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探索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实践。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专业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办学的思想是战略联盟理念在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是教育一体化的先进理念。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基于平等自愿,互惠互利条件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学校与企业的双赢行为。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的有益实践。教育部提出中职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早在2004年,我校在江门地区率先试行“2 1”学制,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一、具体做法
  
  (一)找准结合点,选好合作企业
  考察选厂,寻找最佳的合作伙伴,是开展“校企合作”成功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我们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坚定校企合作信心,选择了允中电子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江裕科技集团、华尔润集团公司等40多家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并得到以上企业的鼎力支持,为校企成功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制定好“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
  我们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实行学分制。按照“文化知识够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安排好有关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课程学习的关系,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关系,采取灵活分段方法安排好教学和实习的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按4:3:3的比例,学生三年时间具体分五个阶段在学校或企业进行学习和生产实习: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专业认知阶段,主要是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并进行初级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为职业素质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主要是进行职业素质训练和专业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现代职业劳动者的全面素质。第三阶段为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技能考证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课和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并考取对口技能证书。第四阶段为专业生产训练和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实习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第五阶段为专业实习和专业扩展知识学习阶段,主要是进行毕业前的生产实习和专业扩展知识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完成规定的课程的学习,通过严格考核合格,才准予毕业。
  (三)加强思想疏导,落实教育措施
  根据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参加严格军训,聘请少年军校教官管理学生课余和宿舍纪律,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二是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开展用宽容心建和谐校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恰同学少年》连续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把“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三个不怕”落实到学生言行上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吃苦耐劳,乐意参加顶岗实习。三是利用班会课、升旗礼晨会、校会、早操的时间等形式做好法纪安全教育,还专门请交通部门、法制部门的领导专家来讲课,增强学生法纪观念和安全意识。
  (四)强化学生实习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为了确保学生实习质量,我们加强学生实习管理,教师全程跟踪教育。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构,学校市场部负责组织实施。(2)配备专职带队老师,配合班主任,日夜跟踪管理。(3)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购买学生安全保险,及时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4)学校领导每月不定期到企业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工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几点体会
  
  中等职业学校要快速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学生升学与就业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看起来升学与就业目标不同,要求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要学生接受再教育。前者继续接受学校教育;后者进入社会,接受社会教育。特别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一)校企合作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力与催化剂
  通过学生到厂企顶岗实习,学校对企业有了深入的了解,使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明确了方向,找到了动力,而企业对学校专业教学领域的介入更为学校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催化作用。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强了,内容新了,实验、实习设备更加现代化了。而专业教师经过进厂企学习培训,也大大提高了整个专业师资队伍的水平。
  (二)校企合作促进了专业教学设备的研究和发展
  校企合作为我校研究专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如企业的技术设备有了哪些更新?其工作原理和我们的实验设备能否联系得上?我们的实验设备应如何适应等。通过研究我们在充实专业教学设备时更加贴近企业的要求。这样,实习设备的现代化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启动点和切入口。
  (三)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目标,体现了校企合作发展的广阔前景
  实行校企合作,实现了三赢的目标:一是企业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缓解企业“劳工荒”与“技工荒”的压力,有效地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在生产旺季需要大量季节性的临时工,企业受益。二是学校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为学校提供广阔的实习平台,缓解学校经费不足的压力,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为发展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学校受益。三是学生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学生能把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与工厂零对接,有利就业,同时学生也获得企业适当的报酬,缓解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学生受益。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构筑的平台,为我校专业建设和企业生产实际的沟通拉近了距离,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职业氛围,增长职业才干、为快速培养实用型人才闯出一条新路。
  
  三、问题与对策
  
  我们在实行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家长、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问题,还需逐步提高,形成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认同感。
  2,企业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如何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问题,需逐步合理化。
  3,科学合理安排一年顶岗实习的时间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做到以学为主,工学结合。
  4,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违纪、安全事故的处理问题,要进一步形成制度。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1,广泛宣传“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全社会、家长、学生都能了解“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意义,发挥媒体(广播、电视、报刊)作用,大力宣传,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的渠道向家长宣传顶岗实习的意义。运用校会、级会、班会等形式加强教育,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2,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严格执行《劳动法》和有关规定,双方签订有关协议,保证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与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
  3,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把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实训、顶岗实习的时间比例合理分配,把一年顶岗实习分解到三年中职学习中去,做到以学为主,工学结合,科学安排。
  4,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安全教育,聘请法律顾问,有效指导学校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我们坚信,有党的教育方针指引,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有各企业的鼎力支持,校企合作的道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其他文献
6月19日,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了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举办的《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材料与焊接规范》、《国内航行海船入级规范》2015修改通报及IMO/IACS新要求的培训。20多家船厂和设计单位共6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采用视频会议形式,主要内容包括:IMO第68次环保会通过的公约、规则修正案及相关新要求;IMO第94届海安会通过的公约、规则修正案及相关新要求;IACS新要求,以及《
摘要: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列举出数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际生活;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24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
摘要:在新课标下,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保证良好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够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这需要在良好的设计中寻求问题的有效性策略,真正将该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要:课堂讨论是对教学中有质疑的内容进行探讨、研究的过程,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现已成为许多教师喜爱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有效的课堂讨论很好地提高了教育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形成了一些误区。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践指出了课堂讨论中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讨论;误区;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
摘要: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很多学生并不能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如何提升二次函数教学效率是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话题。为了解决该知识点的学习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总结,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25  初中对函数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