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志刚到唐慧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志刚并非死于收容遣送条例,而是死于“潜伏”到公务系统的刽子手

  3月17日,新任总理李克强回答有关劳教制度的提问时说,“中国劳教制度的改革方案,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年内有望出台。”这是到今天为止,中国最高层官员对于劳教制度的最明确的表态,而且给出了“年内有望”的时间表。
  我想,会是哪些部门在“研究制定”劳教改革方案呢。以前有这样的规矩,“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后,交全国人大“认可”。劳教制度就是当年国务院“研究制定”,交全国人大认可的。但这个办法的弊端太明显了。现在,应该“开放立法”,不仅向专家开放,也向普通公众开放,向网络开放。
  假如开放的话,据我所知,会有人提出“废除”而不是“改革”劳教制度。他们的理由是,作为一项可以限制3年(甚至4年)人身自由和强制劳动的“制度”,竟然能够在公安部门一个院子内完成,这明显不合法。假如保留原来的劳教的功能,让其程序合法化,例如,纳入司法裁判的统一轨道,但也去掉了劳教的本质——不经判决而实施,也就不是劳教了。不合理的,可以改,不合法的,应该废。所以,还是说“废除劳教”干脆。
  当然,我希望广义的改革包含废除。无论如何这是可以讨论的。何况,目前某些省已经宣布不执行这项“经国务院颁发、全国人认可的制度”了,也没有听说受到国务院的批评。这差不多就是事实上被“废除”了。
  当前,无论在民间和官方,劳教获得的评价基本是负面的,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谁都不否认这项制度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正如10年前的3月17日,孙志刚因为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被“收容致死”,从而引起舆论沸腾,全国人大顺势废除了“收容遣送条例”一样,被劳教人士牺牲的自由和权利,也应该把实施了五十多年的劳教制度顶到寿终正寝。
  收容遣送条例没有了,不久的将来,“劳教”也没有了。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可是,不妨反思一下:为什么在和平的年代,法治的进步需要以国民的自由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兑换。难道从法理上还不足以看出“收容遣送条例”和“劳动教养制度”的违法性质,以及对个人权利蕴含着巨大的危险吗?不是的。这些法律的“违法性质”很明显。我觉得,这首先是体制的惰性。因为这些条例的受害者总是平民,体制内人士几乎不用担心,所以它不会被体制自动纠错。假使是涉及体制内的权利,例如福利房、特供商品、三公消费,并不需要等到法律,自动就保障了。
  另一方面,特别不能忽视的,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实际执行,常常是两回事。劳教制度固然留下了恶政的空间,但把它搞到令人发指,靠的却是地方官员的“主观能动性”。
  即便有了收容遣送法,也没有规定逮住没有身份证的同胞就往死里打。所以,也可以说孙志刚并非死于收容遣送条例,而是死于“潜伏”到公务系统的刽子手。即便有劳动教养条例,也没有规定上访、批评领导应该抓去刑讯,然后投入劳教。然而,唐慧等无辜人士还是被劳教了。说白了,法律修改了,并不意味着实质的进步,还要看体制是否能运行法律。就目前来说,一些政府和官员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往往不以法律作挡箭牌,而是直接裸奔了。
  所以,关键是政府必须是向公众负责的政府。否则,废除收容遣送条例,废除劳教教养条例,都没有决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12年圣诞节后的一个傍晚,上海飘起了雨夹雪,外头寒风刺骨。  市中心某奢华酒店客房,毛阿敏裹了条橙色披肩,盘腿坐在沙发中间,她推推高鼻梁上的黑框镜架,热辣点评张口即来:“这酒店住的全是装逼的人!”  常年定居北京,上海女人毛阿敏,快人快语,说话也夹带着一股彪劲儿。  “我特喜欢看《甄嬛传》里那些小娘们的脸蛋,特好看!看了心里很爽!  “但你知道我最喜欢看什么?公公说话的腔调!里头有个跟我的司机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标签:蒋雯丽外甥女  2013年4月,《爱情最美丽》在大连开机,这是《金婚》10年后,张国立再次与蒋雯丽合作。剧中,张国立的女儿“马晓灿”与蒋雯丽的侄子“牛小北”相爱,在一场马蒋的对手戏中,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饱满的情绪似乎随时将要爆发,片场只剩下争吵声和哭声。导演喊停后,现场安静得令人屏息。蒋雯丽回过神来,顾不上擦眼泪,为刚刚跟她酣畅对戏的马晓灿鼓起了掌。  马小灿的扮
