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韩国为例论述了国外校车的安全措施,以期对我国的校车安全问题有所启示。
一、国外校车安全的措施
1.美国
美国校车的安全性非常高。美国校车平均每年大约要行驶69亿公里的路程,基本没有发生过校车事故。美国校车的事故发生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据美国校车委员会介绍,美国中小学生的一半以上都坐校车上下学,大约全美有48万辆校车。美国校车经过l0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制度。美国校车造价昂贵,质量高,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美国校车生产有严格的标准,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近年来美国交通部颁布了包括校车制动装置、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等36项用于校车的安全标准。美国校车车身被喷上黑色“SchoolBus(校车)”的醒目字样,车身颜色为醒目的黄色加黑色大块条纹,外形厚重;车内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系统,全时监控车辆行驶情况;车内座位上装有防撞安全装置和安全带;车上有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标志,指示标志明显。每天早上,校车司机都要在接送完孩子后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安全检查表格。每半年,专业机械师要对校车进行一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安全检查。
美国校车有法律保障的“优先权”。联邦政府和各州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有500多项,都明确规定了校车的“优先权”。美国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相似,同等条件下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实施了强制性的乘校车上学制度,且校车是免费乘坐的,每年每个学生的校车补助为400多美元,除了各级政府财政对校车产业给予补贴外美国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筹集中小学校车的资金。
美国校车管理严谨,服务到位,培训体系完善。美国校车由联邦政府和各州以及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服务。交通部门在综合考虑了安全、效率、时间等因素后会依据每个乘坐校车孩子的住址制定一条最佳路线,安排科学合理的校车等候站。交通部门还会给每个家长及乘车的孩子发一份《安全乘车指南》,告知应急装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紧急疏散方法、乘车规范、如何上下车、如何等车等。如果校车因故晚点15分钟以上,接到家长反映后交通部门会立即派出另一辆校车去接送孩子。按照规定,校车司机还必须陪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过马路并护送进校门。美国对于校车司机也有严格的认证,司机上岗前必须完成20小时道路培训和20小时课堂培训,所有校车司机都要通过体检和司法部门的背景调查才能获得驾驶校车资格;每五年还要重新申请校车驾驶执照和认证,每年都必须完成至少10小时实际校车驾驶培训。
2.日本
日本的校车用户以幼儿园为主。城市地区中小学基本没有校车需求。接送中小学生的校车,大多分布在人口稀少的乡下或山区。目前,日本大约有18万名中小学生乘坐校车。
日本校车造型设计独特醒目,深受学生喜爱。日本各大幼儿园都在校车的造型设计上大做文章,在“动漫之国”日本的街道上,时常可以看到打扮得花花绿绿的校车不紧不慢地行驶,可爱的装扮、醒目的车身引起了路上绝大部分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校车的安全运行。
日本校车管理规范,责任明确。根据规定,日本幼儿园的校车一定要使用幼儿专用车,日本校车司机大都是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对司机视力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有的幼儿园还对司机提出一些软性条件,比如,要喜欢孩子,性格不能焦躁等。日本各地方政府还通过制定校车运行规则,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明确了地方政府、乘车学生、校车司机等各方责任。
日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日本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学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或全校集会时会经常给学生讲授和宣传自我防护、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任命或委派安全巡视员、指导员,开办安全知识讲座等。为确保校车安全措施到位,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还在校车上安排安全指导员接送上下学的学生。日本的校车座位是按照儿童的体型专门设计的,小一点的可以乘坐10几个人,大一点的可以乘坐将近50人,设有教师专座。开车前,负责安全监督的教师会提醒孩子们遵守乘车规则,比如,一定要面朝前方,不能打闹、大声喧哗、要系上安全带等。
3.加拿大
