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发展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笔者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农村中学存在较为普遍的八年级分化现象,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基于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结合自身英语教学经验,笔者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和训练,努力做好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层次分化;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024-01
  一、引言
  众所周知,八年级的分化现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个突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它影响着中学阶段英语知识的积累,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直接挑战。因此,如何破解学生英语成绩分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村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不落于人后,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现状
  当前,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还是以打基础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为以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铺底。在农村中学“大班化教学”的背景下,在全面教学“齐步走”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同学感到力不从心,成绩上不去,也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据此,为更好了解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笔者以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某中学初二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7份。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学习时间方面,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自主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时间要比成绩较好的学生平均少1个小时;在课堂表现方面,前者更内敛,不愿意表达,后者比前者更为积极、主动;在课外拓展方面,后者会积极订阅英文报纸、刊物或课外书进行知识的补充,前者则不然。
  三、抑制分化、促进发展的措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交际化和课堂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展课堂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并做到师生充分互动,起到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效果。
  鉴于英语课程的学习是相互联系、前后贯通的,这一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八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七年级已学习知识点的巩固,这是防止学生英语水平进一步分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注意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提升,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并对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堂课和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生整体特征,有针对、有侧重的进行考察和总结,在巩固七年级已学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二是注意课堂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要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七年级英语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比重,使其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增强课堂学习的直观性与实践性,使课堂氛围做到活泼而又不失紧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培养学生语感,奠定能力提升基础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同事都过于注重英语语法的教学,而忽视了英语语感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一个误区。语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很多人只注意到了教学大纲的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却恰恰忽视了语感对于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语感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实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于他们阅读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提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增强语感的培养可以与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方式,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起到提升学生语感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主动性
  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前后贯通、相互联系的,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的阶段性,也不能忽视教学的连贯性,需要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连贯起来,拓展新语言技能,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要注意课堂活动的内容,主体客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综合特点,使课堂活动在充分贯彻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此外,活动形式要注意继承与创新,在新教材的使用以及英语教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习先进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地农村学生的特点、教学条件等,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从具体内容来看,针对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尤其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在多个层面予以关注。一方面,后进生由于自身特点以及能力的限制,课堂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此时教师应注意改进教学内容,将教材上较难的知识点以后进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出,并选择经典例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训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后进生由于害羞等种种原因往往不愿意开口,教师在提问问题时要充分注意学生自身能力,选择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问题提问,避免用过难的问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采用难易适度的听写、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对其进行表扬,适当采取“赏识教育”的方式,提升其课堂注意力与参与度。此外,课堂游戏、英语歌曲学习、英语故事讲解等方式也是提升后进生课堂注意力、调节其课堂情绪的好方式,也充分带动了课堂氛围。
  (三)制定学习目标,补足学生知识短板
  英语课程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模仿、训练、运用,是一门实践运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英语成绩很难得以提升。而大多数后进生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害怕吃苦等情况的存在,造成“笨鸟不飞”甚至“笨鸟不飞”的情况发生,只能造成他们与教学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时,作为教师,要充分起到指导作用,协助后进生制定学习目标,并尽力督促其完成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特点,有所侧重,阅读薄弱的地方加强阅读训练,写作薄弱的地方加强写作训练,弥补学生的短板,并进行适当鼓励,提供正向刺激。此外,注意学习方法的教育,只有让学生学会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才能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长期提高打下基础。教师要在督促其完成目标的同时及时检查、修改目标,使其与学生当前阶段的英语水平相匹配,起到最好的效果。
  (四)引入课外读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外读物的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学生,对于英语读物的接触可能仅限于英语课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初中英语水平、并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一方面通过课外读物的提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英语学习知识面的广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教会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增强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东阿县高集中学)
  参考文献:
  [1]段亚芳.我国农村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8(07).
  [2]刘慧,孙宁.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3]谷金枝,秦峰,李道柏.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杨志(1981-),男,四川射洪人,助教,硕士。  摘要:《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的专业学习影响很大。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当前高职学生《机械制图》自学能力现状,分析了培养高职学生《机械制图》自学能力的意义,总结了培养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机械制图自学;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
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表面潜热通量数据,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序列前后所出现的潜热通量异常展开讨论,结合主震震中周边区域在1991~2011年的中强地震序列数据,分析了潜热通量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东日本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剧烈变化不一定是异常,且不一定由此次地震活动引起;(2)该研究区域内20年间出现过多次有疑似"热异常"却无明显震例与之相对应的情况;(3)该研究区域内20年间
文章介绍了武汉枢纽舵落口货场改扩建一期工程5、6线货物仓库屋面钢结构的结构形式、组装焊接难点,重点叙述了该工程的焊接工艺和安装方法。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期中,整个社会呈现出了高端“精英人才”和低端“蓝领人才”紧缺、中端白领人才过剩的局面,各个院校培养的本科生人数急剧攀升。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精英学生”培养的现状及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促进高校“精英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精英学生;培养;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49-
文章针对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经常发生的部位,分析了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裂缝的方法。
作者简介:黄易(1985-),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就职于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石油工程学科,助理讲师。  摘要:现代教育学以是否有明确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就是传统的老师教和学生学。学习环境、氛围、人际交往等则是隐性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本文从隐性课程和员工培训特点出发,主要阐述员工培训院校中隐性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隐性课程;员工培训 
元月11日,《安徽建筑》杂志社举行了在肥地区编委、审稿组专家座谈会,着重就《安徽建筑》的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重点讨论。
文章介绍了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配电网的规划原则和方法,并着重从负荷预测、变电站选址定容、开闭所设置等方面阐述了配电网规划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厦解决方法,为国内外类似工
文章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摘 要:本文分析了《经济法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将CBL与PBL教学模式运用到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并进行了具体的课程设计,为了使教学模式更完善,指出了CBL与PBL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CBL模式;PBL模式;经济法  一、《经济法概论》传统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经济法课程的诸多特性,很多方法仍在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