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60岁以上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为2%~4%,而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老年AF患者预防脑卒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60岁以上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为2%~4%,而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老年AF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治疗有很大进展,但慢性AF栓塞的并发症每年发生率仍为0.55%~20%,因而如何评估其预后并早期治疗值得探讨.已经证明在有血栓栓塞事件的AF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的程度比无血栓栓塞事件者更明显.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02例老年AF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老年AF患者LP(a)升高对其预后的影响,并比较LP(a)与FIB的临床应
其他文献
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男性患者,淋球菌常引起带有脓性分泌物和严重排尿困难的急性尿道炎;女性患者,主要感染子宫颈内膜,起初症状轻微而不易察觉,如不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失落原因的探讨则集中在对忧患意识的表达上.二者问题意识的相关性是我们讨论
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大型新闻资讯栏目<第一时间>的开播,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姿态,体现亲民性,增强时效性,维护真实性,坚持贴近性,深受群众欢迎.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到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不断提高.定量PCR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自然
"精品"、"上品"是江泽民同志2002年4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这是江泽民同志从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也是从社会全面发
例1,男,62岁,活动时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2小时入院.查体:深昏迷,右侧肢体瘫痪,脑CT检查阴性,4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双瞳孔散大,双眼球向上、下、内运动不能,右侧肢体肌力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以腹痛为首要表现者,临床医生往往缺乏认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误诊的11例总结分析如下.
患者,女,66岁.因发作性四肢抽动3个月,病情逐渐加重并伴精神障碍1个月余入院.近3个月来出现进行性智能减退、幻听、幻视、感发作性肛门上提,每次持续约10分钟,曾被家人送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