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开放题,推进教学创新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开放题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传统的条件完备、答案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它的条件不完备,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思路、方法不唯一,那么,这个数学问题称为开放题。
  由于开放型问题的解决,一般要通过学生去观察、尝试、类比与归纳,加上严格的推理论证,与有明确条件与结论的封闭性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学中适当设制一些开放型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和探讨数学开放题的题型特点及其设制规律,对于推进和改善初中数学的开放式创新教学,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一、数学开放题的特点
  1、问题的条件常常是不完备的(条件开放题)
  条件开放题是根据题中所给的结论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寻
  找获得解决这个结论的条件。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判定这一
  节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题:如图1,点D、E分别在△ABC
  的AB、AC边上,在什么条件下,△ADE与△ABC相似。由于
  条件开放,因此所添条件不唯一,只要能使△ADE与△ABC相
  似的条件都可以,于是学生就根据学过的知识寻找多种答案:
  从角上考虑应有:∠ADE=∠B或∠AED=∠C或∠AED=∠B。从边上考虑应有:
  =或=。
  2、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结论开放题)
  这类开放型是指提供一定的条件,满足条件的结论方面往往有多种答案的题型。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善于突破常规。进行直觉、想象、猜想、创造等活动才能解决。
  如这样一道题目: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等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如下图就是符合要求的两个图形你还能构思出其他的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
  
  这是一道图案设计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趣味数学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不难,没有确定的答案,为学生展示了很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你驰骋,只须“按要求画图,且设计合理”都可,下面再给出几种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设计出很多不同图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问题的解决策略具有非常规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策略开放题)
  例如:试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异同,如图2,请分别写出它们的两个相同点和两个不同点,例如:
  相同点: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正五边形的对角线也相等;
  不同点: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五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此题是考察学生正多边形的知识和有关性质,通过观察分析能从正多边形的边、角(中心角、内角和)对称性有无外接圆与内切圆,从一个顶点作三角形的个数等方面去理解,就可以写出很多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如何编写数学开放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以及数学教材编写中,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常以封闭式的题型出现,这类题型,常要求用特殊或常规方法得到固定答案。为加强教学效果,最好把封闭问题改变为开放问题。只要把封闭问题稍加修改,那就变成更有趣,更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活动。教师可以打破旧的模式,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成为不能依靠简单模仿来解决的问题。如何编写切合实际的开放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1、减少或削弱条件,使结论多样化。
  对于一个例题若减少或削弱一项或几项条件后,探求它的一般
  结论可得一些开放题。
  例如: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
  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1)现原题条件不变,CM与AN交于点D,CN与BM交于点E,
  AN、BM相交于点G,连接DE,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至少三个,你能证明吗?
  (2)把原题条件削弱为:CA=CM,CB=CN,∠ACM=∠BCN,还能证明AN=BM吗?如何证明?若三点A、B、C不在一条直线上,其余条件不变,还能证明AN=BM吗?为什么?
  (3)把原題中“等边三角形”减弱为“以AC、BC为底边的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保留条件,去掉结论,使结论多样化。
  不少封闭性的题目,其条件充分,结论明确而单一,在很多情况下,只要隐去结论,就成为结论多样化的开放题。
  例如:已知:半径不等的⊙O1与⊙O2相切于P,直线AB、CD都经过点P,并且AB分别与⊙O1、⊙O2交于A、B两点,CD分别与⊙O1、⊙O2将于C、D两点,(点A、B、C、D互不重合),连接AC和BD。
  a)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b)根据你所画图形,写出一个与题设有关的正确结论,并证明这个结论。
  3、在给定的条件和实际情景中,建立数学模型,寻求多种解法与结论,这是编写数学开放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如:星期天,数学张教师提着篮子(篮子重0.5斤)去集市买10斤鸡蛋,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拾称好的鸡蛋时,发觉比过去买10斤鸡蛋时个数少很多,于是她将鸡蛋装进篮子再让摊主一起称,共得10.55斤,即刻她要求摊主退1斤鸡蛋的钱。她是怎样知道摊主称了大约1斤鸡蛋的呢(精确到1斤)?请你将分析过程写出来,由此你受到什么启发(请用一两句话,简要叙述出来)?
  4、条件变化,探求结论的多样性和变通性。
  把命题中的某些条件变化,探求结论,会使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加深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可得一些开放题。
  例如: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E、F、G、H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条件中的四边形ABCD改成矩形ABCD、菱形ABC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ABC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ABCD,则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并证明之。
  5、引进变数探求结论。
  把问题中的某个确定的常数换成变数,求探求变数的取值,可得一些开放题。
  例如:把X2+2x-15分解因式,将2换成m或将15换成n,可得开放性题目:要使下列二次三项式能在整数范围内因式分解,m、n分别可取哪些整数?并因式分解:
  1)x2+mx-15
  2)x2+2x-n
  在开放题的编制、开发中,要十分重视开放题的设问方式。语言的暗示性要恰当,防止将思维导入歧途;要把握问题的开放度,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可发展性,给学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也许比解题本身更重要。
其他文献
一、湟源丹噶尔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商贸中心地位的转移,丹噶尔古城日渐萧条。为了建立有特色的城市景象,延续古城文脉,吸引旅游投资,湟源县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对古城的保护性修复工作,旨在将丹噶尔古城打造成为集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古都和兼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商贸交易功能的环湖旅游目的地,夏都西宁
期刊
目的:通过症、舌、脉辨识及实验测定载脂蛋白E基因型,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及维吾尔医学在辨证分型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方法:将20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通过比较中医学和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常见的或親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  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
期刊
教育的功能是改造生命。原始生命受本能和环境支配,教育的功能在于改造由本能养成的恶习,把自我从环境意志里解放出来,成为自我的主人。表现于两方面,一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功能,为未来运用知识改造客观世界作准备;二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功能,提高认识和改造自我的能力,形成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比较两大功能,文化功能具有现实意义,自我是鲜活的教材,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唤醒自我的经验体系,并在理性照耀下创造新的经验体系
期刊
概念是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词加以命名,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认识。而数学概念则反映了事物在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数学概念的特点,先通过观察分析适量的、具体的形式变异的事实材料,让学生自行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尝试着给概念下定义,在这基础上再给出科学定义,通过定义进一步明确概
期刊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sEMG)检查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评估中