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 精神永驻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思聪(1912——1987)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今年适逢先生百年诞辰,2012年5月12日上午10点,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发起,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和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包括“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和音乐会”。
  一、纪念会
  主办方代表及诸多嘉宾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在纪念会中发言,一同表达对马思聪先生的追思,纪念会由中央音乐学院叶小刚副院长主持。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代表文联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他强调要继承发扬马思聪高尚的品格,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放歌。呼吁乐工作者牢记社会责任、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傅庚辰指出,“对于前辈不要忘记,要十分尊敬;如果没有前辈的成就就不会有今天的音乐发展”。傅庚辰回忆了访问巴黎音乐学院的情形,并指出马思聪对冼星海初到法国时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些帮助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指出,马思聪是中国近当代音乐史上少有的集创作、演奏、教育教学和音乐社会活动于一身的音乐家,他在音乐创作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办学思想开阔,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从马思聪院长的身上再次看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光辉历史!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指出,马思聪的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贡献是值得人们称赞和纪念的。此外,陶诚还概述了马思聪音乐研究活动在近20年间的发展。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致辞:他指出马思聪的音乐教育理念不仅推动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格局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马思聪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至今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典范。我们更应该办一流音乐教育、出一流音乐成果,弘扬民精神,推动音乐发展。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致辞: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马思聪音乐创作理念为“作品要拥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他的创作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马思聪先生的精神需要人们弘扬。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致辞: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对一个音乐家有充分的认识,随着文化环境的发展,使人们得以了解真过去真正的历史,能够真正的了解那些对于中国现当代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音乐家。对于马思聪先生学术成就的肯定,既是追思更是对于历史的尊重。
  中央音乐学院马思琚教授首先感谢推动并促成本次活动的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及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她通过回忆与马思聪一同生活的事迹,展现出生活中的马思聪。通过马思琚教授的回忆,让我们更加亲近的了解马思聪。
  中央音乐学院黄飞立教授十分敬仰马思聪,他曾经历马思聪《祖国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并参与《祖国大合唱》的排演。在回忆中表达了对马思聪深深的追思。
  中国交响乐团指挥韩中杰回忆了与马思聪的多次业务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1953年重演郭沫若话剧《屈原》由马思聪重新配乐;《山林之歌》的合作等。
  原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自明在发言中回忆了马思聪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他的人品、文章、作品都令人敬仰;他回忆了马思聪在桂林举办的音乐会和创作《民主大合唱》的过程,强调了马思聪对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视,并讲述了中央音乐学院对马思聪拨乱反正的经历。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指出学习研究弘扬马思聪音乐教育思想、艺术精神以及对音乐事业所作的贡献,对音乐界、音乐教育界都均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纪念马思聪先生的三个启示:尊重知识与人才;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建立长效的老教授诞辰纪念的机制,使纪念活动成为音乐史和音乐教育史的讲堂。
  二、学术研讨会
  “马思聪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戴嘉枋主持。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涉及马思作品创作的研究、马思聪全集的编印、马思聪的心路历程、马思聪史料的补充、马思聪学术研究现状的研究及思考等多个角度和内容。
  在音乐作品创作的研究中,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对《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年代进行了校对,他认为马思聪大提协奏曲具有开创意义,是中国大提琴协奏创作的里程碑作品;整部作品是风格浓郁,充满了歌唱性;在音乐创作技法上独辟蹊径的创造了“马思聪现代和声结构”;协奏曲整体成室内乐风格,乐队的音响效果透明,声部线条清晰;作品本身表明作曲家高超的作曲技巧与艺术品位,该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处于先锋领军的地位。
  在室内乐研究中,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金湘对马思聪的八首室内乐作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马思聪的室内乐作品具有扎实的西方古典音乐基础,是西方古典乐派的忠实继承。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其作品局限在西方古典的传统框架之内,未有更多的突破。马思聪的室内乐作品整体上有着朴实无华、敦厚执着的个性,他的创作源自民族的乐风,贴近人民的根基。
  在管弦乐组曲创作中,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董立强对马思聪的《欢喜组曲》和《山林之歌组曲》的管弦乐法特征进行了研究。他对马思聪管弦乐组曲的乐队编制的特点、管弦乐法的运用特征、纵向音色结构的处理和横向音色结构布局与曲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他认为马思聪的管弦乐组曲在配器效果上具有强烈的性格和鲜明的色彩。
