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视域下大学图书馆空间服务框架体系重构——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实践

来源 :图书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图书馆的基本要素已发生重大变化.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研究图书馆空间规划策略,为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创新提供支撑和可行性方案,分析提出新空间布局的关键要素、特征及空间服务框架,通过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定位、功能以及特色的分析,提炼出空间服务应采取的方案和策略.空间服务已成为未来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服务模式,依据服务对象确定空间管理原则,新型服务方案与空间相契合,建立空间服务的效用评估体系,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空间服务框架体系.
其他文献
文章从阅读疗愈的视角,观照了具有医生及心理咨询执业资格的当代知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有关小说、散文,探究其创作在文学欣赏价值之外的心神疗愈价值.认为毕淑敏语言平实、感情温厚、思想进取的创作风格,加上多年行医及心理咨询的独特专业素养,使其作品对于读者而言,具有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的独特阅读疗愈价值,她无愧于“文学心理疗愈师”及“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之说,建议阅读疗愈书目将其有关作品列入推介,并成为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心灵书吧”的优良推荐读物.
对用户访问行为分析的方法和研究视角进行拓展,为图书馆服务及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利用2017-2018年复旦大学师生中文电子期刊资源访问行为数据集,通过数据挖掘系列方法,构建用户访问行为画像,探索用户在访问时间、操作偏好、访问模式及检索偏好上的规律.用户活跃时间在一天内呈现“三增三减”的周期性变化,在一年中随工作学习以及假期呈现规律性增减;在操作偏好上,用户更倾向于即时快速的短访问;在访问模式上,一次访问包含多次反复的简单检索与浏览操作,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在线浏览,而非下载获取信息;在检索方式上,绝大多数用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从空间服务栏目、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调研发现:空间服务栏目的 显示度不够;部分图书馆空间服务类型单一;多数图书馆尚未形成完善的空间服务体系;智慧体验和艺术体验空间的设施较少.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发展策略是:升华理念,更好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读者画像,进行空间的科学规划与布局;整合资源,建设数据主导的数字资源体系;多维育人,提升馆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技术支撑,构建开放互联的数字化生态平台.
融合通识教育理论,通过《书香满园:校园阅读推广》和《分校阅读:读物增益才华》的比较研究,指出两书在校园阅读推广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提升通识教育的四大可行性路径:编制全校性经典阅读书目,科学分配人文社科与科技类书目占比;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注重数字化人文资源的推广;借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平台或App,激发大学生阅读热情;设计打造适合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图书馆空间.
唐蕃文献交流是吐蕃时期藏汉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形式.本文从分析唐蕃文献交流的历史背景入手,系统考察了唐蕃文献交流的方式和内容,发现唐蕃文献交流主要有联姻、遣使、求赐、翻译四种方式.文献交流的内容以佛教典籍、经史文献、医药文献为主,兼及农耕、畜牧、历算、堪舆等其他文献.而唐蕃文献交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即交流方式的政治主导性、交流方向的差异性及交流内容的选择性.
内蒙古东部位于欧亚草原带东端,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但目前对这里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整体性研究.文章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结果与具体的实地考察,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内蒙东部地理环境特征与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1)从气候环境的角度上看,全新世的湿度呈从较干燥到湿润再到干燥,温度由偏凉到温暖再转凉的趋势.在环境温暖湿润时,文化较为稳定,每百年文化数量较多,在气候变凉变干之后,遗址点数量明显减少;2)从空间分布看,各个时期的遗址点南部比北部多
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现代过程研究越来越成为定量重建工作的先决前提,而由于如黄土等气候记录载体沉积分布的全球性与沉积环境的多样性,更需要就具体的研究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现代过程工作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重建工作的可靠性.西起地中海、东至帕米尔的广大区域是丝路文明演化的关键地区,其过去气候变化也是了解北半球中纬度气候演化与机制的重要拼图.本研究即采集位于该区之里海东南缘的伊朗黄土沉积区域的现代表土,并联系气候要素考察其磁性特征的空间变化.结果 显示主要分布于冬春季节的年均降水其变化控制了亚铁磁性矿物的空间分异,包括次生超细
河流壶穴是一种常见的河床微地貌,是基岩河床下切的方式之一.壶穴的形成受岩性、气候和动力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本研究以广东雷州半岛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为研究对象,对壶穴的岩性特征、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等展开研究,分析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的形成机制及地貌过程.结果表明:1)雷州半岛火山凝灰岩壶穴数量多,规模大,形状以椭圆形和浅型为主;受岩性和跌水坡度影响,与其他岩性的壶穴相比,火山凝灰岩中极深型壶穴数量所占比例最大;2)壶穴口径-深度关系表明,随着壶穴的发育,深度的增长速度会快于口径,但深度的增
地层中的古土壤记录了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年代越老的地层由于受到后期持续的地质作用,使得古土壤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增加了识别难度.美国Bryce峡谷广泛出露的古新统-始新统Claron组一直被认为是湖相石灰岩,却呈现整体氧化红色,并显示诸多古土壤特征.文章主要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探究Bryce峡谷Claron组中古土壤特征,并结合X射线衍射特征分析矿物物相,结果表明:Bryce峡谷Claron组红色层是一系列成土深浅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表现为干旱土和淋溶土;地层中的碳酸盐主要是淀积在土壤
一般以为,《辉县志》自明至清凡修七次,其中明万历、天启二志仅孤本残存.实际上,河南省图书馆藏万历志为补刻本,其补刻至少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后,而所谓天启志并不存在,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残卷实为万历志之崇祯补刻本,相较前本,其中并有剜改,各方志目录、善本书目的 著录均有待订正.从万历《辉县志》两种补刻印本可看到,志书历次重修之间存在诸多小型修补,这些补刻后印本也是方志纂修链条的一环,在编目和利用时应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