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pj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普通高校作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在阐释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着重分析当前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特点,并且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北京各高校开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理性的阐述。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 现状和对策
  一、前言
  本文就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现状及在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与兴趣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培养人才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体育人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参考了相关专著5部,相关论文80余篇,其中优秀论文集近10篇。
  2.调查问卷法。针对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97.0%,有效率95.7%。
  3.数理统计法。整理和采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需数据处理相应的分析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民族传统项目开设现状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散打、棋牌、养生等。北京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结合学校特点,确立了以培养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散打、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二)学生对民族传统项目了解状况
  1.大学生选择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的目的大多集中于可以强身健体和可以休闲娱乐,分别占调查总数39.0%和30.7%。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参加体育学习锻炼因为较喜爱民族文化和具有尚武意识,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7.4%和10.1%。只有占2.8%的学生认为参加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为了考试达标。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大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是端正的,目的是正确的。
  2.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兴趣。根据调查,北京市大部分高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感兴趣的。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认为武术套路、集体跳绳、跆拳道、导引养生术、放风筝、踢毽子、摔跤、武术史等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受欢迎的课程。
  3.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认可,对教学评价满意。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大部分学生对当前高校开设的民族体育项目是认可的,大部分学生表示满意和较满意(占79.7%)。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目前高校实施的民族传统体育课有一部分学生(占14.1%)感到不满意,这表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学习锻炼的需求和愿望。整理学生意见时还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内容有差异,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4.大学生每次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时间。根据调查,北京市大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时间大多集中在30分钟至一小时之间占70.0%,30分钟以内的只占5.0%,1小时以上的占25%。时间安排上比较合理,可以有效的增进健康并且满足了自身娱乐需求。
  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北京市大多高校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还是有着浓厚的学习和锻炼兴趣。2.总体锻炼态度端正,动机较明确,积极健康。但总体的参与度有待提高。3.项目上喜欢竞技性与娱乐性结合度较高的项目,如武术套路等,过于单一。4.锻炼时间偏少,强度以中小强度为主,达不到训练的标准,也不能很好的巩固和提高技术水平。
  (二)建议
  1.加强对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北京各高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文化发展到相应阶段的必然趋势。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首先应该对北京市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的综合与分析,秉承发展与继承,继承与变革的原则,坚持体育服务于现代社会,服务大众的发展观,为解决当代社会健康娱乐问题,体育健康发展问题,提供新的发展方法,补充与丰富现代化体育的内容。
  2.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加强健身性,使其充满观赏性。竞技性是体育活动中的最有魅力的特性,它与人类不断的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当代民族精神相契合。我国有很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要提高健身性,加强其竞争性,增进娱乐性。一定能满足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和健康需要,必然能成为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学中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3.加强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首要目标。建设途径:第一,拓宽北京市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口径,增设民族传统体育的相關课程;第二,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增加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第三,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班、讨论班等形式来提高现有体育教学人员,体育工作者的技术理论水平,重视民族体育项目科研方面的工作,采取吸取其他省市优秀经验的办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绍成.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J].体育科学.2002.22(4):19-21.
  [2] 章莺,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22(4):31-33.
  [3] 孟凡强.关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推进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27-2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本文在从运动员、教练员、组织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高校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对策,希望对于今后的套路高水平运动队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武术套路 高水平运动队 发展情况 发展对策  一、引言  由于武术文化中具有很强的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自身在高校的健身气功教学经验,简单阐述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法特点及要领,对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过程中常见动作错误进行归纳分析,针对常见错误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为高校体育教师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八段锦 常见动作错误 纠正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其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特性是其他各国所无法比拟的,其中的传统武术更是我国人民创造的文化瑰宝。在全国倡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是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文章从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我国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当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传统体育对于当代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意义近年来伴随着体育养生观念的深入而不断的深化研究和探索。因此,研究中国传统体育,通过结合养生观念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在体育养生范畴的重点。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在传统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代表性项目,具有强身健体、弘扬民族精神的功效,习练武术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其在中小学的开展却不容乐观。笔者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改革教学内容、提高中小学武术教师综合能力、转变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老年女性,中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应给予更大的关注。历史悠久的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喜欢与热爱。经过分析近10年的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运动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相关文献发现,随着人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