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需要我们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素质教育,特别是良好思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文章从教学的全过程分析总结了用以提高学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在职教师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
教师进修学校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的基地,未来高技术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素质教育培训,特别是良好思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的培训,就成为时代与现代高科技教学对进修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内容
今天的一线教师,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活跃,进取心较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但受市场经济观念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走上弯路。如果说一名学员的智力不合格是“废品”,体能不合格是“次品”,那么他的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成为:“危险品”。大家都知道,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始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多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爱校如家,精心育人,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也存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的现象,以及热衷于“有偿家教”,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问题,甚至有个别教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刑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社会舆论反映十分强烈,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
1、培养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培养学员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必须培养学员的法制观念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3、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必须使学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培养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措施
在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并非—蹴而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之中,具体地讲应注重采取下列措施:
1、采取大道理与小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所形成的人才观过分强调共性,往往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采取“划一主义”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人才观的存在不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教师必须破除这种观念,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创造性、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培养人才的一项核心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大胆创新。
2、采用理论灌输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要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传统教学观认为,对知识记得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来掌握,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长期下去就会受到压抑和扼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观,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来我校培训的学员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在校全过程的系统培养。专题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是全过程育人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为此,要从学员入学开始有针对性地安排一系列专题讲座。比如,通过让老教师中的优秀代表献身说法,使新学员的心灵和思想得以启迪,进而坚定自己争做优秀教师的信心;通过邀请外省市的先进典型来我校报告其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模范事迹来感召学员,激发学员热爱讲台、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通过举行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使学员逐渐认清学法、懂法、遵法的必要性;通过革命传统教育,陶冶学员的思想情操,纯洁学员的思想意识;通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专题教育,激发学员“终身事业一教鞭”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优化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管理环境和校风、校貌等,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中不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通过优秀学员讲台上热情洋溢的演说,激励全体学员走向基层、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坚强意志。
总之,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认清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并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之中,才能教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
[1]《教师法》
[2]《九年义务教育法》
关键词:在职教师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
教师进修学校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的基地,未来高技术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素质教育培训,特别是良好思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的培训,就成为时代与现代高科技教学对进修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内容
今天的一线教师,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活跃,进取心较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但受市场经济观念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走上弯路。如果说一名学员的智力不合格是“废品”,体能不合格是“次品”,那么他的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成为:“危险品”。大家都知道,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始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多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爱校如家,精心育人,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也存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的现象,以及热衷于“有偿家教”,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问题,甚至有个别教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刑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社会舆论反映十分强烈,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
1、培养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培养学员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必须培养学员的法制观念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3、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必须使学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培养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措施
在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并非—蹴而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之中,具体地讲应注重采取下列措施:
1、采取大道理与小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所形成的人才观过分强调共性,往往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采取“划一主义”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人才观的存在不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教师必须破除这种观念,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创造性、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培养人才的一项核心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大胆创新。
2、采用理论灌输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要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传统教学观认为,对知识记得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来掌握,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长期下去就会受到压抑和扼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观,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来我校培训的学员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在校全过程的系统培养。专题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是全过程育人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为此,要从学员入学开始有针对性地安排一系列专题讲座。比如,通过让老教师中的优秀代表献身说法,使新学员的心灵和思想得以启迪,进而坚定自己争做优秀教师的信心;通过邀请外省市的先进典型来我校报告其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模范事迹来感召学员,激发学员热爱讲台、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通过举行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使学员逐渐认清学法、懂法、遵法的必要性;通过革命传统教育,陶冶学员的思想情操,纯洁学员的思想意识;通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专题教育,激发学员“终身事业一教鞭”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优化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管理环境和校风、校貌等,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中不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通过优秀学员讲台上热情洋溢的演说,激励全体学员走向基层、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坚强意志。
总之,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认清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并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之中,才能教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
[1]《教师法》
[2]《九年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