金宇澄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3  金宇澄类似说书人,用上海话,起初在论坛里讲些短小的市井故事,听台下喝彩,他再接着讲下去。有一天写到了陶陶和沪生在菜场相遇,陶陶说:“你进来”。他感觉到这已不再是游戏般的漫谈,于是开始构造一个长篇小说。  陶陶和沪生的相遇做了《繁花》的开场。沪生不耐烦要赶路,陶陶扳着他肩膀,硬要他听他讲:市场里摆蛋摊的男人和摆鱼摊的女人,有了私情,一日,一街坊矮老太太,因为
1  中國现代化的动力源到底是什么,这一直是容易引发争论的、让人不无焦虑的话题。  早在1948年,青年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用“冲击—反应”模式解释中国的现代化之旅。在他看来,“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是西方规定了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主题”。  近半个世纪之后,当费正清编完厚厚15卷《剑桥中国史》,他部分地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在《中国新史》中他承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受到西方的影响,但仍
“这是个伤心故事。”廖一梅说。  说这话时,她刚被姜文“诱”到剧组,歌舞部分已经开拍。姜文跳完大腿舞回来,花一个多小时把存在脑子里的电影从头到尾演了一遍,看得廖老师心里一片戚然。她看到了这个荒诞故事深处的落寞和无奈。  7月底8月初,在内蒙古乌兰布托铁马影视基地,我跟着拉灯光器材的马车爬上一座大概也就五六百米的山包,美术组已经在那里搭好一座正红色的塔楼,上面有架风车。可是坡很陡,也没路,除了马车、
1935年11月27日,苏州中央饭店花园,钱基博为三子钱锺英举办订婚仪式。其间两位客人不期而至,一位是李根源,另一位是章太炎。对章太炎的到来,钱基博很诧异,他后来在《太炎讲学记》里写道:“此诚不速之重客。余乃初见太炎先生,致二十年钦迟之意。”  这一日,章太炎约钱基博到太炎国学讲习会做一场演讲。钱基博慨然应允。  7天之后,早上8点,钱基博从上海出发,乘坐特别快车,近两小时后到达苏州,赶赴位于锦帆
两年前经历了“阿拉伯之春”民主洗礼的突尼斯和埃及,其国内局势在近期都出现了剧烈的动荡。  1月25日,埃及纪念推翻穆巴拉克革命两周年而举行的抗议活动演变成警民对抗,造成数百人受伤。总统穆尔西宣布发生骚乱的3个省进入紧急状态,并出动军队进行镇压。2月6日,突尼斯反对党统一民主爱国党总书记肖克里·贝莱德遇刺身亡。由于死者生前鼓吹严格的政教分离措施,政见与该国当前执政的伊斯兰复兴党完全相左,因而该国反对
正方:中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特别群体,政府与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照顾与关爱,以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甚至,可以认为弱势群体理应享有基本福利保障的权利,以保障他们有最起码的体面生活,并保障他们的下一代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有一个更高的起点,避免贫困代际传递。中低收入群体入住公租房并享有基本的消暑纳凉、休闲健身设施,应该算是这样的基本权利。  反方:连一般商品房小区也很少有配建游泳池的,往往高档小区才配建
小学英语教育,蕴含着音乐的艺术、耕耘和情怀,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品格,广泛发展学生的能力。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小学英语教学变成师生双方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张扬个性的舞台,力求简洁和高效。  热爱学生,打造情感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伯恩根据实验指出: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中有55%来自面部表情。因此,无论你是喜是忧,都要给学生一副好脸色,使学生的情绪得以正向迁移。例如:
夏山学校毕业生  作者:[英]侯赛因·卢卡斯  译者:王靓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学校来适应孩子  冷玉斌  夏山学校,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尼尔创办,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让学校来适应孩子”是尼尔创立学校最主要的想法。夏山学校是靠不干涉孩子的自由以及不向孩子施加压力的信念支撑起来的。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只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