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赣、皖三省的咽喉之地,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商埠——航埠镇。她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西南部,距衢州市区7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黄衢南高速公路、320国道线、衢常铁路和常山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是浙江省中心镇、衢州市经济强镇之一。
打造工贸重镇
为扭转航埠镇工业经济起步晚、基础薄、总量小的尴尬局面,2007年衢州市柯城区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的航埠集镇工业功能区总体目标,并通过招商选资、扶优扶强等措施,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从园区规划之时就确定招商引资要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大、投资实力强的好项目。为吸引更多好项目入园,航埠镇每年投资几千万对园区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等进行改造提升,园区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贯通。
“发展工業能够壮大乡镇实力,然而要让一个镇真正‘活’起来,还要靠商贸。”镇党委书记袁万松说,“我们要让会做生意的航埠人把外面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引向航埠。我们要做到一次经济在航埠,并在当地形成二次消费的良性循环,加强集镇与工业功能区的互动。”
打造文化古镇
航埠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长久以来存留在民众生活中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承也格外重视并加以保护。
早在2009年,航埠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就自编教材《民乐风》,囊括了航埠本土的婺剧、西安高腔、畲族民歌、道情等民间音乐,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喜爱。
“时间会流逝,然而植根生活的民间文化将永存。”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严村的西安高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氏宗祠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北二村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航埠是全国有名的“柑橘之乡”,柑橘一度是航埠百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竞争激烈,柑橘售价低迷,严重制约了橘农增收。航埠镇积极实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柑橘新品种,建立了600亩的万川农业特色精品园。经过多年的引导和培育,全镇共建立6个柑橘示范基地,100多个柑橘示范户,打响了航埠柑橘的品牌。同时,抓好园地开发,加快土地流转,如引进了投资5.2亿元的太阳能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
富民更要惠民,近年来航埠镇加大投入力度,使发展成果惠及于民。2013年投入1300万元用以何双蓬小流域治理,投入1200万元解决集镇大排渠内涝问题,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农民饮用水提升工程,投入2500万元建立占地15亩的航埠中心幼儿园等。
乡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也正有序推进,2013年建设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救助体系,落实农村低保、优抚、救助等政策,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面,落实村干部报酬保障制度。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平安和谐的氛围。”袁万松说,由镇到城,这并不完全由经济总量决定,关键是要让生活在航埠镇的人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和保障。
打造工贸重镇
为扭转航埠镇工业经济起步晚、基础薄、总量小的尴尬局面,2007年衢州市柯城区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的航埠集镇工业功能区总体目标,并通过招商选资、扶优扶强等措施,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从园区规划之时就确定招商引资要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大、投资实力强的好项目。为吸引更多好项目入园,航埠镇每年投资几千万对园区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等进行改造提升,园区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贯通。
“发展工業能够壮大乡镇实力,然而要让一个镇真正‘活’起来,还要靠商贸。”镇党委书记袁万松说,“我们要让会做生意的航埠人把外面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引向航埠。我们要做到一次经济在航埠,并在当地形成二次消费的良性循环,加强集镇与工业功能区的互动。”
打造文化古镇
航埠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长久以来存留在民众生活中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承也格外重视并加以保护。
早在2009年,航埠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就自编教材《民乐风》,囊括了航埠本土的婺剧、西安高腔、畲族民歌、道情等民间音乐,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喜爱。
“时间会流逝,然而植根生活的民间文化将永存。”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严村的西安高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氏宗祠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北二村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航埠是全国有名的“柑橘之乡”,柑橘一度是航埠百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竞争激烈,柑橘售价低迷,严重制约了橘农增收。航埠镇积极实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柑橘新品种,建立了600亩的万川农业特色精品园。经过多年的引导和培育,全镇共建立6个柑橘示范基地,100多个柑橘示范户,打响了航埠柑橘的品牌。同时,抓好园地开发,加快土地流转,如引进了投资5.2亿元的太阳能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
富民更要惠民,近年来航埠镇加大投入力度,使发展成果惠及于民。2013年投入1300万元用以何双蓬小流域治理,投入1200万元解决集镇大排渠内涝问题,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农民饮用水提升工程,投入2500万元建立占地15亩的航埠中心幼儿园等。
乡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也正有序推进,2013年建设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救助体系,落实农村低保、优抚、救助等政策,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面,落实村干部报酬保障制度。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平安和谐的氛围。”袁万松说,由镇到城,这并不完全由经济总量决定,关键是要让生活在航埠镇的人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