加拿大的校车设计特殊,科学安全。加拿大的校车被誉为世界第一安全校车,在加拿大,校车被认为是学生上下学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有关的死亡事故为零。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从硬件上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加拿大校车的配备和款式都是统一的,每个座位都配备了安全带。校车鲜艳的深黄色非常醒目,车头前部的穿越杆、侧面的停车牌和车顶的闪烁灯有效保障了停车后学生上下车和穿越马路的安全。校车外形看起来很结实,防碎玻璃避免撞车后玻璃破碎伤及孩子;油箱周围则罩上了一个钢筋笼,以免油箱受到碰撞后漏油起火;车体内有数条加强钢梁,增强车身的牢固度,整体看起来有点像装甲车。因此,如果其他车辆“胆敢”和校车相撞的话,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加拿大校车的管理细致,规章完备。在加拿大,校车经费主要来自教育拨款,校车都是从校车公司租用的,只要家与学校的距离符合乘坐校车的标准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学生都可免费乘车。六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会给学生提供车票或月票搭乘公交车上下学,若搭乘公交车时间过长,也可搭乘校车。每辆校车的实际乘车人数不允许超过校车的容纳量72。每个司机手上都会有一份有学生姓名和上下车站名的乘车学生名单,校车司机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在各自正确的车站上下车并制止名单之外的人乘车。校车的行车路线和车站位置由教育局决定,校车公司每学年之初会确认孩子的乘车路线和车站。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则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到车站接送孩子,否则学校会通知家长到学校接孩子回家。校车司机有教育学生在校车上系好安全带并坐好等责任,如果学生不听从司机的教育,司机会通知校方,校方会找孩子谈话或告知家长,严重者会被暂时取消一天的乘车资格。
加拿大校车司机选训非常严格。加拿大并非任何人都可成为校车司机,对其要求比较严格。有不安全驾驶和犯罪记录的人不能成为校车司机,校车司机必须在21岁以上,为人善良,富有同情心。另外,对司机的视力水平和身体状况要定期进行体检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上岗前校车司机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培训包括电子通讯设备的使用、路线检查、事故和紧急反应、安全驾驶技术、学生上下车程序和进出校区程序、防卫性驾驶技巧以及每日出车前和出车后的车辆安全检查等。 4.韩国
韩国将校车写入《道路交通法》,明确校车权责。2006年韩国对《道路交通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该交通法对校车的申请和更换,校车的行驶规则、标记、保险、性能以及校车司机的义务与责任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韩国校车的行驶得到了法律保障,在公路上享有受保护的地位,其他车辆优先让行校车,不得超车;在遇到小的交通事故时,优先和保障校车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车专用线路行驶。韩国校车上必须配有专门的安保人员,在韩国还划有专门的“儿童保护区”(保育所、残疾人学校、小学、幼儿园),所有车辆在通过“儿童保护区”时速度不得超过30公里每小时。学龄前儿童、学生用“保护车”颜色统一规定为黄色;车辆门窗必须是开放型;座席安全带要符合儿童体形;“儿童保护车辆”字样必须贴在车前玻璃右侧和车后中央下方;校车必须加入综合保险;车门处第一层台阶高度30厘米;第二层台阶高度20厘米。
二、国外校车安全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责任不可缺位
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政府应该对校车的发展承担主导责任。一要推动相关立法,制订校车实施条件细则,为校车的运营提供依据;制订相关交通法规,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制定校车生产标准,为校车的安全性做出明确规定,制订日常运营监管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2.校方管理不可缺失
学校是落实校车制度的基点,是校车运行管理的最重要一环,学校要认真落实政府校车运营相关要求。要制订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划科学合理的运营时间和运行路线,落实对车辆的定期安检,保证校车安全达标,健康运行。
3.社会参与不可忽视
校车是离于校园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保证校车安全运营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要推动社会监督,交通管理部门、家长等社会团体和个人都负有监督责任。
参考文献
[1] 国外校车:如何实现“最安全”(下).中国教育报.2011-12-1.
[2] 英国美国等国关于保证校车安全的措施盘点.腾讯汽车[微博].2011-11-18.
[3] 校车安全引社会关注媒体盘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中国新闻网.2011-11-29
[4] 国外校车:如何实现“最安全”.中国教育报,2011-11-25
[5] 钱丽霞,郭林,徐新容.国外中小学安全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基础教育参考,2009(7).
