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真谛与辩证法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养身体是一门科学,也当讲辩证法,不管工作、生活,还是锻炼、过闲或过劳、过饥或过饱、过乐或过悲……都对身体不利。
  德国一位从事生命研究的科学家说过:“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会影响健康的。”因此,他极力劝谏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舒适的享受,亦即不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否则,便是对体力和智力上的怠慢。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我若停止给自己找点工作干,那么我可能早就不行了。因为这种工作能增进我的健康,使我能睡上好觉,情绪饱满。”
  由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思想空虚,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失落感和老朽感。进而,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情绪抑郁,甚至导致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发生疾病。当然过劳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包括劳役过度、房劳过度、饮食过度等也是致病因素。正确的做法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古人云:体欲劳,但勿使之极,正道出了养生长寿的真谛。因此要处理好以下一些辩证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
  
  《健康格言》中说:“久坐不动,易伤血气,脑力者应慎之;身动过剧,易损内脏,体力者应戒之”,“有动有静,无病无痛”。一个人如果终日闲坐,四肢不动,会导致血脉不畅,肌肉萎缩,内脏器官也会加速退行性的改变,使人衰老得更快。但运动必须适量,超负荷的运动会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而引起疾病,从而缩短寿命。动静相济是我中华民族传统健身养生之道的精髓。为了更好地把握、运用“静心”和“动形”辩证法之真谛,对生命中的动静之比,引用了0.168这个神奇之数,动和静也是一个0.168的比例关系,四分动六分静,乃最佳健脑益寿之道。
  
  饱与饥的关系
  
  多食伤身,营养不足会损害健康,唐代诗圣杜甫就是因为饱餐一顿耒阳县令送的烤牛肉死的。清代顺康年间、户部尚书马齐,自其祖父以下四代多享高寿,其中百岁以上有15人之多,马齐本人享年88岁,据传马家主要是善于饮食调摄,坚持“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现在有的人由于减肥心切,过分少吃而严重损害健康也是不可取的。养生格言中说:“吃饭八分饱,无病活到老”。节制饮食可减轻胃肠和内脏的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乐与悲的关系
  
  有些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精神上无所寄托,往往产生失落感而闷闷不乐,这对健康极为不利。《灵枢》中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若能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交往,诸如扑克、棋类等娱乐游戏,有助于消除寂寞,增加生活乐趣。但有的人终日沉湎其中,导致神经失衡,甚至猝死在麻将桌下,那就更为可悲了。正如《健康格言》所说:“娱乐有制,失制则筋疲力尽;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多睡与少睡的关系
  
  古代养生家认为:“少眠乃老年人之大患”。有人提出“睡眠养生论”,认为睡眠好可以延长寿命,但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美国心脏病学会研究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仅仅睡7小时的人心脏病死亡的人数高1倍,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高3.5倍。所以,民谚说:“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纵欲与禁欲的关系
  
  历代帝王多不长寿,与其恣情纵欲有关,但乾隆皇帝能够做到“远房帏”、“色勿迷”而寿至89岁。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精少则病,精尽则死。”明代《养生八笺》中说:“阴阳好合,接卸有度可以延年”。美国研究人员对1600人所作的调查发现,上了年纪的人维持积极的性生活,有助于长久保持他们的活力和较强的记忆力。如果老人放弃性生活,他们的智力就会很快衰退。显然,纵欲伤身,禁欲也有害健康,节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看来,养生有许多辩证法,遇事就得细琢磨。就拿“走”来说,吃完饭后不动肯定不能说是好事,可是放下饭碗就出去猛走恐怕对胃也确实有点负担太重。这么琢磨完了您不妨改个法儿实践一下:饭后休息个20分钟到半个小时后,去慢慢走上一走。如果您感觉不错,这矛盾就算解决了。由此看来,有些似乎互相矛盾的养生方法本身其实并没什么大错,错在信奉者不动脑筋的盲从。
其他文献
一、 三优气功函授由来    1987年出版《中国气功学概论》和《中国传统气功·虚明功》两本专著之后,要求拜师、面授、函授以及询问气功事宜的信件与日俱增,于是《现代养生》杂志社继承五十年代北戴河气功函授办学的光荣传统,以“少花钱得真传”为口号举办了优惠气功函授班。优惠函授以权威的教学,正统的教材,良好的服务,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广大学员纷纷来信,称颂本函授乃是“优质教学、优秀教材、优惠收费”的气功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因此,改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也应主要靠自己。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要认真地全面地贯彻执行“老年人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健康;两个基本点: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人上了年纪,年老体衰,百病袭来,故保持身体健康成为最实际而迫切的任务。身体健康,自己不受罪,不拖累
体弱学生自理能力差,对体育不感兴趣,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在体育教学中应将科学性、娱乐性、直观性、新颖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开设活动内容,创设不同的条件,
期刊
人一旦进入老年期,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从“干事业”变为“过日子”,这一改变,往往会感觉无所事事,生活枯燥乏味,心理失衡,终日忧郁寡欢;甚至有人认为自己被时代和社会淘汰,日落西山,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心情郁闷,天长日久,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消除这种消极观念,老年人在生活上就要寻找乐趣,保持快乐的心情。快乐是一种追求,人一旦没有了追求,就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就湮没了人生的乐趣。快乐是心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