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互动张扬个性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qi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是师生通过有意义的互动达到信息的和谐交流、感情的有效沟通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它不是简单的一种教学程序,而是师生语言交际的一种积极活动。精彩互动能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个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互动 个性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利用现代媒介让教材“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音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初中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英语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学习英语,把英语问题生活化,让课堂教学生机勃勃,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一、创设互动情境,唤起学习动机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或动作演示,进行语言情境创设,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产生悬念,紧扣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在掌握音和义之后,用课前准备好的小纸条迅速写下新认识的单词,再与自己所拿的实物进行对照,通过这种活动导入新课。教师要变换教法,让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趣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接受刺激,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时,教师提着一篮子水果进入课堂,学生感到很好奇,瞪着大眼睛看老师的表演。教师直接问:
  T:What aye these?
  Ss:They aye peaches。bananas and oranges.
  T:1wouldlike a peach,whatwould youlike,SI?
  S1:1wouldlike abanana.
  T:All right。what about you。S2?
  S2:1wouldlike an orange.
  通过师生互动,我们培养了学生的会话能力,也把生活与文本巧妙地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为学生营造了乐学的氛围,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探究文本内容,为新课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音乐渲染,激情朗读
  朗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理解。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朗读激发生生互动,让学生把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储存在大脑中。孤立的英语单词学生不容易记住,而把单词放在语句、文章中,学生根据情节,联系上下文很容易记忆。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都释放出来。鼓励学生动嘴,动脑思考,这样的英语课堂才能“活”起来。坚持下去,学生就可以字正腔圆地说出流利的英语了。例如,教授仁爱版第三单元“My hobby”时,可以现场调查一下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将之编纂成朗朗上口的歌谣,紧接着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乐曲,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展开朗读。比如,“What do you like doing?Zhangyang likedancing,but doesn’t love singing;Limei enioys skating,alsoprefers swimming。”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按句意朗读,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纠正逢词朗读的不良习惯,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营造互动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一)角色表演。凸显语用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想象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加上自己的创意演绎精彩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故事情节,让学生操练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演,凸显语用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Shopping”的语言,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把教室当作商店,把书桌当作柜台,学生搜集生活的物品充当商品,让学生自主购物,扮演角色,体验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英语,快乐地与人交流,做开心的“English learner”。
  (二)自主质疑,张扬个性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建立和谐、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民主讨论、彼此激励、平等对话的小组合作学习网络,让学生不断提出英语问题,在小组中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课本,敢于向权威质疑,穷追不舍,追根求源,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倡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提出别出心裁甚至古怪的英语问题,张扬个性。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互动中,要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英语活动时,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恰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用细心、耐心、精心和恒心来培养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本优秀的绘本读物,能够引起大读者、小读者的深思和共鸣,同样,一堂优秀的绘本教学活动,不仅需要以情感为线,为教学切入“把脉”,还要注重体验,给幼儿发展“点睛”,更要推波助澜,使活动主题“升华”。  【关键词】教学智慧 绘本阅读  《猪也会飞》是励志类的绘本读物,传递“只要努力和坚持,梦想一定能成真”的正能量。关于绘本的教学,领域涉及和挖掘角度各不相同,选择了一份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开展的
【摘 要】怀疑精神的缺失是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怀疑是创新的基础,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教师首先要有怀疑意识。培养怀疑精神的最佳思维方式是求异思维。  【关键词】创新 求异思维 教师 怀疑精神  一、学生怀疑精神的缺失  怀疑精神的缺失是目前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中学校长,我对此深有体会。从小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已成为当今世界儿童教育思想的主流支柱理论。在我国,皮亚杰学说的影响正在深入教育实践。可以预期的是,皮亚杰对儿童思维特殊性规律的揭示将给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崭新的思路。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皮亚杰的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课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常见课型,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板块,因此,对阅读课教学的思考和探索在我们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英语 教学设计 反思 阅读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对英语学习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
【摘 要】医学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随着学院的迅速发展, 学生培养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在培养过程中所显露出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也越来越明显,在社会需求导向下加强医学独立学院学生的人文精神建设刻不容缓。本文旨在探索新时期医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学生寻求特色、和谐发展的目标,以期为医学独立学院切实加强人文教育提供参考,为其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医学独立学院
【摘要】童话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而童话故事又基于儿童的视角,通过夸张、拟人、想象等手法用文字构造一个神奇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想象力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科学、合理的童话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不足 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是一种趣味性教学资源。小学生年龄小,形象的童
现今,谈及高考备考,人人都有一种共识:语文复习是低效的,所以学生在语文复习中投入的精力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人们在复习备考中的急功近利思想。因为大家都知道,学语文是一项慢活,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学生乃至教师都缺少一种对语文学习的坚定信心。我们应坚信,只要我们合理有序复习,讲究方法,在语文复习中我们最终会有收获的。  高考语文备考一贯是按专题模块进行
【摘 要】本文以新批评所强调的细读法对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进行了解读,发现在这部短篇中,福克纳运用了象征、重复修辞法、悬念延宕、儿童视角及该视角与全知视角的差异等手法,揭示批判了现代社会中工商主义、物质主义对人性的异化扭曲;通过塑造阿伯纳这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勇士形象,呼唤人的良心、崇高意识和情感,恢复人性的尊严与自由,重建一个公义与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异化 独立人格 公义 仁爱 和谐社会
【摘 要】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情境 兴趣 措施  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应该尝试运用各种方法给孩子们创设
【摘 要】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是指自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存在、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既有成效,但也带来一部分问题,其中包括学生上学路程变远、影响学生人身安全、家庭负担加重等问题。本文对农村小学撤点并校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撤点并校 农村小学 问题 解决路径  一、撤点并校提出的原因  1.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自然选择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