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中数学学习评价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数学教学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重视学习评价,需要从学习评价的基本含义与理念开始,需要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来进行. 结合教学实践,结合常规评价手段与专业评价手段,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方法掌握及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形成时有所收益,是数学学习评价应当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评价;三维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除了数学教学本身之外,还应当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学习评价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课堂教学中可以说评价是无时不在的,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再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课堂上的学习结果及数学检测的结果),其实都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真的要让数学教师说出关于学习评价的一二三来时,似乎又不是那么容易. 这实际上反映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的现状,即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的脱节. 要想让评价能够科学地进行,要想让学习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对数学学习评价作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与理解. 笔者利用日常教学的闲暇时间,相对系统地整理了关于数学学习评价的相关理论,并将之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结合,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收获. 现在将自己的收获用文字写出来,希望与高中数学教学同行分享.
  [?] 基于教学实践的数学学习评价含义与理念
  数学学习评价是一个相对专业的知识,一般认为,“评价”这一概念本身就有测评与评估的含义,测评是一个专业的过程,需要的是通过专业测量获得的数据;在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是学习评价专业性的一种体现. 但很显然的是,这样的学习评价对于一线的数学教师而言是不具有操作性的,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非量化的、宏观性质的评价. 因此,数学学习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应当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宏观把握,依笔者看来,只要是面向学生的,只要评价不带有情绪性,那这样的评价往往就是有效的.
  但仍然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强调数学学习评价的理念,因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失去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那评价就有可能是有失公正的,也有可能是情绪化的,还有可能会发挥消极的作用. 结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对有关数学教学研究专家的理论的学习,尤其是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需要遵从如下几个理念:
  其一,动态理念. 即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高度抽象,需要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与抽象能力,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建模能力与基本的数学方法的使用能力都会有所差异. 更重要的是,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表现出突变性,即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会在长时间的沉寂或者说稳定的基础上,有一个突然的变化过程. 比如说笔者有一次从高一一直教到高三,班上一位男同学高一时数学成绩平平,理解力也是一般,一开始学习集合时都有困难. 而到了高二下学期,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课堂上脑子转得飞快,数学理解能力不亚于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同学并没有补课什么的,完全就是一种突变,有点类似于顿悟. 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必须坚持动态原则,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学生.
  其二,积极理念. 即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必须坚持积极导向,数学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思维,这样才能建立一些基本的想象模型,这对于数学建模来说十分重要;数学学习需要抽象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这样才能由此及彼地推理数学关系;数学学习还需要良好的直觉,这样遇到数学问题时才能迅速地得出解题思路. 那些这些思维与教师的评价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其实十分密切,无论是笔者接触到的理论说明,还是笔者的教学实践. 你会发现如果给予学生积极评价,那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而其原因则在于学生的思维需要安全的心理作为支撑,而只有积极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心理. 教学实践中的“越骂越笨”,其实反映的正是这种情形的相反情形.
  其三,适切理念. 即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恰当的、恰到好处的. 高中学生需要的是真实的评价,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打动学生,因此评价的适切性是积极性的重要保证,限于篇幅,不赘述.
  [?] 数学学习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现在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需要,从数学知识构建与数学素养提高两个方面谈谈数学学习评价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一,数学学习评价对数学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 这一点其实是日常数学教学中做得比较多的,这里的评价显然也是指测试类的评价. 新知教学后一道数学习题的呈现,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一套试卷的呈现,这都是学习评价.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数学教师要超越分数评价的表面,从学生知识构建的角度去面对评价手段——习题或试卷. 坦率地说,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应试压力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更多地会从分数的角度衡量学生的学习,但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往往起到的并不是积极作用. 笔者的经验是转换评价视角,从学生失去分数的角度分析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弥补知识构建中的缺陷. 例如一次测试中有这样的一题:一条直线经过点-3,
  -,且被圆x2 y2=25截得的弦长为8,求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学生常常会遗忘掉其中x 3=0这一个解,是学生的记忆不牢吗?未必,其与直线方程求解时设的方程有关,因为有可能出现直线垂直于横轴,导致斜率不存在. 而通过这样的“解释”——是解释而非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在帮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那学生既会从知识上完善自身的建构,也会从情感上亲近数学学习. 这样的评价显然是可以促进知识构建的.
