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档案种类繁多、载体形式多样化、生存状态多媒体化的新特点以及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势必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论述了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档案 管理 职业素养
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要求。
一档案工作的特点
1、档案种类繁多。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中形成的档案种类更加繁多。例如,一项国家级的科学成果,其研究报告或论文可能只有十几或几十页,而形成的档案,从研究方案、论证方案、实施计划、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到最终的成果报告及鉴定文件等,可能就达几十甚至数百份文件。2、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化。古代档案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有甲骨、竹木、石板、锦帛等。造纸术的发明,使档案的载体形式趋于单一化,纸张成为主要载体。现代档案载体除纸张外,出现了新的载体材料,如磁盘、光盘、磁带、胶片、玻璃膜片、金属蜡版以及各种照片等。3、档案生存状态多媒体化。古代档案都是实物档案,纸张的出现使得档案的状态变得单一。现代档案的生存状态则变得多媒体化,声音、文字、影像和图形等多种状态共同存在。4、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档案管理智能化的过程。它包括馆藏数字化、存取自动化、空间虚拟化、利用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化。这是现代社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档案工作的这些新特点,对于只熟悉传统手工作业和简单服务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他们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准则
企业档案工作对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准则。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来讲,就是要正确履行《档案法》的义务;较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各时期的方针、政策;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卓识的远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应具备甘愿寂寞、甘受清贫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工作中,才能坐得住凳子,不被外面得世界所左右,将自己主动融入知识经济的主战场,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行业特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将档案这一重要的知识载体,自觉地融入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去,从而发挥档案资源的巨大作用。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要热爱档案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愿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贡献一切力量,这是档案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的职业思想。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它,体会它的意义,才能感觉到档案中的乐趣。热爱才有追求,追求才能勤奋,勤奋才有成果。
要有珍档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甘当幕后角色,甘做人梯,默默无闻,扎实工作。企业档案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拼搏的顽强作风,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公务员之家要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的品质。档案部门既无钱,又无权,条件又很差,开展工作难度大,终日在做繁琐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提供利用等具体业务,这些工作许多都是在库房理关着门进行的,是不被人们了解的。特殊的环境,需要档案工作者培养一种甘于寂寞,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品质,充分体现自身的人才价值。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热情的帮助,会赢得用户的尊敬和信赖,从而更加关心和支持档案馆的工作。
档案工作还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这种繁琐细致无不体现在整理档案的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案内容、利用档案的咨询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要求
如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已不再只是收收发发、简单整理、保管档案和提供档案服务的“手工活”,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应精通“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学”、“图书情报学”、“目录学”、“图书分类学”及“档案文献编撰学”、“档案法”等档案专业的知识,掌握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技能技巧。
随着办公自动化、文档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电子文件的产生、传递、存储、归档、著录、保管、利用,都将由计算机辅助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懂得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微机,灵活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能够胜任文档的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工作。
在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并且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语言工具显得十分重要。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料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档案馆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不懂外语,很难分析、整理利用资料,更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为用户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档案的分类整理,是以档案的内容形式特征为依据的,如果看不懂档案的内容就无法准确分类组卷;档案保管需要编写内容说明,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很难完成这些材料的编写任务的;另外,档案管理人员总要书写一些东西给人使用,如目录、著录、标引等,因此对书法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信息情报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掌握网络技术的新知识,具备判断、分析、识别、整序等信息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是迅速的。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继续学习的观念,锻炼继续学习的能力,跟随技术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把传统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社会。
总之,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浩瀚,要适应这种要求,除了要具有很强烈的事业心和正确的思想意识外,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用多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萍:《档案信息化管理对高素质馆员的要求和培养》,《解放军档案》,2004年第2期;
[2]罗桂英:《论档案管理现代化》,《煤矿现代化》,2006年第2期。
关键词:档案 管理 职业素养
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要求。
一档案工作的特点
1、档案种类繁多。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中形成的档案种类更加繁多。例如,一项国家级的科学成果,其研究报告或论文可能只有十几或几十页,而形成的档案,从研究方案、论证方案、实施计划、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到最终的成果报告及鉴定文件等,可能就达几十甚至数百份文件。2、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化。古代档案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有甲骨、竹木、石板、锦帛等。造纸术的发明,使档案的载体形式趋于单一化,纸张成为主要载体。现代档案载体除纸张外,出现了新的载体材料,如磁盘、光盘、磁带、胶片、玻璃膜片、金属蜡版以及各种照片等。3、档案生存状态多媒体化。古代档案都是实物档案,纸张的出现使得档案的状态变得单一。现代档案的生存状态则变得多媒体化,声音、文字、影像和图形等多种状态共同存在。4、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档案管理智能化的过程。它包括馆藏数字化、存取自动化、空间虚拟化、利用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化。这是现代社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档案工作的这些新特点,对于只熟悉传统手工作业和简单服务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他们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准则
企业档案工作对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准则。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来讲,就是要正确履行《档案法》的义务;较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各时期的方针、政策;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卓识的远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应具备甘愿寂寞、甘受清贫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工作中,才能坐得住凳子,不被外面得世界所左右,将自己主动融入知识经济的主战场,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行业特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将档案这一重要的知识载体,自觉地融入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去,从而发挥档案资源的巨大作用。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要热爱档案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愿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贡献一切力量,这是档案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的职业思想。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它,体会它的意义,才能感觉到档案中的乐趣。热爱才有追求,追求才能勤奋,勤奋才有成果。
要有珍档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甘当幕后角色,甘做人梯,默默无闻,扎实工作。企业档案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拼搏的顽强作风,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公务员之家要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的品质。档案部门既无钱,又无权,条件又很差,开展工作难度大,终日在做繁琐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提供利用等具体业务,这些工作许多都是在库房理关着门进行的,是不被人们了解的。特殊的环境,需要档案工作者培养一种甘于寂寞,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品质,充分体现自身的人才价值。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热情的帮助,会赢得用户的尊敬和信赖,从而更加关心和支持档案馆的工作。
档案工作还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这种繁琐细致无不体现在整理档案的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案内容、利用档案的咨询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要求
如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已不再只是收收发发、简单整理、保管档案和提供档案服务的“手工活”,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应精通“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学”、“图书情报学”、“目录学”、“图书分类学”及“档案文献编撰学”、“档案法”等档案专业的知识,掌握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技能技巧。
随着办公自动化、文档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电子文件的产生、传递、存储、归档、著录、保管、利用,都将由计算机辅助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懂得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微机,灵活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能够胜任文档的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工作。
在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并且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语言工具显得十分重要。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料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档案馆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不懂外语,很难分析、整理利用资料,更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为用户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档案的分类整理,是以档案的内容形式特征为依据的,如果看不懂档案的内容就无法准确分类组卷;档案保管需要编写内容说明,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很难完成这些材料的编写任务的;另外,档案管理人员总要书写一些东西给人使用,如目录、著录、标引等,因此对书法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信息情报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掌握网络技术的新知识,具备判断、分析、识别、整序等信息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是迅速的。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继续学习的观念,锻炼继续学习的能力,跟随技术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把传统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社会。
总之,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浩瀚,要适应这种要求,除了要具有很强烈的事业心和正确的思想意识外,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用多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萍:《档案信息化管理对高素质馆员的要求和培养》,《解放军档案》,2004年第2期;
[2]罗桂英:《论档案管理现代化》,《煤矿现代化》,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