  在钢琴作品研究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芳对马思聪的钢琴作品进行了分析并作介绍,重点对《钢琴奏鸣曲》进行了研究讨论,她认为这部作品创作背景非常复杂,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部作品是他成功的钢琴代表作品,值得重视。
  关于马思聪全集的出版的编印和今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汪毓和发表了编撰的体会和感想。他回忆了近二十年来对马思聪全集的重要的资料搜集、编辑,对乐谱、图片、文字、音响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校阅和修订。汪毓和表示,对于《马思聪全集》出版中所留存的种种缺点错误给予认真勘误,并通过“补遗”的方式,公开向广大读者补充汇报。
其他文献
一、宁夏“校园花儿”形成的背景  宁夏是全国较早成套编写地方乡土音乐教材的省份之一。1990年就先后出版发行了两套中小学音乐乡土教材在全自治区使用。内容包括宁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和几首新填词的原生态花儿以及对回族音乐家、回族舞蹈、回族乐器的介绍等,受到师生的喜爱和欢迎。但自2000年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省级(地方乡土)教材被停止使用和编写,只允许学校编写本校教材。此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
13年10月13日,首届乐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会上由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做了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中小学的一百余名音乐教师和艺术教育管理者参与了此次盛会。此次论坛包括开幕式、会议主题发言、三个分论坛以及总结发言四个部分。  一、论坛开幕式:专家学者云集,  共商“乐教”传承大计  “乐教”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主持。赵塔里木院长致辞说,“乐
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于2010年11月27日晚在山东青岛人民会堂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青岛交响乐团(指挥:张艺)演出作曲家康建东教授创作的交响组曲《花儿》(2001年创作)、交响音画《甘藏风情》(1992年民族管弦乐,2010年改编为管弦乐)、钢琴与交响乐队《祁连山狂想曲》(1999年)、交响幻想曲《龙心岛——有感青岛的古老传说》(2009年)以及交响乐队与二胡、琵琶二重协奏曲《胶东韵》(2010年
印刷算不得精美,装帧算不得精良,不到二十万字算不得煌煌大作,久居江苏的作者韩德森似乎也算不得鼎鼎大名,这本《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拿在手中,并无特别感觉。直到近距离欣赏到“飞来的花瓣——韩德森教授从教25周年声乐专场音乐会”,我对该书才有了新的认识。    一    2008年4月19日,有雨。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于音乐会来讲,天气并不好。  好在观众还不少,偌大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差不多坐
于“采风”一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而“田野工作(Fieldwork)”这一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却是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地被国内更多学者使用于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至于这两种称谓的内涵实质及其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中的曲曲折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相关的讨论。在杜亚雄、邱晓嫣的《“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中①,作者从“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
前,在全国二十余地完成了五十余场演出的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回到北京,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保利剧院上演,该剧的艺术总监兼作曲三宝长年来坚持不同的选题概念,坚持守护音乐中的人文关怀,坚持遵循自己对音乐剧的独特理念,坚持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剧之路,坚守初衷,不忘本心。他创作了八部音乐剧,在音乐剧呈井喷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作品“成活率”很高,在音乐界享誉盛名。在音乐剧北京上演的前夕,我有幸能直面
10年6月17日晚,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名作《爱的甘醇》(二幕喜歌剧)中国河南版,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厅(河南新乡)隆重上演。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幕间、每首咏叹调后、以及全剧落幕之后,热情的观众多次报以热烈掌声,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爱的甘醇》,由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策划,汇聚河南省高校音乐院系的优秀声乐人才,聘请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队伴奏,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担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08年11月18日至20日举办了“中国·四川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论坛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周年院庆庆典”活动,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快四川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已有
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和评论家。纵览其著述,傅雷的评论多集中在文学、美术领域,不过他的音乐评论同样需要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傅雷翻译过艺术巨匠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及借鉴贝多芬形象创作的传世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更因为傅雷本人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他的音乐观、他对音乐的评论已经成为其整体艺术观和艺术评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中前期国内的乐评本来就不多,傅雷以其圈外人的
一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然爆发,一时巨石崩崖,河川咆哮,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近9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在废墟下湮灭,给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沉重的记忆。太多的悲痛,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感动,都留在了2008年的记忆之中。特大灾害所造成的全民的大悲,所展现的民族的大勇,所体现的人类的大爱,所表现的民众的大智,都是激发诗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原点。这应该是一个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