  第二,数学学习评价对数学方法的促进作用. 数学方法基本上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也是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数学学习评价何以能够发生促进作用呢?这里应当看到,数学评价原本就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数学知识构建过程中需要使用数学方法,在问题解决中也需要使用数学方法,这些方法应用得是否得当,遇到困难时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评价密切相关. 有时教师一个眼神会让学生读出鼓励——方法运用是正确的!一个眼神又会让学生读出制止——可能是方法错了!这样的情形在数学教学中举不胜举,事实上此时教师的态度(眼神)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可以让学生的方法运用产生动力或阻力. 当然,还有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帮学生建立数学方法使用档案,提醒学生在什么方法的运用上可能会出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的评价接近于学术角度的教学评价,有效但需要教师协调好日常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第三,数学学习评价对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促进作用. 喜欢数学与不喜欢数学,对于数学学习的结果影响巨大,相信这是所有高中数学教师的共同观点. 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态度”问题——请注意,这里的态度与经验角度的态度意义是不一样的,其囊括数学教学的第三维目标,也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拙作开头所说的“情绪化”评价实际上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消极影响. 笔者以为,数学教师带着数学理性去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这是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态度的最佳办法.
  事实上这里已经看到,以上是从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角度来讨论学习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的. 当然,这与课程标准的意旨是一致的.
  [?] 数学学习评价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更好结合
  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从经验层面走向理论层面是数学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 但无论是从理想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应试需要来看,空洞的评价或者说脱离实际的评价都是要不得的. 将评价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发挥学习评价作用的最佳途径.
  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但实际做得怎么样呢?笔者虽非老教师,但站在讲台上多年了,还是感觉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处于经验的层面,即使在学习了一些理论之后,发现到了实际教学中仍然逃脱不了经验化. 这不能怪理论不起作用,只能说自身的经验惯性太强大了,也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总难到达最佳的层次. 而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调查,根据笔者理性评价学生时的收获,其实当下高中学生还是希望教师对其智慧评价的. 数学是一门大学科,在学生的眼中,高中数学教师就是一个智慧的象征,可惜有时粗暴的评价会让学生心目中的数学教师形象大打折扣. 而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够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理性、智慧的评价,则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构建、方法掌握与态度形成之间相互促进,从而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日益增效.
其他文献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欣赏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理解作曲家想要表现的思想,从而获得知识。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通过欣赏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去感受音乐的思想感情,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产生飞跃的联想,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形象的目的。如果学生缺乏音乐欣赏的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也
6月14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暨‘红船杯’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活动”总结会议在浙江嘉兴召开,征文评选结果揭晓。本刊2012年第10期刊发的《边
用多组态自洽场方法,结合我们提出的半经验拟合公式,计算了高Z类钴Te25+离子3p63d9-3p53d10,3p63d9-3p63d84p跃迁和振子强度,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能和青铜器表面铜离子作用生成一种配位型聚合物的保护膜[AMT-Cu(Ⅰ)]n,并将腐蚀层中的氯离子置换出来,避免了青铜器的进一步腐蚀.为了深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闻工作者理当紧紧盯住重大政策与战略部署的取向,调整报道观念、报道思路和报道模式,把推动创新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命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美国对台军售是关乎中美关系是否能良好发展的关键问题。中美关系时而波涛起伏,时而阴雨时而见晴,皆与台湾问题有关,更确切地说,与美国对台军
期刊
本文重点介绍了采编与受众吸引力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依托新闻采编增加吸引力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大家能对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