(责任编辑 任洪钺)
一、国外校车安全的措施
1.美国
美国校车的安全性非常高。美国校车平均每年大约要行驶69亿公里的路程,基本没有发生过校车事故。美国校车的事故发生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据美国校车委员会介绍,美国中小学生的一半以上都坐校车上下学,大约全美有48万辆校车。美国校车经过l0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制度。美国校车造价昂贵,质量高,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美国校车生产有严格的标准,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近年来美国交通部颁布了包括校车制动装置、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等36项用于校车的安全标准。美国校车车身被喷上黑色“SchoolBus(校车)”的醒目字样,车身颜色为醒目的黄色加黑色大块条纹,外形厚重;车内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系统,全时监控车辆行驶情况;车内座位上装有防撞安全装置和安全带;车上有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标志,指示标志明显。每天早上,校车司机都要在接送完孩子后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安全检查表格。每半年,专业机械师要对校车进行一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安全检查。
美国校车有法律保障的“优先权”。联邦政府和各州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有500多项,都明确规定了校车的“优先权”。美国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相似,同等条件下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实施了强制性的乘校车上学制度,且校车是免费乘坐的,每年每个学生的校车补助为400多美元,除了各级政府财政对校车产业给予补贴外美国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筹集中小学校车的资金。
美国校车管理严谨,服务到位,培训体系完善。美国校车由联邦政府和各州以及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服务。交通部门在综合考虑了安全、效率、时间等因素后会依据每个乘坐校车孩子的住址制定一条最佳路线,安排科学合理的校车等候站。交通部门还会给每个家长及乘车的孩子发一份《安全乘车指南》,告知应急装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紧急疏散方法、乘车规范、如何上下车、如何等车等。如果校车因故晚点15分钟以上,接到家长反映后交通部门会立即派出另一辆校车去接送孩子。按照规定,校车司机还必须陪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过马路并护送进校门。美国对于校车司机也有严格的认证,司机上岗前必须完成20小时道路培训和20小时课堂培训,所有校车司机都要通过体检和司法部门的背景调查才能获得驾驶校车资格;每五年还要重新申请校车驾驶执照和认证,每年都必须完成至少10小时实际校车驾驶培训。
2.日本
日本的校车用户以幼儿园为主。城市地区中小学基本没有校车需求。接送中小学生的校车,大多分布在人口稀少的乡下或山区。目前,日本大约有18万名中小学生乘坐校车。
日本校车造型设计独特醒目,深受学生喜爱。日本各大幼儿园都在校车的造型设计上大做文章,在“动漫之国”日本的街道上,时常可以看到打扮得花花绿绿的校车不紧不慢地行驶,可爱的装扮、醒目的车身引起了路上绝大部分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校车的安全运行。
日本校车管理规范,责任明确。根据规定,日本幼儿园的校车一定要使用幼儿专用车,日本校车司机大都是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对司机视力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有的幼儿园还对司机提出一些软性条件,比如,要喜欢孩子,性格不能焦躁等。日本各地方政府还通过制定校车运行规则,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明确了地方政府、乘车学生、校车司机等各方责任。
日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日本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学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或全校集会时会经常给学生讲授和宣传自我防护、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任命或委派安全巡视员、指导员,开办安全知识讲座等。为确保校车安全措施到位,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还在校车上安排安全指导员接送上下学的学生。日本的校车座位是按照儿童的体型专门设计的,小一点的可以乘坐10几个人,大一点的可以乘坐将近50人,设有教师专座。开车前,负责安全监督的教师会提醒孩子们遵守乘车规则,比如,一定要面朝前方,不能打闹、大声喧哗、要系上安全带等。
3.加拿大
