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或用悬念质疑的导语,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为阅读文本创造条件。
  二、视听:渲染情境,关注生成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早已走进语文课堂,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文章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但我们既要精心设计时机,诱发学生兴趣;还要准确把握时机,关注课堂生成;当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已不是新鲜事,多媒体通过美妙的图像,惟妙的声音再现了文本内容,很容易向学生介绍清楚文章中所描述的的意境,让学生真切感受文章的主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促成课堂随机生成。同时还要合理捕捉时机,激活学生思维及巧妙运用时机,抓住生成。只有正确运用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愉悦的感官刺激,促进学习的生产,才是发挥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悬疑:创设情境,诱导生成
  课堂中的问题生成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因此,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适时进行释疑,同时在学生未活跃的状态下要当“催化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然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愤”、“悱”之感,再完成动态生成。如一位教師在教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课时,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学生纷纷质疑,其中一位学生问:“妈妈为什么要去做祷告?”这是由学生发散性思维生成的问题,这是该教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但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将这首诗的背景迎刃而解,教师灵机一动放开时间来探究生成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生1:这是是印度的传统习俗;
  生2:印度古代叫天竺,是唐僧取经的地方,绝大多数人信佛;
  ……
  在此基础上,这位教师及时补充:同学们的视野很开阔,问题看得深,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佛教圣地,泰戈尔是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诗歌很多打上了赞美佛的烙印,他歌颂的人,往往是佛的化身。
  再如,又有一位学生提出一问:“诗中的孩子为什么偏僻要变成金色花呢?”此问题的生成有助于再次加深对本诗主旨的理解。
  学生1:因为金色花很美丽。
  学生2:金色花象征纯洁,是印度人眼中的圣花。
  学生3:金色花灿烂辉煌,跟母爱相似。
  教师及时延伸:在印度这个信佛的国度里,金色花圣花,象征着纯美圣洁。诗人泰戈尔用金色花来比喻孩子,是对孩子可爱的赞美,同时,人们看得金色花会感到快乐和美洁,也象征孩子对母爱的回报。
  四、活动:引入情境,催生生成
  新课程改变最大的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的老师是“独奏者”,学生是“伴奏者”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在“导”中“让每个学生创造奇迹”。因此,教师要将过去讲台这一“禁区”开放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展示精彩,说、唱、演皆可,只要与课堂教学有关。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意向,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等,会给课堂教学生成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灵活应对,并因势利导。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后,为了突出主题,我让学生演课本剧,要求学生先分小组酝酿,然后推选出代表分别演皇帝、两个骗子、两个大臣、小孩、群众三到五个。结果学生在表演后,群众演员经过角色情境的感受,对主题进行重新界定,他们认为安徒生在文中还想表达对老百姓不觉醒、世故愚昧的“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我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
  五、想象:升华情境,扩展生成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创设让学生想落天外的情境,提供学生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就是非常好的“生成点”。这正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新课程标准已高度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富有想象与创造的问题,比如笔者在教学完《天上的街市》后,结合课后习题,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发挥想象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牵牛花开了,……月光照在地上,……;学完《诺曼底号遇难记》后设计练笔情境:哈尔威船长遇难后,英伦海峡会出现什么情况?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还有的要求仿写句子等等。我们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情境中,给学生留足想象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善待每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生成点。
  
  参考文献:
  吴晓肖;让课堂动态生成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J]
  周丽华;浅议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
其他文献
【摘要】 诗歌阅读教学中,抓住诗眼,感受诗情美,抓住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抓住诗歌中的动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诗眼 意境 动词 阅读 欣赏      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因为现在遗留下来的中国古典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千古绝唱。在时间的考验中筛选出来的永垂不朽的佳篇。所以,现在我们教学中古诗文更是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不完善,专业精神的植入与专业课程理念贯彻的都不充分,致使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专业伦理守则与个人价值观念、专业关系与个人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认知冲突,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角度阐述具体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认知困境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价值观 自我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价值渊源——价值及价值取向指人们对
做为一名新课改指引下的新型班主任,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素质全面和谐提高。  一、关注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修养,让健康的心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石。  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使教师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传授学生提问的方法,交给学生讲究提问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答疑的能力。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培养意识  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怎样求得文章的立意创新呢?这里提供几条拓展思路的途径。  一、打开思维的“黑箱”,多角度开拓  初中生写作文常犯的毛病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究其根源是与思维方法有关。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思维不能只是一条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考的重压下,物理第二课堂仍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能解决一些物理课堂的教学问题,又能补充物理课堂的教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机械般的解题成为研究的过程,让重复的阐述成为探究的能量。物理第二课堂的开展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甚至是常规的物理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一、充分认识高中物理第
学校组织了831高效课堂的活动,本人受益匪浅,从不断的听课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自身教学业务能力提高许多,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的语文课堂,什么是高效的充实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取得好的成绩。具体的体会与反思有以下三点。   一、做到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应该不上无准备的课,我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训练前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则必须要
【摘要】:本文通过游戏化的音乐内容、游戏化的教学过程、游戏化的拓展活动、游戏化的各类创意性活动等来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音乐教学游戏化有效性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意志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音乐是一门听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
摘要:本文从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巧用实验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开展家庭小实验等五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有效性科学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综合评价,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以实验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十分注重且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