加拿大的校车设计特殊,科学安全。加拿大的校车被誉为世界第一安全校车,在加拿大,校车被认为是学生上下学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有关的死亡事故为零。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从硬件上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加拿大校车的配备和款式都是统一的,每个座位都配备了安全带。校车鲜艳的深黄色非常醒目,车头前部的穿越杆、侧面的停车牌和车顶的闪烁灯有效保障了停车后学生上下车和穿越马路的安全。校车外形看起来很结实,防碎玻璃避免撞车后玻璃破碎伤及孩子;油箱周围则罩上了一个钢筋笼,以免油箱受到碰撞后漏油起火;车体内有数条加强钢梁,增强车身的牢固度,整体看起来有点像装甲车。因此,如果其他车辆“胆敢”和校车相撞的话,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加拿大校车的管理细致,规章完备。在加拿大,校车经费主要来自教育拨款,校车都是从校车公司租用的,只要家与学校的距离符合乘坐校车的标准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学生都可免费乘车。六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会给学生提供车票或月票搭乘公交车上下学,若搭乘公交车时间过长,也可搭乘校车。每辆校车的实际乘车人数不允许超过校车的容纳量72。每个司机手上都会有一份有学生姓名和上下车站名的乘车学生名单,校车司机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在各自正确的车站上下车并制止名单之外的人乘车。校车的行车路线和车站位置由教育局决定,校车公司每学年之初会确认孩子的乘车路线和车站。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则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到车站接送孩子,否则学校会通知家长到学校接孩子回家。校车司机有教育学生在校车上系好安全带并坐好等责任,如果学生不听从司机的教育,司机会通知校方,校方会找孩子谈话或告知家长,严重者会被暂时取消一天的乘车资格。
加拿大校车司机选训非常严格。加拿大并非任何人都可成为校车司机,对其要求比较严格。有不安全驾驶和犯罪记录的人不能成为校车司机,校车司机必须在21岁以上,为人善良,富有同情心。另外,对司机的视力水平和身体状况要定期进行体检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上岗前校车司机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培训包括电子通讯设备的使用、路线检查、事故和紧急反应、安全驾驶技术、学生上下车程序和进出校区程序、防卫性驾驶技巧以及每日出车前和出车后的车辆安全检查等。 4.韩国
韩国将校车写入《道路交通法》,明确校车权责。2006年韩国对《道路交通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该交通法对校车的申请和更换,校车的行驶规则、标记、保险、性能以及校车司机的义务与责任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韩国校车的行驶得到了法律保障,在公路上享有受保护的地位,其他车辆优先让行校车,不得超车;在遇到小的交通事故时,优先和保障校车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车专用线路行驶。韩国校车上必须配有专门的安保人员,在韩国还划有专门的“儿童保护区”(保育所、残疾人学校、小学、幼儿园),所有车辆在通过“儿童保护区”时速度不得超过30公里每小时。学龄前儿童、学生用“保护车”颜色统一规定为黄色;车辆门窗必须是开放型;座席安全带要符合儿童体形;“儿童保护车辆”字样必须贴在车前玻璃右侧和车后中央下方;校车必须加入综合保险;车门处第一层台阶高度30厘米;第二层台阶高度20厘米。
二、国外校车安全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责任不可缺位
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政府应该对校车的发展承担主导责任。一要推动相关立法,制订校车实施条件细则,为校车的运营提供依据;制订相关交通法规,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制定校车生产标准,为校车的安全性做出明确规定,制订日常运营监管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2.校方管理不可缺失
学校是落实校车制度的基点,是校车运行管理的最重要一环,学校要认真落实政府校车运营相关要求。要制订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划科学合理的运营时间和运行路线,落实对车辆的定期安检,保证校车安全达标,健康运行。
3.社会参与不可忽视
校车是离于校园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保证校车安全运营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要推动社会监督,交通管理部门、家长等社会团体和个人都负有监督责任。
参考文献
[1] 国外校车:如何实现“最安全”(下).中国教育报.2011-12-1.
[2] 英国美国等国关于保证校车安全的措施盘点.腾讯汽车[微博].2011-11-18.
[3] 校车安全引社会关注媒体盘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中国新闻网.2011-11-29
[4] 国外校车:如何实现“最安全”.中国教育报,2011-11-25
[5] 钱丽霞,郭林,徐新容.国外中小学安全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基础教育参考,2009(7).
(责任编辑 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